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闻香袭人,不知香何因。

抬头看少妇,胸前动压襟。

最近一连串的清宫剧刷屏,观众也为剧中人物衣饰大为惊叹。剧中女角色服饰右襟处往往会挂一些东西,要么是个玉佩,要么是个手串,或者香囊之类的。

▲《延禧攻略》中的压襟

这个衣饰叫什么?挂它有什么说法?小编赶紧搜集资料,同大家一起了解一番。

▲《延禧攻略》中的压襟

- Style of dress hanging -

长得不像手串的胸针,不是好压襟?

其实这个衣饰挂件叫做压襟,所谓“压襟”,从字面上理解就是“压住衣襟的东西”,是古代女子挂在胸前的配饰,多为银质的,佩挂于衣襟的右上方。此物又名“事件儿”,自唐代出现,流行于明清时期。

▲《延禧攻略》中的压襟

大家要知道传统女装款型大多比较肥阔,风一吹就鼓鼓的,所以就要用东西压住。如不用小物件压住些,如果风大把女人的衣服吹起来,在古代可不是风情万种,而是视为失礼放荡的行为了。而用沉甸甸的银质压襟正好可以压住轻薄的衣衫,是一件既有装饰作用又有固定衣襟实用效果的饰品,这就慢慢演变为了压襟。

▲蓝色琉璃压襟

▲老银点翠流苏压襟

- The east brooch -

东方胸针

清朝女子一般把它挂在旗袍右侧第二个扣子上,作为一个装饰物来说,是不是觉得压襟儿和西方的胸针挺像的?其实压襟儿就可以称之为东方胸针。

▲《如懿传》中的压襟

压襟的基本形制是上、中、下三部分衔接而成器,上端是单条有带钩的银链子,也可简单用丝线编制,刚好能挂在右侧胸前第二颗扣子上;中间部分为事件的主件,称为“事件压口”,体型较大;下端以银链缀着小件银器、铃铛或流苏。

▲衣锦媚行制作的压襟

压襟不仅可以令衣物平顺,体现出人的仪态美。另外人在行走时压襟上的坠饰彼此相触,发出轻柔细碎悦耳的声响,听之令人心生愉悦。

▲《如懿传》中的压襟

扬之水著作《古诗文名物新证》中对压襟有详细考证。上端以一条银链系在胸口的扣子上,中间是用银、象牙、翡翠、玛瑙等做成的“事件压口”,雕琢成蝉、蝙蝠、鱼儿、牡丹、云雀等形状,象征着美好的寓意。下以银链缀着刀、枪、剑、戟、镊子、剔牙钩、耳挖勺儿、粉盒等小件银器,少的三样,多的九样,缀五样的比较常见,称“压襟五事”,也有的只缀着铃铛或流苏。

▲《延禧攻略》中的压襟

如今古风盛行,汉服等中式服饰逐渐走进日常生活,一场关于中式服装的复兴潮流必将愈发浓烈,中式服饰的美感正摇曳溢彩......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