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信对曹操有知遇之情和救命之恩,但曹丕却因为一件小事于黄初七年下令处死鲍信的儿子鲍勋。那么,曹丕与鲍勋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前辈恩义,后代仇怨:正说魏文帝曹丕与鲍勋的恩怨情仇


一、前辈恩义

董卓专权乱政时,鲍信与曹操、袁绍等组成联盟,一起起兵讨伐董卓。在讨伐董卓的群雄中,袁绍家世最好、名望最高,故被推举为盟主。但鲍信却认为,在群雄之中,真正能够拨乱返正的唯有曹操。因此,鲍信从一开始就十分坚定地支持曹操。董卓毁洛阳迁都长安,曹操主张趁机向董卓发起进攻,袁绍等不听,唯有鲍信与张邈等带领部众追随曹操进兵荥阳。

讨伐董卓联盟破裂后,鲍信建议曹操应该趁机发展自己的势力,静观其变。曹操十分赞同鲍信的看法。

当时,正好有黑山、于毒、白绕、眭固等率部进攻东郡。东郡太守王肱不能抵御,曹操于是率军进入东郡,在濮阳打败白绕等,从而被任命为东郡太守。曹操成为东郡太守,就推荐鲍信为济北相。

初平三年,黄巾军攻掠兖州,兖州刺史刘岱不听鲍信劝谏,亲自率部迎击,结果战死沙场,兖州也因此没了刺史,鲍信与陈宫等人于是一同推举曹操为兖州刺史。

曹操入主兖州,整顿军务,鼓舞士气,严明赏罚制度,并连设奇计,数次打败黄巾军。但曹操毕竟不是常胜将军,在一次与黄巾军的战斗中,曹操陷入重围,眼看着就要命丧当场,多亏了鲍信舍命拼杀,掩护曹操撤退,曹操这才捡回了一条命。但是,为了掩护曹操撤退,鲍信自己却不幸战死沙场。

战斗结束后,曹操悬赏寻找鲍信的遗体,却始终找不到。无奈之下,曹操只好命人用木头雕刻出鲍信的模样,然后下葬,并亲去祭奠,失声痛苦。对于鲍信的救命之恩,曹操后来也一直念念不忘,铭记于心。到建安十七年,曹操还追录鲍信的功绩,并封鲍信的长子鲍邵为骑都尉、新都亭侯,任命鲍信的次子鲍勋为丞相府掾属。

由此可见,鲍信对曹操不仅有知遇之情,还有救命之恩;而曹操对鲍信及其家人,也是有情有义。


前辈恩义,后代仇怨:正说魏文帝曹丕与鲍勋的恩怨情仇


二、后代仇怨

曹丕被立为魏国王太子后,鲍勋任太子中庶子。但因为鲍勋为人守正不挠而让曹丕十分不满,所以,鲍勋任太子中庶子没多久,就被调去当黄门侍郎,后又出任魏郡的西部都尉。

鲍勋在任魏郡西部都尉期间,曹丕所宠幸的郭夫人有个弟弟恰好任曲周县吏,且被人揭发盗窃官布,依法应该判处死刑。

当时,曹操在谯县未归,曹丕留守邺城。曹丕多次亲自写信给鲍勋,希望他能高抬贵手,对郭夫人的弟弟网开一面。而鲍勋却坚持秉公执法,不愿纵容罪犯,“不顾情面”地将郭夫人弟弟的所有罪证上呈朝廷。

此事令曹丕对鲍勋更加不满,也对鲍勋产生了极重的怨气。后来,曹丕抓住魏郡在边境士兵轮休上出现延误现象,立刻密令中尉参奏并罢免了鲍勋。

曹操去世后,曹丕继任魏王,鲍勋以驸马都尉的身份兼任侍中。但鲍勋仍然很不“识趣”,多次上表劝谏曹丕应该重视军事和农事,宽惠百姓,押后建筑宫殿庭园。

此外,曹丕称帝后,尤其喜欢外出打猎。有次,曹丕又要去打猎,鲍勋上疏劝谏说:“臣听说,三皇五帝无不明确根本,树立教化,以孝义治天下。陛下仁慈圣明,有恻隐之心,有与古代相同的功业。臣希望您将继承前代的踪迹,让万世可以效法,怎么却在守丧之中从事驰骋之事呢?臣冒死让你听到这些,希望陛下深思。”


前辈恩义,后代仇怨:正说魏文帝曹丕与鲍勋的恩怨情仇


曹丕看完鲍勋的奏表,当即就把它撕毁了,然后继续行猎。中途停下休息,兴高采烈的曹丕问身边的侍臣:“游猎与音乐相比,哪个更好玩?”侍中刘晔回答说:“游猎胜过音乐。”

