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宝宝》讲述了一个包子变成“包宝宝”,与一位中国母亲共同经历亲子之间的快乐、隔阂、争执到最后互相包容和好如初的故事。该片斩获第91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动画短片奖。

《包宝宝》的英文名《Bao》,蕴含着两层意思:既是指中式美食“包子”,也是指父母心中的“宝”——孩子。

斩获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的《包宝宝》,是如何刺痛中国家长的?

故事设定在唐人街。动画中,一个小包子忽然跳脱筷子,睁开眼睛,努力长出手脚并哇哇大哭起来,看到这一幕,寂寞的中国妈妈由惊讶变为惊喜,并把包宝宝当成了自己的孩子。

斩获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的《包宝宝》,是如何刺痛中国家长的?

斩获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的《包宝宝》,是如何刺痛中国家长的?

包妈妈带着包宝宝买菜、做饭、打太极,在公交车上一起分享喜爱的甜点… …母子俩度过了许多欢乐的时光。

斩获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的《包宝宝》,是如何刺痛中国家长的?

斩获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的《包宝宝》,是如何刺痛中国家长的?

斩获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的《包宝宝》,是如何刺痛中国家长的?

像许多中国母亲一样,包妈妈把包宝宝当成了自己生活的全部重心。极尽疼爱,精心呵护。

斩获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的《包宝宝》,是如何刺痛中国家长的?

斩获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的《包宝宝》,是如何刺痛中国家长的?

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包宝宝逐渐长大,而包妈妈无微不至的照顾就变成了过度的保护。想踢足球不愿再和包妈妈一起打太极的包宝宝,在一记顶球后,瘪了半个脑袋,包妈妈立刻铲走足球,将包宝宝带走。

斩获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的《包宝宝》,是如何刺痛中国家长的?

因为置气包妈妈的“这也不许,那也不许”,包宝宝再也不愿在公交车上和包妈妈一起分享甜点。

斩获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的《包宝宝》,是如何刺痛中国家长的?

也有了自己的小秘密不愿被听见。

斩获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的《包宝宝》,是如何刺痛中国家长的?

和朋友出去玩,无视包妈妈做的一桌大餐。

斩获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的《包宝宝》,是如何刺痛中国家长的?

曾经亲密的母子,闹起了矛盾,渐行渐远,包宝宝许久不回家,包妈妈十分沮丧无助。

直到有一天,包宝宝带回了自己的未婚妻,并收拾行李决定要离开家生活。

斩获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的《包宝宝》,是如何刺痛中国家长的?

包妈妈一气之下把女孩关在门外并阻止包宝宝离开。争执中,又气又急的包妈妈为了阻止包宝宝离开,一口将其吃掉。

斩获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的《包宝宝》,是如何刺痛中国家长的?

斩获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的《包宝宝》,是如何刺痛中国家长的?

斩获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的《包宝宝》,是如何刺痛中国家长的?

意识到自己做了什么的包妈妈,终于明白自己彻底失去了包宝宝,只能跪在地板上痛哭。

斩获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的《包宝宝》,是如何刺痛中国家长的?

惊醒的包妈妈才发现,这一切不过是南柯一梦,却依旧沉浸在自责和后悔之中。

斩获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的《包宝宝》,是如何刺痛中国家长的?

而此时,包妈妈的儿子——一个长得跟包宝宝一模一样的男孩出现在包妈妈的卧室门口。儿子带来了小时候最爱和妈妈一起分享的甜点,母子俩和好如初,并排坐在一起分享甜点。

斩获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的《包宝宝》,是如何刺痛中国家长的?

动画的最后,包妈妈也接受了儿子的洋媳妇儿,一家人和乐融融地坐在一起包包子。

斩获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的《包宝宝》,是如何刺痛中国家长的?

在观影现场,观众的反应可谓两极分化明显。许多西方人觉得全片莫名其妙不知所云,而亚裔观众则感同身受触动良多。出现这种情况并不难以理解,这是中西方文化、教育观和价值观差异的一种体现。

中国父母为孩子可以付出一切,常常是将孩子捧在手里怕碎了,含在嘴里怕化了。任何有一点危险的运动都不允许孩子参加。

而西方家庭则乐于让孩子亲自去探索世界,去做他们自己喜爱的事情,哪怕经历一些可控的危险,让孩子真正靠自己成长。

在中国,除了读书之外,其他的爱好和梦想都是不务正业。如果一个孩子想追求一个相对不切实际的梦想,比如他想成为一个职业电竞选手,那么来自父母的无数盆冷水一定会将他的梦想浇灭。

