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里有两个时间,看过原著的朋友都清楚它们前后矛盾,一是第九回书的“贞观十三年陈光蕊中状元”;二是唐王李世民游地府时地府记载的贞观十三年。

这两个时间,真是荒唐了,十几年的时间,还是在原地打转,不像是现实,更像是某人做了一个关于唐三藏身世的梦。

可是,真还不是一场梦,只是时间上的一个错误。

这件事,很多朋友解读啊。

可也是无用功,为何?

因为陈光蕊家的事情本不存在。

现在,我们看到的百回本《西游记》,其实不是早期的《西游记》。

目前掌握的资料来看,吴承恩的原稿是不见了,也可能在某个古墓里,还没被发掘出。

仅就目前的资料来看,世德堂本的《西游记》是最早期的版本,也是最接近吴承恩手稿的版本。

世德堂本《西游记》,也就是刻于明万历二十年金陵世德堂的新刻出像官板大字《西游记》。

吴承恩哪一年去世呢?大约在公元1583年,也就是万历十一年。

中间只有10年左右的间隔,所以这一版本可以说是最接近吴承恩手稿版的《西游记》了。

区别肯定有,但不大,估计删减的也只是对当局讽刺太过明显的那部分内容,也可能增加内容,但出入不大。

那一版本,压根就没有陈光蕊和殷温娇的故事。

打开世德堂本《西游记》,我们可以看到前面的章回标题,没有现在我们看到的版本关于陈光蕊一家的故事(见上图)。

世德堂本《西游记》没有,明崇祯本也没有陈光蕊的故事。

到了大清,出现的《西游记》版本有了附录,而这附录便是陈光蕊赴任和江流复仇的故事。

明代,《西游记》刊本有六种,分别是:《新刻出像官板大字西游记》、《新镌全像西游记传》、《唐僧西游记》、《李卓吾先生批评西游记》、《唐三藏西游释厄传》、《西游记传》;

清代刊本、抄本有七种,分别是《西游记证道书》、《西游真诠》、《新说西游记》、《西游原旨》、《通易西游正旨》、《西游记评注》、《西游记记》。

随着版本的不断变化,陈光蕊一家的故事不再是附录,成为的新百回本中的固定章回,也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西游记》。

后人所加,故事不完美,出现时间上的错误,这也就可以理解了。

不是吴承恩的错,是后人加剧情的错。

至于解读这两个时间为何错误,那就真没必要了,毕竟不是吴承恩所写。

陈光蕊一家的详细故事,便是我们看到的《西游记》里最假的一段故事,吴承恩没写过。

不过呢,故事虽然是后加,但内容很不错,除去年份上的不吻合之外,其他都很好,在世德堂本的基础上,完善了唐玄奘的家世,让我们看到了一段有趣的故事。

故事本身,乍读起来还是有些荒唐的,毕竟殷温娇十八年没能报仇,她的父母也不曾找他,就连刘洪也没到京述职等。

可仔细一想,也没什么荒唐的,下面的官员,总能找出很多理由不去,并且刘洪政绩也不突出,殷温娇也被盯得死死的。

最荒唐的事情是什么?后世之人根据所加的故事杜撰出刘洪是唐三藏的父亲一事。

这一点很荒唐,加上那段故事的人,明明写着是南极仙翁送的孩子,可解读者非要断章取义,哗众取宠。

更让人难以理解的是有人信,还深信不疑。

导致这一结果的根本原因就是没有读原著,只看过影视剧。

影视剧,演义的成分更浓,永远代替不了原著。

加上一段故事,吴承恩的“棺材板就压不住了”,再把加上的故事杜撰,吴承恩的“棺材板更加压不住了”。

本文所用图片均来自互联网(相关影视剧等),如有侵权,烦请原作者联系本文作者删除,谢谢!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