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镇起风云)“铜鹅小镇”武冈龙溪镇:鹅、鹅、鹅

(相关新闻视频请点击最下方的“阅读原文”)

继续《镇起风云——湖南特色产业小镇巡礼》,今天我们来到武冈龙溪的“铜鹅小镇”。

龙溪镇人养鹅,最讲究“育种”。种鹅要严格挑选,每一只都必须健康、强壮、有活力。

湖南爱华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邓爱华:公鹅要雄壮一点的,母鹅要比较圆顺,蛋袋匀称的,要找羽毛漂亮的。

叫声好似铜钟、脚蹼呈青铜色或黄铜色,是铜鹅名字的由来。武冈是铜鹅的传统养殖区。上世纪八十年代,肉质鲜嫩、口感细腻的武冈铜鹅曾名燥一时,远销东南亚。小镇铜鹅饲养量一度达到30多万羽。但进入上世纪90年代,外来鹅占据了市场,体型不大、产蛋量低、养殖成本高的武冈铜鹅遭遇危机,养殖规模急剧萎缩。

武冈市特色产业办 达代又:没有加工的,市场价格又不好,就是6、7块钱一斤,喂一只鹅出来可能要亏本。

2004年,武冈市政府鼓励当地发展特色养殖,的哥邓爱华和两个朋友凑了38万元,打算开铜鹅养殖场。没想到,当年的铜鹅之乡,已经很难找到血统纯正的种鹅。

邓爱华:赶集,赶集看哪个集上有鹅卖,再到那个集的那个村里去找,20个乡镇基本走完了,搞了将近一年,收上来250多只种鹅。

守着宝贝似的这250多只种鹅,养殖场总算开张了。但因为技术不到位、缺少养殖经验,养殖场第一年就亏了26万。

邓爱华:孵化出的小鹅,一次有四五百只,规模大了一点,放在一起,冬天,就压的压死,冻的冻死。

2006年,武冈市政府特色产业开发办公室帮助邓爱华改造养殖场,怎么养、怎么防疫,有了科学的指导和专门的培训。通过有选择地和其他鹅种杂交,武冈铜鹅在保持肉质鲜美的同时,提高了产蛋率、存活率。如今,成群的铜鹅再次嬉闹在小镇的田野上。

龙溪镇曹家塘村村民 谭清利:一只鹅能够赚到40块钱左右,能下30多个蛋,一个蛋能卖到15块钱左右。

目前,武冈市饲养了128万羽铜鹅,从业人员上万,年产值11.2亿元,带动了食品加工、农家乐和餐饮酒店等产业融合发展。2017年相关产业产值超过4亿元,当地800户贫困户靠养铜鹅脱贫。

龙溪镇党委副书记 林睦泉:把铜鹅养殖推广出去,让老百姓更多的参与铜鹅养殖,提高群众的收益。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