而在西方,这样的孩子身边,除了家长还有无数老师朋友鼓励他通过努力去追求自己的梦想。因为爱玩游戏,努力成为世界顶级电竞选手,或是通过游戏发现自己对于编程方面的爱好,最终崭露才华进入世界顶级游戏公司的孩子并不是个例。西方孩子十分有主见,一旦在观念和理想上和家长起了冲突,大多数孩子都会按照自己的想法走下去。

另一方面,西方社会主张成年的孩子经济独立,孩子一旦成人,家长可能就不会在物质上继续付出了,甚至学费都由孩子自己打工或者贷款。

而在中国,家长们却为孩子的上学、工作、住房、婚姻、生育等等大包大揽,无论是物质上体力上还是精神上,生怕自己付出得不够多。

受到越来越多西方文化影响的中国孩子们,则越来越向往自主自由。中国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在某种程度上将孩子当做自己的附属品,为孩子安排好一切,希望孩子按照自己设想的最完美的路径顺遂地过完一生,同时也苦于孩子的不领情;在孩子看来,往往却是“彼之蜜糖,我之砒霜”,家长们觉得最好的,却并不是孩子自己想要的,父母沉重的爱成为孩子飞翔的枷锁,他们极尽所能想挣脱父母的束缚。在这样不断激化的矛盾之下,中国家庭的亲子关系往往渐行渐远。

动画全片最让观众惊心的,莫过于包妈妈在愤怒之下吞掉包宝宝的片段。这个情节让许多观众感到害怕,母亲对孩子付出了所有的爱,而这样过于沉重的爱,也会吞噬掉孩子。这也是影片对于中国式家庭的提醒:父母对于孩子过分的溺爱和掌控,最终可能招致灾难。

“《包宝宝》是一部充满心理象征意义的动画短片,把华人社会里隐形的亲子关系问题以具象的形式反映出来。对于普遍缺乏心理学教育的中国人而言,有些象征比较隐晦,所以一时难以看懂。比较突出的是包妈妈吃掉包宝宝的桥段,其实它在心理学上象征着吞噬,母亲吞噬了儿子的自我,在心理学意义上儿子丧失了活力,真实的自我消失。导演主要是展示亲子关系里子女的正常成长需求与父母的病态心理需求之间的矛盾以及和解,有些观众感觉被短片深深冒犯了,那么,这正是一次内省亲子关系和自我成长的机会 。 ——《新京报》”

中国家庭的亲子关系痛苦的根源往往来自彼此没有界限感,太有控制欲。控制欲太强的父母,是为孩子做得最多、最累的父母,同时,他们也是最易侵扰到孩子自主性和创造性的父母,他们往往:

●将自己的价值观等同于孩子的价值观;

●随时随地窥探孩子的各种隐私;

●将孩子当成自己的附属品;

●插手孩子的各种生活琐事;

●要孩子尊重自己,自己却没有给予孩子足够的尊重;

●让孩子成为达成自己理想和期望的工具。

… …

长期处于这样父母控制下的孩子,会产生一定程度上的自卑,以及自我人格感的缺失。想要避免产生这样的后果,中国家长们必须学会放手。

然而,控制欲太强的父母,却总有一种担心:如果我放手了,那不就成了放任不管了吗?孩子不就会变坏/遭遇危险了吗?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放手≠放任。家长可以与孩子商定好基本的规则和日常行为习惯,提供必要的物质支持,对孩子的进步给予及时认可,引领孩子接受错误并自己探索正确的方法等等。

而孩子具体怎么做,喜欢哪一科,有什么兴趣爱好,这些都是孩子自己的事,交由孩子自己做主即可。这就是放手,而不放任。在整个过程中,父母和孩子是平等的,父母有权给孩子必要的建议、引导和支持,而孩子同样有权采纳或者拒绝。保证这一点,大部分的亲子矛盾都能迎刃而解。

或许,《包宝宝》中的包妈妈只是做了一个冗长的梦。或许,这就是包妈妈的真实经历。

在亲子矛盾爆发前,包妈妈将自己的儿子当成了一个摔一跤、碰一下就会瘪掉的包子,无所不用其极地溺爱保护着他,而随着孩子的成长,这样的保护就成为了累赘,矛盾的日积月累导致亲子关系走向决裂的边缘。

好在我们看到动画的最后,包妈妈意识到了问题所在,选择了包容和放手,孩子也终于不再是一只需要人随时随地保护的“包子”,而是一个真正的儿子,一个真正的,独立的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