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制片人陈玉珊,行业内知道她是享誉荧屏18年的偶像剧黄金推手,不过列举她的作品,则伴随了很多80后、90后的青春成长。从职业生涯第一部偶像剧《薰衣草》开始,《海豚湾恋人》、《命中注定我爱你》、《王子变青蛙》、《败犬女王》……近20年每一次偶像剧的自我迭代,陈玉珊都是其中的弄潮儿,她一偶像剧为基础,打造的剧本、明星、衍生商品、版权的生产线,更放大了偶像剧的商业价值。转战大银幕以来,继《我的少女时代》大获成功后,新作《一吻定情》上映后更引爆了多轮热议。日前,本报记者采访到陈玉珊。

爱情片力求书粉有惊喜

男生不讨厌

《一吻定情》改编自日本漫画家多田薰的作品《淘气小亲亲》,并曾被真人影视化了7次之多,堪称偶像剧界绝对的“大IP”。对很多中国观众来说,柏原崇与佐藤蓝子版本、郑元畅与林依晨版本可谓深入人心,而将剧改为电影也是一次大胆挑战。

时报:观众更习惯剧版《一吻定情》,此次影版难度最大的地方是什么?

陈玉珊:一开始投资人给我这个项目我是排斥的,首先它是大家熟悉的,观众对这个IP还有兴趣么?但这个戏其实是第一次被搬上大银幕,我已开始设定的就是书粉看了有惊喜,非书粉觉得好看,男生看了也不讨厌,剧本达到这个标准才会开始改编。

时报:对于一部“历史悠久”的老剧,新编如何贴近当下?

陈玉珊:改编时我们保留了角色人设,但剧情可以与时俱进。学渣和学霸住在一起的大设定不能改,但90年代出这本漫画的时候还没有手机,现在2019年湘琴也有了手机,但两人的朋友圈肯定有很大的不同。同时,做电影就是要将很多东西做到极致,书中江直树是一个校园明星,现在我们将他放到网络世界里,是一个亚洲及的学霸、有自己的粉丝团,引入了“迷妹”的概念,戏里也反映了一些粉丝经济的东西。

时报:能不能谈谈王大陆和林允的选角问题?

陈玉珊:我觉得江直树从来不是高冷的人,他在漫画最后是个关心儿童的医生,你觉得会去当儿科医生的人,他会高冷吗?江直树是别人眼中不食人间烟火的学霸校草;但是回到家里,他却是父母兄弟眼里孝顺的孩子、温暖的哥哥,这份可爱让人看到了他和王大陆共同的地方。我个人觉得现在市场特别吃“卡司”,但我还是坚持演员要与角色更贴近,林允就是这么选择出来的,直树是校园明星,湘琴就是追星少女,我第一次跟她见的时候,就说你真的是个傻子吧,就是她讲原湘琴的台词,那么笨她却讲得很有自信。

80岁

也要憧憬爱情

陈玉珊拍摄第一部偶像剧的时候只有29岁,当时已经结婚的她可谓将偶像剧的“甜度”推向了极致,也为一代代年轻人制造了诸多彩虹式的梦。采访中,陈玉珊也大方透露了自己创作偶像剧的秘诀。

时报:您的作品中有很多经典桥段,总会令观众津津乐道,如何做到新鲜感?

陈玉珊:观众现在都看成精了,偶像剧的故事结局其实大家都知道,老套其实从来不是问题。架构不是最大的问题,难度在与包装,就像我说的,将标签发挥到极致。比如江直树的天才人设,我就研究了发明了“纳什均衡”的约翰·纳什的传记片《美丽心灵》,为了让江直树的学霸人设立住,我还特别去研究所咨询了现在最前沿的研究学科是什么,就是一定要把你的观众当成很聪明的人在对待

时报:您的偶像剧选角也很精准,很多演员都是在演了您的偶像剧之后开启了大红大紫之路,选人的标准是什么?

陈玉珊:我不是一个根据市场选角色的人,我的偶像剧都是有具体上档时间的,但大牌艺人不太能配合我的上档时间宣传。所以我已经非常习惯新人,是不是特别红不是我最关注的原因,只要表现得好都可以上我的戏,阮经天、陈乔恩、明道都是在当时那个情况下被选择出来的。

时报:《王子变青蛙》《命中注定我爱你》《下一站,幸福》等都风靡两岸三地,您总能找到合大众口味题材的电视剧,这种题材的选择、剧本的创作怎样拿捏?

陈玉珊:我开始做偶像剧的时候比较喜欢浸淫在自己的想象里面,比如《海豚湾恋人》和《薰衣草》都很浪漫,不写实的。但《王子变青蛙》是一个转折点,当时我发现台湾的经济不好,生活气氛很低迷,我就想要做喜剧。我开始给角色加入了缺点和与观众的共鸣点,比如叶天瑜(《王子变青蛙》女主角)很爱钱,扛瓦斯的(煤气罐),她特别奸诈,爱坑人,有一个善良的背景。后面《命中注定我爱你》也是这样,男女主角都不完美,女主角更“糟糕”,就是长相、名字、生活都很大众,我开始觉得,角色跟社会的关系很重要。

时报:很多偶像剧不被主流观众关注,因为觉得偶像剧不接地气,如何兼顾现实性和爱情的美好?

陈玉珊:我最初拍偶像剧的时候就已经结婚了,到现在已经快20年了,戏剧是一个非常抚慰人心的东西,在婚姻里得不到的在戏里面都可以继续得到。但前提你还是要对爱情有那种憧憬吧,这种感觉哪怕你到了80岁都一定要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