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仙花,别名“指甲花,急性子,凤仙透骨草”牻(mang 二声)牛儿苗目、凤仙花科、凤仙花属一年生草本花卉, 全株分根、茎、叶子、花、果实和种子六个部分。因其花头、翅、尾、足俱翘然如凤状,故又名金凤花。花颜色多样,有粉红,大红,紫色,粉紫等多种颜色,花瓣或者叶子捣碎,用树叶包在指甲上,能染上鲜艳的红色,非常漂亮,很受女孩子的喜爱。观赏价值也是极高!

凤仙花性喜阳光,怕湿,耐热不耐寒。喜向阳的地势和疏松肥沃的土壤,在较贫瘠的土壤中也可生长。凤仙花生存力强,适应性好,一般很少有病虫害。

食用价值

凤仙花在中国南北各省均有栽培,人们煮肉、炖鱼时,放入数粒凤仙花种子,肉易烂、骨易酥,别具风味。

凤仙花嫩叶可焯水后可加油盐凉拌食用。

药用部位

以根、茎、花及种子入药。

中药名:根:凤仙根。茎:凤仙透骨草。花:凤仙花。种子:急性子。

功能主治

凤仙花是著名中药。花入药,可活血消胀,治跌打损伤。花外搽可治鹅掌疯,又能除狐臭。

种子煎膏外搽,可治麻木酸痛。活血通经,祛风除湿;活血止痛;解毒杀虫。主风湿肢体痿废;腰胁疼痛;妇女闭腹痛;产后瘀血未尽;跌打损伤;骨折;痈疽疮毒;毒蛇咬伤;白带;鹅掌风;灰指甲。活血通经,祛风止痛,外用解毒。用于闭经,跌打损伤,瘀血肿痛,风湿性关节炎,痈疖疔疮,蛇咬伤,手癣。

性温、味微苦,有小毒。有软坚、消积之效,用于治噎膈、骨鲠咽喉、腹部肿块、活血行瘀、主治妇女闭经。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