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这座岛太残酷,差一点成就张曼玉的爱情

▲电影《甜蜜蜜》

1986-1995年,10年时间,命运在两个年轻人之间设下了重重的阻隔,发生在两个小人物身上的故事,也反映了那一时期香港移民潮的三次变革史

三波移民潮——内地/香港/纽约

按照时间线来看,第一波是内地移民潮,黎小军和李翘两个内地人分别南下去往香港。李翘凭借着广东话的优势混的八面玲珑;黎小军虽然还与香港格格不入但也拥有着自己的幸福。

黎小军对电梯、取款机甚至是麦当劳的无知,他像一个婴儿一样,重新在香港学会立足,而学费便是卖命的干活。

李翘的起点比黎小军高,至少,她是见过世面,且有野心有信心的女人;她的理想是过上更加有钱的生活,让自己和家人住上更加漂亮更加大的房子。

1990年,黎小军终于如愿以偿接来小婷完婚;

▲电影中的杨恭如是个单纯美貌的大陆妹,随小军移民到香港;现实中,单亲家庭的杨恭如随母亲从上海移民到加拿大,最后参加港姐选美一炮而红。

而李翘为经济所困,委身于黑社会老大豹哥,做了背后的女人。

借助豹哥的力量,李翘拥有了梦寐以求的社会地位,并且终于成为了一个“真正的香港人”,而黎小军,挨过苦难之后,显然也成长了不少,至少,能够给予另一半小婷幸福的生活。

故事到此,展示的似乎只是男女之间复杂而隐晦的感情纠葛。接下来的动荡,才真正地打乱了四个人原本的生活轨迹:

在香港呼风唤雨的豹哥,被纽约街头的小混混们乱棍打死,死的不明不白,令人唏嘘;原本风光的李翘,不得不辗转来到了豹哥惨死的地方——纽约谋身,以期获得绿卡;而黎小军,这个懦弱又老实的男人最终居然神奇地与未婚妻离了婚,也辗转来到了纽约。

是的,此时已经迎来了第二波移民潮:港人纷纷走出国门,涌向了大洋彼岸。可以说,纽约与香港是类似的国际化大都市,而移民正是这类城市的主要人口组成。

生活节奏快、竞争激烈、文化多元、贫富两极乃至地域歧视都是这两座城市的特点。

在这种背景下,李翘与黎小军又不得不各自重新开始艰苦谋生。

最终,李翘和黎小军在纽约街头听着面向全世界中国人的播报:“邓丽君小姐逝世......两位喜爱邓丽君的人,最终因为缘分,而再一次在异国他乡偶遇,最终圆满结局。

时代变迁如梭,中国正在崛起,香港即将结束150年的殖民历史回归祖国,此时已经迎来了第三波移民潮——97香港回归,港人回流

香港移民——始终同根同源

《甜蜜蜜》的英文片名“Comrades:Almost a Love Story”,意为“差一点就是个爱情故事”。陈可辛曾表示《甜蜜蜜》并非纯粹爱情,它更多是在讲述拼搏、讲述人生、讲述时代。

正如李翘所言:“黎小军同志,我来香港的目的不是为了你,你来香港的目的也不是为了我。”一言道出在他们的年代,忍受艰辛来到香港的目的是为了追逐想象中那个更美好的生活。

而导演非常有远见地安排了这样一幕对比,仿佛能预知未来:

李翘带领着一群大陆游客参观纽约,他们在象征美国的自由女神像下争相拍照,但他们同时喊着李翘带他们去买奢华Gucci包。他们对千辛万苦拿到绿卡的李翘说:“以前那些人都往外面走,可现在都回去了。”

他们是快乐的游客,不是背井离乡的移民,更不是历经艰辛的偷渡客。

我相信这便是属于导演,也是属于中国人的声音。

无论内地、香港、台湾、澳门,我们一直有着共同的文化和共通的感情,对于未来,我们总能最先嗅到、最早行动,也最能跟上时代的节奏。

香港优才打分标准

1.综合计分制

是通过对申请人年龄、学历、工作经验、语言能力、家庭背景等计分,一般的人才是通过这套计分申请。92%的人是通过综合积分制到香港的优才。

✦ 18周岁以上;

✦ 学士学位及以上学历;

✦ 有至少两年的工作经验;

✦ 良好的中文(普通话或粤语)或英文能力;

✦ 额外满足以下条件,则可以为你加分:

(1)世界100强院校毕业:本科以上学历,按照官方排名;

(2)跨国工作经历:2年;

(3)人才清单:满足11项专业要求之一,加30分

人才清单:

重磅|香港政府公布首份“人才清单”,快来看看你的专业上榜了没

2.成就计分制

适用于具备超凡才能或技术,并拥有杰出成就的人士,内地的一些明星和奥运冠军,如章子怡、汤唯、李宁等,就是通过这套计分到香港的。

✦ 申请人曾获得杰出成就奖(例如奥运奖牌、诺贝尔奖、国家/国际奖项);

✦ 申请人可以证明其工作得到同业肯定,或对其界别的发展有重大贡献(例如获业内颁发终生成就奖)。

得分为满分或者零分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