中国山水画鉴赏——清代(第七辑)

清代山水画可谓众彩纷呈,四王、四僧、 新安画派、金陵画派、虞山画派、娄东画派、 扬州画派、京江画派、海上画派等如八仙过 海,各显其长。在朝画家与在野画家或摹古, 或革新,以不同的风格丰富了清代山水画 坛。

四王的派系势力在道光、咸丰年间渐呈 衰微之势,有成就的画家不多,只有汤贻汾 与戴熙的山水有所突破,为时人所重,钱杜、 胡远、吴庆云等人的山水,也称誉一时。

朱耷、石涛、髡残、弘仁为代表的四僧 都是明朝遗民,均抱有强烈的民族意识。他 们借画抒写身世沧桑和抑郁之气,寄托对故 国山川的挚爱之情。艺术上主张“借古开 今”,反对陈陈相因,重视生活感受,强调独 汗性灵。今与众画友陆续敬赏之。

重林复嶂图

中国山水画鉴赏——清代(第七辑)

重林复嶂图 清 王昱 纸本设色 纵91.3 X横51.8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王昱,生卒年不详,王 原祁堂弟。擅画山水,师法王原祁和宋、元诸 家。所画山水疏而有 致,淡而不薄。此图山 石以干笔皴擦,苔点密 集。云气以淡墨渲染,设色绚烂古雅,画面显 得十分浑厚深沉。

南山积翠图

中国山水画鉴赏——清代(第七辑)

南山积翠图 清 王昱 纸本设色 纵119 X横55.9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图绘两岸山势逶迤,一溪曲折中流, 远山云雾弥漫,溪边坡石树丛间,隐 见村落山居,境界深远。用干笔皴 擦,淡墨渲染,多用密点,笔法松秀,设色浅绛。

竹林听泉图

中国山水画鉴赏——清代(第七辑)

竹林听泉图 清 沈宗骞 纸本设色 纵90.6 X横35.1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沈宗骞,生卒年不详,乌程(今浙江湖州)人。 擅画山水人物。此图为沈宗骞精湛之作。绘溪 畔的竹林中,有一茅舍,屋内有人临窗侧首,似 在听泉,静中有动,意境幽远。画风受“四王” 影响,山石用披麻皴,密集苔点,笔墨秀润。

洞庭秋月图

中国山水画鉴赏——清代(第七辑)

洞庭秋月图 清 王愫 纸本设色 纵65.4 X横39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王愫,生卒年不详, 江苏太仓人,侨居 苏州,王原祁之侄。 工诗词,擅山水。笔 法简淡、秀润,与王 昱、王玖、王宸合称 “小四王”。此图是 作者典型作品之一, 描绘洞庭湖东山秋 色,笔法秀润,与王 原祁山水画风一脉 相承。自题“仿方黄鹤山樵笔法”,实为借古人笔法为江南山 水写真,只是画法 过于纤巧,虽秀润 却无高古之趣。

雪景故事图

中国山水画鉴赏——清代(第七辑)

雪景故事图 清 孙祜 绢本设色 纵31.5 X横25.6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孙祜,生年年不详,江苏人。工人物、山水,师王原祁。此图册共十幅,这幅为袁安卧雪。画一名称袁安的高士, 在寒窗内专注读书。用笔简洁,山石略加皴染,白粉晕染勾点与墨色融于一体,既对比强烈又显柔和。

山水图

中国山水画鉴赏——清代(第七辑)

山水图 清 潘恭寿 纸本设色 纵24 X横28.2厘米 镇江市博物馆藏

潘恭寿(1741-1794),清代画家。江苏镇江人。能诗擅画。山水规仿文征明,花卉取法恽寿平,画佛像及仕女,亦韵秀而饶古意,竹石亦佳。此幅画山石壁立,层峦叠翠。老树横枝下,溪流有声,绿草丛茵,两高士席地而坐,欣赏周围美景,童子则抱琴侧畔待唤,各自神形倶备。画面苍古隽逸。

秋林曳杖图

中国山水画鉴赏——清代(第七辑)

秋林曳杖图 清 张雨森 绢本设色 纵157 X横100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张雨森,生卒年不 详,安徽当涂人,乾 隆时供奉内廷。工山 水,得文家风韵,擅 泼墨,亦擅画花鸟。 此图作秋山红树,峰 峦起伏中藏亭桥飞 瀑,云烟缭绕,溪水 荡漾 ,一长者策杖过 桥。构图险中求隐, 用笔多变灵活,细皴 密点,设色阮美,不 落俗套。

剑阁图

中国山水画鉴赏——清代(第七辑)

