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糖尿病学专业委员会联合医咖会推出:研医论道。针对糖尿病领域的指南、最新文献、会议资讯,学会专家深度解读,全方位剖析领域热点!第20期由陆军总医院的吕肖锋教授带来『持续血糖监测(CGM)』的进展总结。本栏目将持续更新,敬请关注!

众所周知,新技术、新思路的出现能够改变糖尿病管理的理念。随着持续血糖监测(CGM)设备可靠性的提高,我们有理由相信它能够改变糖尿病传统管理方式,并改善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患者个体化治疗方式。通过该类设备,我们可以获得针对某一患者24h完整的血糖监测曲线图,它比HbA1C和末梢指血血糖自我监测提供了更多的临床信息,可以指导我们如何更好地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

为了更深入揭示CGM的价值,我们总结了发表在Diabetes Care杂志的几篇有关CGM近期进展的文章。

首先值得关注的是美国糖尿病协会(ADA)和欧洲糖尿病研究协会联合制定的共识,其标题为“关于改善CGM系统的临床价值和效用的相关问题和建议”[1]。这篇联合共识回顾了已有的临床数据,进而总结了现有CGM系统的优缺点,同时还为此类设备的用户们提供了更全面的使用指导,并强调了操作时的安全性问题。

此外,Diabetes Care杂志还发表了另外两篇与之相关的文章。其中一篇总结了来自不同研究组的专家学者们对现有监测1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方法(不包括HbA1C)的不同看法,根据CGM血糖曲线图对低血糖事件的分类和血糖达标比例进行了探讨,并对1型糖尿病患者使用自我监测设备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2]。

在另外一篇文章中,学者们回顾了来自世界范围内多份CGM数据,认为应用此类设备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血糖控制,并讨论了来自不同CGM设备的数据进行标准格式化的必要性[3]。尽管我们可以看到两篇文章中有一些重复的标题和观点,但每一篇强调的重点是不同的。

CGM潜在价值引起来国内外学者热情的讨论,而当我们总结此上三篇文章时[1-3],发现它们都赞同了以下两个观点

1.标准化定义CGM相关术语和规范化监测结果的报告方式。

2.

重新修正低血糖症的分类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