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个多民族的国家。而在历史上,一些少数民族也是赫赫有名。就拿蒙古族来说吧,学过历史的人都知道,正是他们创立了元朝。当时都说蒙古族是在马背上打下来的天下,也的确如这句话所说,当时元朝的骑兵是很强的大的。当然除了骑兵的强大之外,元朝疆域如此辽阔的原因还有一点,那就是他们的保密工作。

蒙古族为了他们的保密工作可以说是煞费苦心,据史料查证,当时行兵打仗的将军将领们都要会一个技能——八思巴文。它是一种蒙古的拼音文字,能看得明白的人可以说是寥寥无几。所以为了保密,在那时,凡是军队传递消息,都要用它来传递。

在元朝,每当皇帝要调兵遣将,或是要对军队下命令。就要让懂八思巴文的人把它们印在牌子上。这种牌子通常都是银质或是铜质的。

可能有些人会问,古代不是有什么免死金牌什么的吗?那元朝为什么不用呢?其实元朝也不是不用,只是很少用罢了,可以说刻有八思巴文的金牌凤毛麟角!据了解,中国现今发现的八思巴文令牌只有三件,其中两件银质,一件铁镀金质。如此稀少,可见珍贵。而在这里,还有一个关于它的一个趣闻。

在1961年的时候,呼和浩特的一个农民在去河道的时候偶然发现一个刻着奇怪文字的令牌。农民出于好奇就把它带回了家,但是由于后来他感觉没什么作用就随手把它丢到了菜园。直到三十年后,农民逝世,他的儿子在整理园子的时候意外发现了它,才让它得以重见天日。

他的儿子李献功觉得这个金牌很是奇异,就抱着试试看的心情把它带到当地的文物局,想要做个鉴定。看看究竟是个什么东西。可是,结果却令他大失所望。原来专家们也不了解上面的字是什么,只用仪器检查出它的含金量达46%和含银量达到48%。最后专家们得出结论:“这个金牌没什么考古价值,不是古物,还是拿回去吧。”

李献功觉得自己拿着它也没什么用,就把它拿到金店打算卖了。谁知那老板为了检验它的含金量,使用强酸的溶剂想要把它融掉。而这时,一个年迈的考古专家忽然走来拦住了他们。原来,听说了这件事的他觉得这个金牌不简单,至少不会像那些年轻专家说的那么一文不值。只可惜溶剂还是给金牌造成了不可弥补的损伤。而那金牌通过检测也被证实,它是元朝八思巴文的圣旨金牌。最后,专家给予李献功五万元的价格,把金牌带回了博物馆。

那么对于这件事,大家有什么看法呢?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