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8分钟的皮克斯动画片,没有一句台词,却将中国式亲子关系表现的淋漓尽致,戳痛了不少中国妈妈的心。动画片以中国传统美食包子为主角,细腻地给观众们呈现出一个空巢妈妈和包子宝宝之间的温情又虐心的故事。

这部由加拿大籍华裔女导演石之予执导的《包宝宝》,斩获了第91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动画短片。石之予说,《包宝宝》的英文名为《Bao》,蕴含着两层意思:既是指中国美食“包子”,也是指父母心中的“宝”——孩子。对于《包宝宝》能获得奥斯卡奖,她坦言在大家的意料之中!石之予说:“好的故事会感动人!”

1

生活在唐人街的华人妇女,发现自己刨出来的小包子有了生命,变成了一个小男孩。小包子软萌的样子在一瞬间击中了她的心,她怜爱地给小包子洗澡、打扮、喂食,像呵护一个孩子一样,小心翼翼地守护着它长大。

一天天长大的小包子有了自己的小想法,慢慢和老母亲的矛盾越来越多。他不想再和老母亲打太极,而是想要和小伙伴们一起玩足球,却被老母亲制止了;他也不再和老母亲聊天,不再理会老母亲的点心和美食;当老母亲进入他房间的时候,他秒变冷漠,不让老母亲进入自己的房间……

长大后的小包子经常和自己的朋友们一起出去兜风,有一天,他带回来了自己的女朋友,女朋友手上的钻戒宣誓着“主权”,他们准备一起离开的时候,老母亲崩溃了,情急之下居然一口把小包子吃掉了。

这个情节将动画片推到了“高潮”,让不少观众感到震撼:最爱孩子的父母,往往因为过度的保护,成为伤害孩子最深的人。这种全情投入的付出后“不愿放手”的心情,击中了多少中国父母。

对子女来说,这又何尝不是一个解析父母内心“挣扎轨迹”的生动样本。石之予在发表获奖感言时也表示,《包宝宝》的灵感来自于温馨的家庭生活。父母事事保护她,不让她碰触危险之事。但也因为这样过度保护,令她感到挫折,直到长大后才慢慢了解母亲的爱。

作为独生女的石之予透露:“从我很小的时候起,妈妈就把我当成她珍贵的小包子,她的包宝宝。她总是说,甚至到现在还会说:‘之予,我真想把你放回我肚子里,这样你就能永远跟我一起了。’”

2

英国心理学家克莱尔所言:“世界上所有的爱都以聚合为最终目的,只有一种爱以分离为目的——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

高晓松就曾在微博上晒了一张女儿Zoe的照片,她笑盈盈地拿着一张写着自己名字的卡片,很是高兴。原来是因为她获得了家庭事务的投票权。

很多父母都把孩子当作“弱势群体”来照顾,却忘记了孩子也是拥有健全人格的一个人。高晓松却主张把孩子放在和自己平等的位置,相信她拥有独自生活的能力。

鉴于女儿Zoe在诸如劝阻姥姥姥爷吵架、安慰失恋小姨、给妈妈做摄影师并协助妈妈打爸爸等问题上有重大立功表现,并已坚持一年自己坐校车往返十里外的幼儿园,高晓松决定给予女儿民主权利:家庭事务投票权。

高晓松也坦言女儿Zoe处理起家庭事务来老练成熟,一点也不逊色于成年人,获得投票权也是应该的,孩子应该要充分行使自己的权利。

孩子在小的时候给予关怀和照顾无可厚非,但孩子终究要长大,独自生活,父母不可能陪伴孩子一辈子,为什么要用过分的“溺爱”扼杀掉孩子独自生活的能力。

朱雨辰就是这种过分“溺爱”的牺牲品,母亲对他的一切都有控制欲,甚至连他选择自己另一半都要干涉,朱雨辰为此变得越来越沉默懦弱。

镜头下的他,涨红了脸唱着《可惜不是你》,会默默落下泪来,“为什么,就没一个人愿意留在我身边?”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 龙应台

为人父母,是一场爱和放手的修行。孩子没有你想像的那么脆弱,要始终相信他们到了一定的年龄就会有相应的生活能力,守望可能是这一段时间亲子关系最合适的相处模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