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马华:身残志不残,轮椅上的爱心公益大使

马华:身残志不残,轮椅上的爱心公益大使

陕西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胡和平接见陕西第五届道德模范马华。

今天的陕西省第五届道德模范展播,我们去认识一位病床上的爱心公益大使马华,虽然身体高位截瘫,但十年来,他坚持帮助贫困学子圆梦校园,给予孤寡老人关爱,将爱心播散在贫困山区。

今年42岁的马华是商洛市镇安县人,记者见到他时,他正在轮椅上和志愿者商量看望敬老院老人的活动安排。说起公益之路走过的十年,艰辛和感动都化作马华灿烂的笑容。2003年马华在山西打工时,不幸遭遇车祸,导致高位截瘫,但他并没有放弃生活,乐观面对。

省第五届道德模范马华:“那时候觉得不再拖累这个社会,还有价值地活着的时候,就开始在公益路上继续去做。”

2012年,马华发起了“让爱飞翔 心系儿童”公益活动,先后奔赴北京、上海等70多个城市,行程累计1万多公里,沿路募捐,并且把募捐的善款捐助给各地300多名贫困学生。

镇安县贫困学子陈浩:“他(马华)有时候给我资助学费,还有相关的学习用品,鼓励我好好上学。我决定更加努力地学习,将来成为一个有用的人,回报社会。”

每次捐赠,不管山路多远,马华都忍着病痛,在志愿者的帮助下,亲自给贫困群众送去资助。2016年,马华在省慈善协会设立了“马华公益基金”,越来越多的志愿者在他的感召下加入公益团队。

志愿者张贤涛:“ 他是残疾人么,这么多年一直坚持做公益这一件事,感觉确实挺伟大的, 这种精神触动着我们每一个人。”

马华还与第四军医大学签订了遗体捐献协议,希望用这种方式带给他人更多的帮助。参加公益事业十年来,马华先后带动了全国60多万志愿者,带动募捐善款700余万元,他也被评为“陕西十大感动人物”,“最美中国人”。

省第五届道德模范马华:“ 我觉得公益之路没有终点,就像自己的梦想一样,只要飞起来了,就一直往前飞。”

后记

马华以“火柴”之光将世界和人生照亮

“与其做一支照亮一方的小蜡烛,不如去做一根火柴,点亮更多的蜡烛,照亮更加广阔的世界。”马华是这样说的,更在坚持这样做。

说实话,马华的人生是不幸的,在28岁的大好年华,就因为一场车祸,再也站不起来了。可是,马华却没有自暴自弃,而是积极投身于公益事业,让不完美的人生充满了意义。从2012年开始,他四年四次千里走单骑,行程1万多公里,途径60多个城市,沿路募捐资助贫困学子300多名,真的是无愧“最美中国人”的赞誉。

马华的自强最动人。作为一名残疾人,马华承受着比正常人更大的生活压力。可是生活的重担非但没有将他压垮,还使得他学会了更坚强地面对。一个再也站不起来的人,一个基本丧失劳动能力的人,依靠政府的保障和别人的资助活着,其实也无可厚非,可是马华却坚持自力更生,不仅靠着一家小小的网店维持生计,还将微薄的收入用来资助他人,这样的自立自强着实令人动容,更为人们树立起了热爱生活、自信活着的榜样。

马华的爱心最暖人。马华自己就是一个需要帮助的人,可是他却投入了巨大的精力去帮助别人,这样的身残志坚、无私奉献,传递的是浓浓爱意和暖流。从为汶川地震灾区捐款到募捐资助困难学生,从参与“暖冬”行动到签订遗体捐献协议,马华做得不是惊天动地的大事,但是却始终在用尽全力温暖世界。“人可以身残但不能心残”,正是抱定了这样的信念,多年来马华募捐了100多万元,帮助家乡山区困难群众2000多人,资助贫困学生3000多人,用自己的微弱的光亮,点亮了更多人生活的希望。

马华的带动最鼓舞人。一根火柴真的可以点亮更多蜡烛。在马华先进事迹的感召下,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了马华的公益事业当中,在大家的关怀下“马华公益基金”成立了,60多万人成为“马华公益活动”的志愿者,感召带动募捐善款700余万元,点滴爱心通过马华汇聚成了浩荡洪流,星星善意通过马华呈现出了燎原之势。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可是马华却凭借着不懈的坚持,让爱心善举在全社会蔓延开来。这就是榜样的力量、示范的力量。

“做善事搞公益活动是我生活的目标,也是我活下去的动力。只有搞公益活动,我才会安心快乐,不管公益这条路有多难走,我一定会坚持走下去。”这是马华最真诚的表达。温暖别人的同时,也照亮自己的人生,马华正以“火柴”之光,让世界充满爱,让人生更无憾!

编辑:钱江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