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本可以避免的夜宴闹剧,让京东的市值在短时期内大跌超过40%,很多人因此疑惑,即便

刘强东

在公司拥有独一无二的管理位置,即便公司创始人“丑闻”可能带来严重经营战略阻力,可是,到底投资人抛售股票的逻辑在哪里呢?

事实上,据相关的传闻显示,本来作为腾讯旗下的黄河投资已经在明尼苏达事件之前就悄然退出了京东最大股东的行列,而京东和腾讯就此的回复也是“含糊其辞”,人们只能等待11月中旬腾讯再次发布财报的时候才可能洞悉真相。

人们也发现,此前作为京东贵人的其他一些股东也已经“出走”,甚至转而大幅持有京东对手的股票。当然,京东也有新“贵人”,谷歌就在不久前入股了上亿美元,还和京东达成了合作关系。

由此可见,京东确实有一些经营状况让股东“失去了信心”,至于发生在床上的事情也只是将这种信心进一步击溃。简单的说,京东的发展遭遇到了很难克服的压力,刘强东的不合时宜的“释放”更让人看不到解决的希望。

作为一家

互联网

技术为依托的零售企业,京东多年来很少赚钱,但这并不妨碍京东大笔的花钱,甚至也可以很土豪的对外投资新零售和新技术,那么,这些钱来自哪里呢?

熟悉零售行业的人都知道,零售业的本质就是低价买进然后高价卖出,从而赚取差价,这就是商业模式。但是,这样的零售业可能是街头小店或者走街传呼的商贩,自从工业时代以来,大商家早已经不再靠差价来活着。

京东的生存方式并没有因为其互联网电子商务属性而改变,依然是典型的零售商业模式,不仅可以通过买卖差价赚钱,更是主要靠账期带来的现金流。所以,我们在京东的财报中总是可以看到一个指标“持续经营现金流”。不过,这一指标在2018年第一季度财报的时候不再刻意提报,而是改称“现金储备”

按照京东财报显示,截至 2018 年3 月 31 日,京东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受限资金及短期投资共计499 亿元人民币 (约 80 亿美元)。截至 2017 年 12 月 31 日京东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受限资金及短期投资共 计 384 亿元人民币。

京东始终没有多少盈利,但这些现金怎么来的呢?其实,丝毫不难懂,这最大可能就是因为商品的账期设计而“拖欠”的商家应付款。

很多“自营”的零售商场、超市包括电商,模式几乎一样,其售卖的商品是不会首先对供货方结算的,因为其强势渠道地位,可以通过谈判获得“卖完再付款”的特权,越是强势的零售商就越能拖延付款时间,甚至可以卖完以后很久再付款。

在2015年,京东就曾经因为拉长账期到60天引发过争议,但随后不久就烟消云散了。毕竟,面对销量如此强悍的渠道,每个商家的谈判能力都不足以改变结果,甚至还只能强颜欢笑。当然,由此带来的一定是供货商资金链的问题,也会埋下双方合作破裂的“祸根”,还好,后来京东提供供应链金融帮助这些供货商贷款。

对于零售商来说,一方面拿着供货商的货款去做自己的事情,只要企业继续成长,就可以后账还前账,企业拥有源源不断的现金流可用,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金融方式贷款给供货商挣利息。我们得说,这样的事情绝不是京东独有,是零售行业的潜规则。

大名鼎鼎的沃尔玛更是这套商业模式的集大成者。沃尔玛以极其便宜的商品提高周转率,加大资金流动,从而赚得丰厚利润,主要也是靠账期带来的现金流管理。有资料显示,沃尔玛可以将现金流白白占用的时间,能有40天左右,沃尔玛在这段时间内通过各种短期金融产品组合,以及棉花、咖啡豆、白糖等期货来实现赚钱。

数据显示,2017年第四季度,京东的库存周转天数为38.1天,2018年一季度曾下降至37.2天,随后又在二季度回升至37.9天。京东账期的水平已经和沃尔玛不相上下,高于苏宁的28.64天。

账期长短从来都是零售商与供货商博弈的结果。供货商占据上风,账期就会被要求缩短,甚至要预付才能提货,反之,账期就会拉长。同时,账期也是信心支撑的零售商业模式的核心,一旦供货商失去了对零售商的信心,就会逐渐失去对长账期的忍耐,会要求加速付款,那么,零售商只能选择接受或者将供货商踢出局。

逻辑上讲,如果零售商不得不提前付款,那么现金流一定会大幅吃紧,甚至资金链断裂。如果不得不抛弃离心离德的强势供货商,会导致销售下滑,资金链进一步吃紧,由此形成恶性循环。

总之,账期问题与公司经营状况密不可分。零售企业的销售下滑甚至是增量下滑都可能造成极其严重的蝴蝶效应,更不要说像京东这样的创始人CEO遭遇意外法律事件“黑天鹅”。

有专业人士分析,在京东发布的2018年第二季度财报中,虽然GMV同比增长31.5%,但京东当季的存货账面值由上一季度的361.64亿元飙升至434.02亿元,这极有可能是618备货太多但销售未到目标所致的“库存积压”导致。如果真是如此,那么,接下来京东的付款账期会被迫拉长。

数据显示,二季度,京东的应付账款周转天数(Accounts payableturnover days)也上升至60.9天,首次突破两个月。而2015年一季度,京东的应付账款周转天数只有41.9天。

拉长账期对京东经营是好事,但却等于是悬崖边跳远,跳的近了拿不到冠军,跳的远了就跌下去了。账期的长度拉长,一方面让供货商的资金链进一步吃紧,承担的资金成本上升,另一方面也会加剧双方的合作潜在矛盾。一旦超越了供货商承受极限,后果不堪设想。

零售业是始终是规模与效率的比拼。靠低价高补贴提升销量从而增强话语权再通过账期拉长占用货款来牟利的零售业逻辑在互联网技术加持下的“马太效应”变得更加疯狂,可这种模式需要一个前提,那就是,企业一直能讲好故事,增长一直在高速持续,更重要的是信心要一直在。

一叶知秋,观察零售商的账期变化确实可以看到内部经营的好坏。我们看到,京东账期的连续拉长,除了商品品类变动带来的结构性影响,更主要应该是经营现金压力和盈利需求带来的被动选择。

面对越来越迫近的临界点,京东需要果断做出改变未雨绸缪,因为这艘电商巨轮已经不起任何风吹浪打,不管是贸易战的影响,还是竞争对手的冲击,更不要说东哥可能入狱的“黑天鹅”。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北国骑士。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马金露 HF120)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