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多年来,我曾有过一个“良好”的愿望:我对每个人都好,也希望每个人都对我好。只望有誉,不能有毁。最近我恍然大悟,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季羡林

2009 年 7 月 11 日,季羡林先生与世长辞,享年 98 岁。转瞬之间,季羡林先生已离开我们十年了。

2006 年《感动中国》致季羡林的颁奖词曾这样评价先生:“智者乐,仁者寿,长者随心所欲。曾经的红衣少年,如今的白发先生,留得十年寒窗苦,牛棚杂忆密辛多。心有良知璞玉,笔下道德文章。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移,宠辱不惊。”

著名学者张中行曾说:“季羡林学识广博,淹通中国古典,谙详西洋哲学,纵观古今,驰骋中外,正论顺生,旁说禅道,都见地非凡。”

香港学者饶宗颐说:“季羡林是一位笃实敦厚,人们乐于亲近的博大长者,摇起笔来却娓娓动听,光华四射。他具有褒衣博带从容不迫的齐鲁风格和涵盖气象,从来不矜奇、不炫博,脚踏实地,做起学问来,一定要‘竭泽而渔’。”

季羡林19 岁考入清华大学,毕业后被德国哥廷根大学录取,留德十年后回国,终身任教于北大。他精通 12 国语言,在梵学、佛学、吐火罗文等方面都做出了杰出的学术贡献,然而他留给我们的文学宝藏还有更多。

今天,通过阅读《聆听智者的生命足音》这篇文章,去再次认识一位“特别的读者”眼中的季羡林先生,去感知先生是如何教会我们努力去以宽厚、仁爱的心,对待生命,对待周围的人,先生那率真、优美、通透、有趣的文字又是如何感染这位读者的。

聆听智者的生命足音

文丨刘昆

作者系《光明日报》高级记者

我读季羡林先生,是从《赋得永久的悔》开始的,1994年3月26日,《光明日报》《永久的悔》专栏刊发的这篇文章,感动了千千万万的读者,也深深地并长久地影响着我。就在读到这篇文章之前不久,我的母亲去世了,我心里充溢着的对母亲的无限思念里,也有一个“永久的悔”。子欲养而亲不待,我自己写的关于母亲的文字里,也总是浸润着一个“悔”字。

近读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推出的“季羡林留给孩子的人生启蒙书”丛书,进一步启发着我关于生命的认知与思考。这套书以季羡林先生的成长历程为经,以其学习心得、人格品性、生活感悟和人生思考为纬,由《一寸光阴不可轻》《书山有路勤为径》《赤子丹心图报国》《所有生命都不朽》《人生自有真义在》五册图书构成,是一套适合孩子和父母共同阅读的好书。

季羡林走后的十年,我们还是想他

“季羡林留给孩子的人生启蒙书”丛书

季羡林 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从季老的文字里,我们读到,在耄耋之年,他还在痛彻心扉:不该离开故乡,离开母亲。他少小离家,后来听人提起母亲的一句伤心话“早知道送出去不回来,我无论如何也不会放他走的”时,心肝俱裂,痛不欲生。然而,岁月无常,至亲如母,今生已无缘再相见,只能任“悔恨像大毒蛇直刺入我的心窝”。少年的他,已经能感知佣人王妈的生命是如何从光亮进入幻灭的,他从王妈低咽的暗泣里,听到黑暗命运的叹息,看到无限凄凉的眼泪。听到王妈的死,他把眼泪堆在心里,由此认识了怎样叫人生,怎样叫命运。园子里夜来香开花的时候,他就会想到王妈。“没了王妈,夜来香哪能不感到寂寞呢”?得到恩师董芳秋先生作古的消息,他“心中几十年的回忆、内疚、苦痛,蓦地抖动起来”,为自己不能常去拜访他,及时向他表露感情,做一个程门立雪的好弟子,而深自怨艾,痛悔不已。

季羡林走后的十年,我们还是想他

1958年,季羡林参加塔什干亚非作家会议

人生苦短,光阴易逝,由此,他珍惜生命里的每一个美好相遇。出访亚非国家时,与一个塔什干小男孩的不期而遇,让他高兴、感动。分别之后,为了重新见到这个男孩子,他精心准备了礼物,一次次去初遇的地方寻觅,一次次不遇,他失望,甚至为此焦急不堪。在离开塔什干前一天终于意外见到小男孩时,他兴奋,“甚至有些慌张”。由于过于兴奋,过于高兴,他在塔什干的最后一夜,是一个失眠之夜。他庆幸终于得到机会来问清楚这个小孩子的姓名和地址,“不然的话,他就像一滴雨水落在大海里,永远不会再找到了”。

都道“悲欢离合总无情”,我们从季老的文字里,读到的却是“有情”,是悲天悯人的大情怀。饱经了岁月的沧桑,他看到的是宇宙万物无有不可爱者。并且,他不吝于为这些可爱之物倾注自己质朴真实的情感。

