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晋南北朝人物志-(七十七)尔朱荣(上)

在中国乃至整个东亚文化圈,应该少有人没听说过“三国”的。但是如果问他们,什么是“后三国”,恐怕就没几个人能弄明白了。实际上,后三国的故事之复杂曲折、其英雄辈出之广泛,足以与三国一较高下。

这场黄河边的大屠杀,以及之后的三国乱世,都来自于草原上的董卓

所谓“后三国”,指的是从北魏分裂到陈朝灭亡这近六十年时间里,中国出现的三个政权并存的局面。在西北,有西魏和北周;华北则是东魏和北周;江南则是梁朝和陈朝的天下。最后,这倒“T”型的三足鼎立被另一个短命王朝——隋朝给统一了。

三国和后三国,彼此之间有着太多的相似之处。而这两段历史的开头,都有一个开启潘多拉盒子的人。放在三国时期,是董卓;而后三国时代,则是尔朱荣。

这场黄河边的大屠杀,以及之后的三国乱世,都来自于草原上的董卓

汉末的董卓,本是西凉的军阀,趁着洛阳乱作一团的时候带兵入卫,最后搅得天下大乱,自己也被干掉了;

这场黄河边的大屠杀,以及之后的三国乱世,都来自于草原上的董卓

北魏末年的尔朱荣,也是西北的酋长,趁着六镇起义的功夫带兵进洛阳,最后搅得天下大乱,自己也被干掉了。

俩人最大的不同,可能就在董卓好歹算是汉人,而尔朱荣则是地道的胡种。

这场黄河边的大屠杀,以及之后的三国乱世,都来自于草原上的董卓

尔朱荣家族世代都居住在尔朱川,以川为族姓,在北魏崛起之时就曾有从龙之功,跟随者拓跋珪打下了不少土地。而当拓跋珪论功行赏的时候,尔朱家族却拒绝了内迁的提议,甘愿在相对恶劣的北秀容继续生活。这一举动得到了拓跋珪的激赏,从此拓跋家族就和尔朱家族结成了亦君臣亦盟友的合作关系。

这场黄河边的大屠杀,以及之后的三国乱世,都来自于草原上的董卓

到了尔朱荣父亲这一辈,这种关系已经维持了百余年,两家都相安无事。当孝文帝推进他激进的改革时,都特意批准尔朱荣这一支不用改革,维持原样即可。可见即使是锐意改革的孝文帝,到尔朱家这里也不得不卖三分面子。

这场黄河边的大屠杀,以及之后的三国乱世,都来自于草原上的董卓

等到尔朱荣承袭爵位的时候,天下的形势又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六镇起义的烽火已经在北境熊熊燃起,身为拓跋家族的好朋友、好亲戚的尔朱家族也不能袖手旁观。尔朱荣就在秀容招兵买马主动出击,剿灭了不少起义军。而当他请求入卫京师的时候,却被皇帝婉言谢绝了。

原因很简单,北魏朝廷虽然此时已经失势,却还不糊涂:为了剿灭起义军就调尔朱荣这个汉化都没有汉化的契胡进京,那才真的是前门去虎后门进狼。因此,尔朱荣也无可奈何,只能在北方伺机而动。

这场黄河边的大屠杀,以及之后的三国乱世,都来自于草原上的董卓

很快,这个机会就被他等到了。小皇帝元诩被母亲毒死以后,天下哗然,尔朱荣这边更是“义愤填膺”地摩拳擦掌,在入卫京师的要求被再一次拒绝后愤然上书,表示天下人都知道小皇帝是被太后害死的,此行必须要去洛阳清君侧!

为了让自己师出有名,尔朱荣还玩了阴的一手:在出兵以前,他就派自己的侄子尔朱天光去洛阳,将几个献文帝的孙子接了出来,并且最终立了孝文帝的侄子元子攸为皇帝。

这场黄河边的大屠杀,以及之后的三国乱世,都来自于草原上的董卓

在立皇帝以前,尔朱荣搞了一个仪式——铸金人。在南北朝时期,通常就用这种费时费力的方法来决定财产甚至爵位的归属。结果是其他王爷的金人都铸不起来,只有元子攸一次就好。于是尔朱荣带着全体将士跪倒在元子攸面前,向他山呼万岁,这就算是加了冕了。

这场黄河边的大屠杀,以及之后的三国乱世,都来自于草原上的董卓

对尔朱荣来说,这些小王爷立谁都无所谓,反正他只想要手里有个小皇帝做名头,万一成功了也多个傀儡。但他绝对想不到的是,就是这个看起来人畜无害的元子攸,最后会要了他的命。

要不要命的问题,要等到以后再说;此刻的尔朱荣只沉溺在胜利的激动之中。他的军队一路势如破竹地打到了洛阳周围,吓得早就没了主意的胡太后宣布落发为尼,并且开城迎接尔朱荣的“王师”,只求能留自己一命。

这场黄河边的大屠杀,以及之后的三国乱世,都来自于草原上的董卓

此情此景,像极了当年十常侍之乱后董卓带西凉兵进京的场景。对于胡太后来说,此时的宫里又没有作乱的太监,大不了把自己的几个男宠交出去,他尔朱荣想来也不会下手多狠吧?

按照汉人士大夫的想法,确实没什么大问题。毕竟,太后已经宣布下野了,也承认你尔朱荣的那个皇帝是正牌皇帝了,全洛阳所有的高官都出来见您了,这点面子您总得给吧?

这场黄河边的大屠杀,以及之后的三国乱世,都来自于草原上的董卓

可惜,无论是历史的经验还是政治游戏的规律,都忽略了最致命的一点——尔朱荣不是个按套路出牌的人。

尔朱荣此前一直在秀荣川当土财主,基本没见过什么世面,汉人的那一套仁义礼教更是闻所未闻。对于他这个地道的草原酋长来说,斩草除根是太常见不过的了。至于是敌人部落的俘虏,还是帝国中心的贵人,那实在不是一件很重要的事。

这场黄河边的大屠杀,以及之后的三国乱世,都来自于草原上的董卓

因此,当满朝文武都兴冲冲来到黄河边的大堤迎接尔朱荣,准备来参加他的和平盟誓的时候,才发现等待他们的不是好酒好菜好风景,而是契胡武士手中的钢刀。

朝士既集,列骑围绕,责天下丧乱,明帝卒崩之由,云皆缘此等贪虐,不相匡弼所致。因纵兵乱害,王公卿士皆敛手就戮,死者千三百余人。皇弟、皇兄并亦见害,灵太后、少主其日暴崩。——《魏书》

这场黄河边的大屠杀,以及之后的三国乱世,都来自于草原上的董卓

把这些贵人们集合在一起的时候,尔朱荣干了一件愤青们一直想干但又干不了的事:他把这些人骂了个狗血喷头,然后纵兵开始进行屠杀,就连元子攸的两个兄弟也未能在杀红了眼的士兵手中幸免。

至于太后的“暴崩”,那实在是《魏书》作者魏收的隐晦之词。实际上,是尔朱荣派人将她跟小皇帝一起扔进的黄河。

这场黄河边的大屠杀,以及之后的三国乱世,都来自于草原上的董卓

这场从有史以来对官僚贵族阶层的最大规模的屠杀,被称为“河阴之变”。它标志着北魏作为一个帝国,实际上已经走向了灭亡。

干掉了太后、小皇帝和几乎所有贵族,尔朱荣面前似乎已经没有了阻碍。而当他发动屠杀的时候,他也确实有着想要自立为帝的心思。那么,尔朱荣最后到底有没有称帝呢?

咱们下回再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