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以来,央行频繁降准,目的都在于释放大量资金来刺激实体经济的发展。然而通过市场运行情况来看,货币政策的终端传导并没有进一步打通,资金并没有真正地流入到实体,效果甚微。

数量上看,M2增速自2017年以来持续低于名义GDP增速,社融增速亦接近名义GDP增速,显示目前广义货币持续收紧;价格上看,信用利差近年显现持续上涨趋势,银行间IBO-DIBO利差扩大,表明资金不仅没有有效流入实体经济,甚至也没能够有效覆盖非银金融机构,银行间流动性过剩与银行外流动性不足并存。

市面上对于央行降准之后,普遍比较担心资金会流入房地产,现在看来这种担心确实不无道理。资金如果没有很好的流入实体经济,那么房地产行业就是最好的蓄水池。

有人说,那是因为房地产也是实业。房地产到底算不算得上是实业?其实,房地产并不能算得上是实业,主要原因在于房地产业是属于投资性质的产业,本身不创造任何价值。但是房地产的相关产业大多都是实体经济,建筑、建材、装修、销售、物业服务等都是属于实体经济的范畴。

2018年央行频繁降准主要原因也还是楼市调控收紧给经济发展带来了压力,给房地产下游行业的发展带来了压力,因此央行降准也是在帮助这些产业的发展。这实际上也是在帮助房产地产发展。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实在助涨房价。

一方面,从购买力来看,居民买房对于房贷依懒性很大,如今高昂的利率对购买力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另一方面,目前房地产调控政策实际上还是在不断加码的,虽然有些地方有所松动,但是只是根据城市在调整,限购、限贷等政策也依旧存在,重重高压之下房价不会出现上涨的情况。

小小金融小编表示,房地产依旧是一个有发展前景的行业,但是房价会得到控制,毕竟国家调控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让房地产平稳发展。实体企业的经营环境也将更加宽松,中国经济增长将更加有希望,房地产行业自然也不会例外。

小小金融小编:噗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