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方法层面来讲,掌握了比较政治学,就掌握了探寻与研究政治世界的工具。我们不反对政治或社会现象具有独特性,但我们反对盲目或武断的“例外主义”,因为这样做的结果很可能会扼杀探索与创新精神,甚至最终导致整个民族精神的封闭,陷入落后挨打的局面。

比较政治学的意义与价值

近年来,随着比较政治学在国内蓬勃发展,国内各顶尖高校纷纷开设比较政治学系、成立研究比较政治学的机构,但比较政治学如何获得有效的发展空间仍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重大课题。要激发更多的研究者和青年学生对比较政治学的兴趣与热情,则需要深入理解比较政治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知识层面:开拓知识视野

从知识层面来讲,学习比较政治学可以为学习者打开一扇了解外面世界的窗口,了解不同国家的人们如何理解政治、参与政治。

美国气象学家曾提出“蝴蝶效应”,大意是说一只在南美洲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就可能两周后在美国得克萨斯引起一场龙卷风。“蝴蝶效应”对比较政治学同样适用。在全球化时代,任何国家、组织及个体都可能受到其他国家和地区政治状况的影响。举例来说,一旦中东地区发生较大的政治冲突,就可能会令万里之外的日本心惊胆战,因为日本高度依赖中东地区的石油,中东地区政治动荡可能会使石油产量产生波动,进而影响日本的能源安全。

因此,即使是将来不从事学术研究的学习者,学习比较政治学也非常有用。如果你是某大型公司的管理者,当公司向海外拓展市场时,比较政治学的知识可以帮助你更好地了解该国的政治状况对投资的潜在风险,因为政治状况的变化(政变、族群冲突、腐败等)会对经济行为产生立竿见影的影响。而如果你要出国旅行,对该国政治体制与政治状况的了解,可以帮助你更深入地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

方法层面:发现真正的问题

从方法层面来讲,掌握了比较政治学,就掌握了探寻与研究政治世界的工具。只有跳出固有思维的窠臼,才能够真正发现问题,从而真正理解我们生活的现实世界。对于如何跳出固有思维的窠臼来真正发现问题,比较政治学给出的核心方法是比较。科学研究最重要的环节是发现问题,而比较方法可以通过对比发现真正的问题或者通过反驳伪命题发现真正的问题。

从发现问题的角度来讲,比较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社会科学中的比较与自然科学的实验对照法逻辑一致,即控制的逻辑。不过由于研究对象的不可实验性,社会科学只能选择对现实世界或历史上的情境进行比较。具体的比较方法主要有两个:一是通过控制选择那些具有众多相似条件,但发展结局不一致的案例进行比较。以韩国和朝鲜为例,韩国和朝鲜具有众多相似性,二战前经济水平大致相同,但为什么二战以后两者经济差距越来越大?二是通过控制选择那些差异非常巨大但都发生相同的政治现象的案例进行比较。比如斯考切波关于国家与社会革命的经典研究。

从反驳伪命题的角度来讲,比较同样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以著名的“李约瑟之谜”为例,即英国学者李约瑟通过研究中国古代科技史发现,中国古代有很多重要的科技贡献,为什么却没有发生工业革命?众多学者都对该问题进行过解答,比如马克斯·韦伯、黄仁宇、甚至包括李约瑟本人。但实际上,这是一个伪命题。因为,从比较的角度来讲,古代许多有过重要科技贡献的文明都没有发生工业革命(阿拉伯文明、印度文明等),只有西欧地区发生了工业革命。因此,真正的问题是:为什么众多文明中,只有西欧地区发生了工业革命。由于问题错了,答案也就意义不大了。

通过比较不断质疑、反驳,从而发现真正的、核心的问题,为人类进步提供智力支撑。发现问题以后就是回答问题,而比较也是包括比较政治学家在内的社会科学家通过回答问题创造理论知识的重要方法。比较可以避开外在表象解释,发现真正的逻辑,创造真正的理论。因此,掌握了比较方法,就相当于掌握一把解开现实政治世界的钥匙。这也正是为何法国政治学家马太·杜甘将比较喻为知识发动机,为何杨光斌教授将比较政治称为“社会科学的知识增长点”的原因所在。

认知层面:提升认知模式

从认知层面来讲,学习比较政治学有利于突破狭隘的种族中心主义和例外主义。研究美国政治的学者喜欢强调美国例外论,研究德国的学者喜欢强调德国模式,研究俄罗斯的学者也喜欢强调俄罗斯模式。以自我为中心来观察与描述周遭的一切,进而形成以本族群为中心的认知模式,似乎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本能。但这种本能也构成了巨大的认知障碍,导致英国政治学家艾伦·韦尔所说的“例外主义”。“例外主义”主要是指在研究社会政治现象时,否认将其与其他相似事物进行比较的可能性。在例外主义者看来,任何从事比较研究的尝试,就算做得最好也是毫无用处的,而最坏时则会产生误导。

比较研究强调比较的独特价值,而“例外主义”则认定比较研究无甚价值;比较研究强调从诸多相似(或相异)之处着手研究,而“例外主义”则认定对某事物的探究只能从该事物自身中寻找原因。我们不反对政治或社会现象具有独特性,但我们反对盲目或武断的“例外主义”,因为这样做的结果很可能会扼杀探索与创新精神,甚至最终导致整个民族精神的封闭,陷入落后挨打的局面。正如捷克著名作家伊凡·克里玛所言:“每代人都喜欢将其自身经验当作唯一的,将其自身的成功和灾难当作划时代的和前所未有的,这就妨碍了去评估其真正获得的成功及其失败的范围和意义。”而比较研究方法正是克服狭隘的种族中心主义与“例外主义”的有力武器。

对于中国而言,“例外主义”苗头同样值得警惕。不可否认,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成就,但不能因此而片面强调中国的特殊性,更不能因此而陷入“精神的封闭”。在今天的全球化时代,任何形式的封闭都可能导致倒退。我们不仅要向历史学习,“以史为鉴”,更需要以“以他者为鉴”,在与其他国家的比较中更好地认识自己的国家和民族。

总而言之,比较政治学既是一门侧重研究方法训练的学科,同时也是一门现实感非常强的学科。学习比较政治学不仅可以满足我们知识探索的乐趣,还可以加深我们对现实政治的理解,为我们改善政治生活提供思想资源。

(作者单位:中南民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 作者:张建伟
  • 获取更多学术资讯 请关注中国社会科学网官方微信公众号cssn_cn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