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2年的某一天。大英博物馆。博物馆的管理员乔治·史密斯激动得在地上跳了起来,在场的人们非常惊讶——好好的一个人跳什么呀!但是,史密斯并没有停下来,甚至激动得脱去了外套。怎么了?原来,史密斯破译了一段文字,大致内容为:

“拆掉房屋,修建船只!丢弃财产,保全性命。把所有活物和种子都带上船!大洪水即将到来,雨水会将天空和陆地连成一片。”

这段文字原是楔形文字,由苏美尔人所创,是已知最古老的文字。公元前3400年左右,楔形文字雏形产生,多为图像。公元前3000年左右,楔形文字系统成熟,字形简化抽象化。史密斯破译的就是来自楔形文字的记录,在他工作的博物馆里,有很多刻有这种文字的石碑。它们来自伊拉克境内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超过十三万块,记载着古代苏美尔人的文明。

真有诺亚方舟吗?有人说它在土耳其的一座山上,但公众对此没兴趣

最早发现这种文字的是一个名叫巴布洛的意大利人,1472年,他在古波斯也就是今天的伊朗游历时,设拉子附近一些古老寺庙残破不堪的墙壁上,见到了这些奇怪的文字——字体几乎都有呈三角形的尖头,在外形上很像钉子,也像打尖用的木楔,有的横卧着,有的则尖头朝上或者朝下,还有的斜放着,看上去像是一只尖利的指甲刻上去的。巴布洛当时没有完全意识到它们是文字,只是将它们带回了意大利,他想以此引起人们对西亚的兴趣,但没有人对此做出回应,而他所做的事情也很快被人们遗忘了。

时间大约过了100年,又有一个意大利人造访了设拉子,他的名字叫瓦莱。他不但把这些废墟上的字体抄了下来,又在今天伊拉克的古代遗址发现了刻在泥板上的这种字体。因此,他断定这一定是古代西亚人的文字。他把他的发现带回了欧洲,让欧洲人第一次知道了这样一种奇怪的文字。此后近两百年间,人们通过对美索不达米亚的考古发掘,以及语言学家对大量泥版文献成功的译读,终于知道楔形文字是已知的世界是最古老的文字。

真有诺亚方舟吗?有人说它在土耳其的一座山上,但公众对此没兴趣

关于“楔形文字”的破解,最应提到亨瑞-罗林森,被称作“楔形文字之父”。

罗林森(1810—1895),英国军官、东方学家,他为破解巴比伦、波斯和埃兰语楔形文字做出了重要贡献。1833年赴伊朗从而对波斯古迹发生强烈兴趣,1835发现了了伊朗西札格罗斯山中的贝希斯敦的楔形文字铭刻。

贝希斯敦铭文上刻有三种不同的语言:古波斯语、埃兰语和阿卡德语的楔形文字。这三种语言书写了同一篇文章,为波斯国王大流士一世在位公元前522年所立。主要记述冈比西斯二世死后到大流士一世重新统一帝国期间的史事,其中包括高墨达政变、大流士镇压起义、大流士出征等。

罗林森经过两年多时间的对照研究,发现阿卡德楔形文字有些古怪特点:一个符号有两个以上的音节值,许多符号既有表意符又是表音符。罗林森认为,阿卡德楔形文字应属阿拉伯语系的塞姆语系,并在1851年发表了阿卡德语“楔形文字”的读音和译文以及246个符号的音节值和语义。

真有诺亚方舟吗?有人说它在土耳其的一座山上,但公众对此没兴趣

这样一来,楔形文字算是基本被破译了。1857年,英国皇家亚洲学会为了证实这些破译楔形文字的科学性和可靠性,把一篇刚刚发掘没有人释读的铭文,同时寄给了罗林森、奥波尔、兴克斯、塔勒博特4人,结果发现他们的译文基本一致,从此楔形文字破译这一新兴学科正式建立起来。

大约在1870年的时候,乔治·史密斯出于对古代文明的热爱,开始自学楔形文字,他用了两年的午餐时间来研习楔形文字,并决定对大英博物馆碑文上的楔形文字进行翻译。他在地上跳动、脱去外套的激动也便来自这里——试想,在西方国家,如果有人说自己找到了大洪水的记录板,上面记载着上帝发大洪水的事情——这样的新闻肯定会引起轰动的!史密斯不但因此成为了一名楔形文字专家,而且成了一位因大洪水而成名的学者。

真有诺亚方舟吗?有人说它在土耳其的一座山上,但公众对此没兴趣

在找到了楔形文字“记录板”后,史密斯于1876年出版了《迦勒底的创世记》一书,仔细对比了楔形文字泥板对洪水的记述和《创世记》的异同。他说:“描写洪水的文字板,其价值在于构成符合圣经叙述的一个独立证据,而且远早于任何其他证据。”

“拆掉房屋,修建船只!丢弃财产,保全性命。把所有活物和种子都带上船!大洪水即将到来,雨水会将天空和陆地连成一片。”地球上真的会发生过大洪水吗?人们为了保全性命都冲上了传说中的诺亚方舟吗?史密斯的这个发现很快引起了争议,最核心的问题是记载并不能说明史前大洪水故事的真实性,因为记载也可以是传说。而史学界在以后的考古中,并不能发现更多的佐证。因此,大洪水与诺亚方舟是否真实存在也成了众多历史学者削尖脑袋都想探知的世界之谜。

真有诺亚方舟吗?有人说它在土耳其的一座山上,但公众对此没兴趣

时光到了2010年,一个由土耳其人和中国香港人4月28日在北京宣布,他们在MountArarat土耳其(亚拉腊山)发现了诺亚方舟的遗迹,并声称诺亚方舟最终停留在海拔4000米的雪山之上。声称:他们经过对船体残骸的鉴定,确定残骸与《圣经》中诺亚方舟出现的年代很是相符,不仅如此,他们还在遗迹中发现了大量的陶器和生活物品,甚至还有植物的种子。

但是,这却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或者说没有引起“想像中的轰动”。为此,一位英国学者给出了这样的“合理解释”:对于大洪水人们添加了诸多神话中才有的色彩,这也使它(大洪水)演变成一个现代人不愿相信的传说。另有些人是这么认为的:毕竟大洪水是一场全球性的灾难,人们之所以只愿承认它是一段传说而非历史,是因为不愿意直面“回忆”的痛苦。(文/路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