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但英国人没有把宝全部押在印度本土茶树上,东印度公司一直希望从中国移植优良的茶种、茶苗,而茶叶品质的提高也需要更全面的引进中国种茶、制茶技术。1788年班克斯撰写了一份报告,认为茶树可以在印度北部种植,他甚至想雇佣一些中国人来从事这项工作。

第三回《中国是不是茶的发源地》讲到瑞典植物学家卡尔•林奈创造出双名命名法,结束了18世纪之前植物分类混乱的局面。

他最宏大的著作是历时七年完成的《植物种志》,包含近6000种植物,用“双名命名法”统一命名。他将茶树定名为Thea sinensis,sinensis即中国。

遗憾的是1753年此书写成时,一代宗师林奈还没有见过活的茶树。

200年前全球最牛国企,失去垄断权后如何二次创业?

瑞典克朗上的林奈

早在1741年林奈就断言,既然中国和日本都能种茶,欧洲和瑞典也可以。他一再要求去中国的朋友帮他带茶种,但茶种含油量高,经过炎热的赤道地区常常发霉腐烂。他想了个办法,在航程中种植培育茶树苗。

《植物种志》问世十年后,1763年林奈才得到来自中国的茶树苗,成了第一个在欧洲看到活茶树的人。

但即使是拥有广博的植物学知识,林奈也没法养活茶树。它们一棵接一棵死去,18年后全部死光。

不光是瑞典,英国的环境也不适合茶树生长。另一个学术界大拿,英国人班克斯将眼光投向当时的英属殖民地印度

班克斯1778年出任英国皇家学会会长,是有名的博物学家。他一直期望从中国移植茶树,因为这能带来可观的经济利益

1788年班克斯撰写了一份报告,认为茶树可以在印度北部种植,他甚至想雇佣一些中国人来从事这项工作。

1793年,英国派遣以马戛尔尼为首的使团,以给乾隆皇帝祝寿的名义出使中国。班克斯也随团前往。英国访华使团觐见完毕,返程途经浙江、江西两省交界处,购买数株茶树和种子,带到印度孟加拉种植。有一些种子在加尔各答的植物园生根发芽,长势不错。

200年前全球最牛国企,失去垄断权后如何二次创业?

马戛尔尼

但班克斯的种种努力,都没法说服当时最牛的公司英国东印度公司开展茶树的商业种植。

1711—1810年,英国政府从中英茶叶贸易中获得税收达7700万英镑,到18世纪末东印度公司在鼎盛时期控制着世界茶叶三分之一的贸易额。

东印度公司靠中国茶叶,已经赚得盆满钵满,没有动力自己种茶。

情况在1833年发生转变。东印度公司失去了对华贸易垄断权,不得不面对其他公司的自由竞争。能在自己控制的印度种植生产茶叶,是迫切的替代方案。

1834年1月,东印度公司成立了茶叶委员会,并派出秘书戈登前往中国,采购种子和工具,招募专业工人。

6月,戈登与其同伴从加尔各答出发,前往中国。他们历尽艰辛,想办法买到一大批优质的武夷茶籽,据说是制作上好红茶的茶树种类,并于1935年寄回加尔各答。

戈登运回印度的茶籽数量非常大,在加尔各答植物园中发芽的就达8万棵。20000棵被移植到最有希望的阿萨姆地区,但一年后仅剩下了55棵。

也许是水土不服,或是技不如人,但时间不等人,英国人不得不关注印度本土的茶树。

早在1821年,英国人布鲁斯定居阿萨姆,当了上门女婿。在当地人帮助下,他找到生长在阿萨姆的野生茶树。1836年布鲁斯被任命为茶树种植园总监,后三年他在阿萨姆地区又发现120个本地茶树林。靠着高超的谈判技巧和贿赂,他说服本地部落首领合作开发。

200年前全球最牛国企,失去垄断权后如何二次创业?

现在的阿萨姆茶园与采茶工

这些茶树和中国茶树的关系一直众说纷纭。有学者认为这是区别于中国茶树的阿萨姆种。有些学者认为它们就是早年云南景颇族人带过去的。但毫无疑问,在阿萨姆发现的茶树是大叶种,有的能长到十几米高。即使修剪过的茶树也高达2米,茶园就像一片果园。

当地人是把茶叶当蔬菜来吃,炒制茶叶还得靠中国人。中国茶师1836年进驻阿萨姆,布鲁斯和他们一起,当年就制作出少量茶叶。1838年向伦敦运送了第一批12箱阿萨姆茶。英国人的爱国热情被点燃,第一单拍卖价就高达每磅二十一先令,合现在130美元,最后一单更是拍出每磅34先令的高价。

风险资本闻风而动。拍卖结束后一个月,伦敦商人筹资50万英镑成立阿萨姆茶叶公司,资本金以50英镑为一股,10000股没几天就被认购一空。东印度公司还同意将其名下三分之二的阿萨姆茶园转租给该公司,免除十年租金

但英国人没有把宝全部押在印度本土茶树上,东印度公司一直希望从中国移植优良的茶种、茶苗,而茶叶品质的提高也需要更全面的引进中国种茶、制茶技术。

于是东印度公司开出年薪550英镑,寻求具有冒险精神又有专业经验的“植物猎人”。他应该是中国通,能够刺探中国茶叶生产机密,分辨茶种好坏。

一个36岁的中年人进入东印度公司的视线,他就是日后被称为“茶叶大盗”的罗伯特•福琼。

了解更多茶叶知识,欢迎关注【见识茶会】订阅号,私信或留言

▼正山小种、武夷岩茶部分9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