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作为中国互联网科技行业中新崛起的巨头,成立不过短短三年,但是却成功冲破了阿里和京东在电商领域的封锁,成功上市,一举成为中国互联网行业的独角兽。但是成功上市后的拼多多去面临着假货风波的严重影响,市值蒸发严重,在有关部门联合拼多多进行“打假”行动后,拼多多亟待进行转型,摆脱“假货”的帽子。

拼多多转型之路艰难,品牌馆名存实亡?

拼多多转型之路最大的一个措施就是建立品牌馆,拼多多在自家app上线了“品牌馆”功能,邀请了许多各个领域的大牌入驻,其中就包括了耐克、安踏、网易严选,五粮液等著名的品牌。拼多多这样做在于提高自身品牌的定位,向顾客传达拼多多卖的也是正品,从而希望借此摆脱“假货”风波的影响。

拼多多转型之路艰难,品牌馆名存实亡?

但是最近有传言称,拼多多的品牌馆的计划是公关精心策划的。原因在于,拼多多上市后不久就遭到了美国首家律师事务所的集体诉讼,随后又在“假货”风波中遭到了相关政府部门的“约谈”,而购买拼多多产品的用户也在频频投诉。拼多多一时间遭受到了来自各方的巨大压力,不得已推出“品牌馆”来进行自保。

拼多多转型之路艰难,品牌馆名存实亡?

据媒体报道,拼多多品牌馆的上限标准不一致,品牌官方旗舰店、品牌第三方授权店、还有一些甚至完全没有授权的店全部组成在一起,长期如此必将引起法律纠纷,因此,拼多多的品牌馆对于那些品牌商家完全没有吸引力。由此可以看出,拼多多的品牌馆只是用来炒作的,而非是品牌转型的一部分。倘若如此,拼多多的品牌馆确实是名存实亡,转型之路能走多远呢?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