季羡林走后的十年,我们还是想他

季羡林与猫

他甘于为一些小猫小狗小花小草流泪叹气。“兔子顺从地让我抚摸的时候,我简直欢喜得流泪呢”;“一条不起眼儿的狗都揪住我的心,一揪就是七十年”。看到校园的一株古藤被砍掉,“我隐隐约约听到古藤的哭泣声”;房屋外的树上出现的一个喜鹊窝,让他喜不自禁,“看喜鹊箭似的飞翔,喳喳地欢叫,往往能看上、听上半天”,一个淘气孩子把喜鹊窝掏走了,他为自己也为喜鹊伤心难过,“从喜鹊窝想到妈妈,泪眼模糊”,因为自己“从小失去了慈母,失去了母爱”,“我想用眼睛看出一个喜鹊窝来”,“希望不要再出现这样一个(掏鸟窝的)孩子”,“希望在燕园千万棵大树上都能有这样黑蘑菇似的喜鹊窝,希望在这里,在全中国,在全世界,人和鸟都能和睦融洽,像一家人一样生活下去,希望人和鸟共同造成一个和谐的宇宙”。

世道多桀,没让他心硬如铁,相反,他对春花、秋月、夏雨、冬雪都动了情,他一点儿都不掩饰这样的情感,因为他抱着一颗简单明静澄澈觉悟的心,这颗心又宽广如海。况且,他的文字是如此率真、优美、通透、有趣,让人读来爱不释手。这样的写作,自与平常文人把玩的小情趣有云泥之别,留下来一个文化老人经历了人生大喜大悲、洗净了人世所有铅华后的智慧心语,教会我们如何努力去以宽厚、仁爱的心,对待生命,对待周围的人。这是季老的天真与可爱,也是他留给我们的大慈悲、大智慧。

他饶有趣味地回忆自己少年时的求学生涯。学经学、学英文、学德文、学逻辑学……他的青少年时光,是“书山寻路,学海觅舟”的勤学苦读,是“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的知识进阶之路。他引苏东坡词: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他感慨:时间是一种无始无终,永远不停前进的东西,过去了一秒,就永远过去了,纵有翻天覆地的手段也是捡不回来的。正所谓“一寸光阴不可轻”。

即使身居厄境,他也惜时如金。“文革”中被分配淘厕所,看门房,守电话,但是,他不甘心成为行尸走肉,不愿意苟且偷生,二百多万字的印度大史诗《罗摩衍那》,就是在这样的环境和心境下译完的,他以此寻找并实现着生命的价值。

季羡林走后的十年,我们还是想他

1980~1984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季羡林教授从梵文翻译的8卷《罗摩衍那》全译本。

年届耄耋,他将满腔希望寄托在年轻人身上。他表示,仍然要焚膏继晷,献上自己的余力,跟中青年人同心协力,把我们国家的事办好,“必要时躺在地上,让他们踩着自己的躯体前进”。他对青年朋友的嘱咐语重心长:千万不要把人生观和价值观当作一个哲学命题来讨论。如此徒托空谈,无补实际。一切人生观和价值观,离开了对国家对历史的责任感,都是空谈。在书中,他的关于生命足音的记述,关于生命价值的体悟,以及他对于祖国对于人民的深爱,都是以一个个生动的小故事、一个个鲜活的细节娓娓道来,没有一丝一毫的说教,却让人深深地共情。

在书的后记里,季老引用宋代大儒朱熹的一首诗:“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教给青年一个关键的道理,一是要学习,二是要惜寸阴。这两点,明白易懂,真正实行者,却不多见。但是,当你读完这套书,就一定能深切地体会到,这位文化老人的肺腑之谈,是何等珍贵!感谢广西师大出版社精心编辑了这套好书。我在读这套书时,就想着要把它作为生命教育的读本,推荐给我的孩子和更多的孩子。

(作者:刘昆,系光明日报高级记者)

季羡林走后的十年,我们还是想他

本文转载自《光明日报》2019年7月6日09版“聆听智者的生命足音”

相关图书:

季羡林走后的十年,我们还是想他

“季羡林留给孩子的人生启蒙书”丛书

季羡林 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精选央视专访、季羡林读书会各地活动独家资料,增设近十段、数百分钟视频资源,配套AR技术立体呈现

全景展示季羡林先生刻苦律己、发奋求成的可敬精神和心念祖国、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也不曾丢掉自己的良知的高尚品德

深度聚焦季羡林先生对人生、家国、社会等方面的独特思考和大智大慧。学古文、学国文、学英文、学伦理学 、学历史、学地理 、学逻辑学、学数学、学经学 、学德文 、学诸子……这就是季羡林先生中小学期间所学的课程,他是如何学好这些为其一生打下基础的课程的?全书帮助孩子了解一代大师的传奇故事,引导孩子追随大师的步伐。

函盒精美雅致,附赠《季爷爷的故事》、季羡林《四季》名言笔记本和一套珍贵的藏品书签,具有独特的人文价值,是送给孩子,助力其健康长成,为其答疑解惑的人生大书!

季羡林走后的十年,我们还是想他

-END-

编辑丨廖茹画

这是我们为你准备的第1433次推送

如需转载注明出处 合作请联系微信号 bbtstar

季羡林走后的十年,我们还是想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