剑阁图 清 罗聘 纸本设色 纵100.3 X横27.4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罗聘(1733-1799),安徽歙县人,擅人物、佛像、梅竹、山水,笔情古逸,为“扬州八怪”之一, 有《群仙拱祝图》、《葫芦图》等作品传世。此图写李白诗意中的剑阁蜀道,构图繁复、笔墨细密、设色淡雅,在罗聘山水画中风格独特。

层岩楼石图

中国山水画鉴赏——清代(第七辑)

层岩楼石图 清 蔡嘉 绢本设色 纵104.1 X横53厘米 重庆市博物馆藏

蔡嘉,生卒年不详,居 扬州。与扬州画派高 翔、汪士慎等人为诗画 友。工诗文,擅画花鸟、 山石,尤擅青绿山水。 此图造境点景,清润幽 雅。笔墨舒展浓郁,浓 淡、疏密、繁简适度,为 画家经意之作。

秋夜读书图

中国山水画鉴赏——清代(第七辑)

秋夜读书图 清 蔡嘉 纸本设色 纵63.7 X横37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画林阴下茅堂,篱门紧 闭,堂中有一书生正秉烛攻 读,一小童侍立一旁;窗外石 级处立一鹤,几棵树上的红 叶,点出秋意。用笔简练,树 石用浓墨渲染,用浓墨点苔, 画法自成一家。

嵩洛访碑图

中国山水画鉴赏——清代(第七辑)

嵩洛访碑图 清 黄易 纸本设色 纵17.57 X横50.8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黄易(1744-1802),浙江杭州人,精于箓刻,与丁敬齐名,为“西泠八家”之一。嘉庆年间,金石考据学勃兴,而黄易是位著名的金石学家,《嵩洛访碑图》就是他用画笔记录搜寻碑刻的场面和新到 之处。此图简淡而有金石味,古气盎然。

岩居秋爽图

中国山水画鉴赏——清代(第七辑)

岩居秋爽图 清 奚冈 纸本设色 纵113.5 X横48.5厘米 北京故宫博院藏

奚冈(1746-1803),新安(今安徽歙县)人。擅山水、花卉,工诗书,精篆刻,与 丁敬、黄易、蒋仁齐名,为“西泠八家” 之一。图中峰峦挺拔,险中求夷,以淡 墨皴擦,罩以花青赭石,笔法清秀,屋 舍皆藏于岩坳之中,意境深远。

虞山草堂步月诗意图

中国山水画鉴赏——清代(第七辑)

虞山草堂步月诗意图 清 钱杜 纸本水墨淡设色 纵138.2 X横53厘米 (日)大阪市立美术馆藏

钱杜(1763-1844),浙江杭州人。工诗书,擅 画山水、墨梅,师法文伯仁,笔法细秀;画梅 师赵孟頫,幽冷疏散。此图以大密大疏之反差 为特色。画法融王蒙之繁密与文征明之细膩 为一体,是画家五十岁所作。

紫琅仙馆图

中国山水画鉴赏——清代(第七辑)

紫琅仙馆图 清 钱杜 纸本设色 纵132.1 X横27.2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为钱杜为月樵先生所作,写紫琅仙馆之景。作者以高远法构图,近景古树参天, 清溪潺流,小桥横卧,一人策杖而行。中景草屋数间组成一庭园,中间屋宇坐有二 人,一位是主人,一位是访客,琴童侍立。远景山峦重叠 ,山泉直泻,白云缭绕, 一寺院楼阁隐现于山间。全图青绿设色,用笔纤细精密,清新秀逸,具赵孟頫、文征明山水之神韵。

东山报捷图

中国山水画鉴赏——清代(第七辑)

东山报捷图 清 苏六朋 纸本设色 纵238 X横117厘米 广州市美术馆藏

苏六朋(1798-?),广东顺德 人,擅人物、山水。人物师元 人和清代黄慎。多以社会现实 为生活题材,真实生动。此图 取材于南北朝时“淝水之战”的 故事,人物刻画精细,章法严 谨,有翩翩文雅之趣,是苏六 朋传世的精美杰作。

忆松图

中国山水画鉴赏——清代(第七辑)

忆松图 清 戴熙 纸本墨笔 纵37.7 X横123.2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戴熙(1801-1860),杭州人。工诗书,擅山水、花卉,学得“墨分五色”之神。此图为戴熙四十七岁时所作,构图严谨,皴擦浑厚。远处山坳间深藏书屋,近处泉水流泻入潭,意境幽深。(此专辑完)


中国山水画鉴赏——清代(第七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