而刚被曹丕当面撕毁上疏的鲍勋却不死心,还想趁机规劝曹丕,驳斥说:“音乐上可通神明,下可中和人世道理,使政治兴隆,天下大化,万邦安定。移风易俗,没有比音乐更好的了。而游猎之事,迎风冒雨,使帝王的行踪暴露在原野之中,损伤万物生息化育的至高原理,难道不是有违天时吗?”接着,鲍勋又奏称刘晔奸邪献媚,应该治刘晔的罪。

曹丕听完鲍勋这番“扫兴”的话,气得脸色铁青,立刻停止游猎返回,随即就把鲍勋贬出京城,让鲍勋出京任右中郎将,直到黄初四年,经由陈群、司马懿等人举荐,曹丕才不得不把鲍勋调回来,让他担任御史中丞。

在担任御史中丞期间,鲍勋不改本色,执法依然严谨,对曹丕的劝谏依然执着。

黄初六年,曹丕召集群臣讨论,准备再度率军大举进攻东吴。会上,鲍勋又劝谏说:“朝廷屡次出动大军征讨,之所以没有取得成果,是因为吴、蜀两国唇齿相依,凭借地势险要和长江的阻隔,有难以攻克的优越条件。去年陛下亲征,龙船被波涛漂荡在长江南岸遇阻,身陷危境,大臣们心惊胆破,那时朝廷几乎被倾覆,这应作为后世百代的警戒 。如今陛下又要劳师动众,远途征讨,每天的经费需要千金,国家的钱财都白白耗费掉了,而狡猾的敌人仍在那里耀武扬威,我认为不可再出征。”

鲍勋这番劝谏,说得有理有据,很是恳切。但在曹丕听来,鲍勋却是在故意与他抬杠,故意与他唱反调,故意挖苦、讽刺、羞辱他。因此,曹丕勃然大怒,立刻把鲍勋降职为治书执法。


前辈恩义,后代仇怨:正说魏文帝曹丕与鲍勋的恩怨情仇


三、鲍勋之死

黄初七年,曹丕征讨东吴果然无功而返,军队驻扎在陈留。陈留太守孙邕前来晋见曹丕后,又顺路去拜访鲍勋。

当时,曹军营垒刚立下界标,尚未筑好。孙邕贪图省事,就从营垒中穿行而过,没有按规定走正路,结果被军营令史刘曜看到了。

刘曜想要追究孙邕的罪责,而鲍勋认为,营垒尚未建成,怪不得孙邕。于是就劝止了刘曜,没有上报。

这本来只是小事一桩,但怎奈曹丕早就对鲍勋看不顺眼了。曹丕知道此事后,立刻借题发挥,说鲍勋“指鹿为马”,下令逮捕鲍勋,并交给廷尉治罪。

廷尉高柔认为,鲍勋的罪责应该判处五年有期徒刑。而廷尉正、廷尉监、廷尉平三位官员却认为,高柔的这个判罚太重了,认为只应罚黄金二斤。

通过廷尉高柔与廷尉正、廷尉监、廷尉平的争论可以看出,鲍勋当时所犯的罪责其实不大,至少罪不至死。

但曹丕却要鲍勋死!他听完廷尉府的汇报,十分生气,说:“鲍勋该处死,而你们却要放掉他,将廷尉正、廷尉监、廷尉平三官及其下属官员全部抓起来交给刺奸治罪,我要把你们这些老鼠埋在一个坑里!”

钟繇、华歆、陈群、辛毗、高柔、卫臻等当朝大臣们听说曹丕执意要处死鲍勋,这才都慌张起来,赶紧一起上表替鲍勋求情说,鲍勋的父亲鲍信有功于武皇帝(即曹操),请赦免鲍勋。

曹丕坚决不许。廷尉高柔拒不服从曹丕的诏命,曹丕更加愤怒了,亲自把高柔召至尚书台,然后派使者拿着旨意到廷尉监狱将鲍勋处死。处死鲍勋之后,曹丕才将高柔放回廷尉府。


前辈恩义,后代仇怨:正说魏文帝曹丕与鲍勋的恩怨情仇


曹丕杀鲍勋,让我想起了袁绍杀田丰。

官渡之战前夕,田丰劝袁绍不要发动对曹操的战争,袁绍不听,并把田丰逮捕入狱。等到袁绍兵败官渡,有人对田丰说:“您一定会受到重用。”田丰却叹息说:“袁绍外表宽厚而内心猜忌,不能明白我的一片忠心,我屡次因直言相劝而触怒了他,如果他因胜利而高兴,或许还能赦免我;现在因战败而愤恨,妒心将要发作,我是活不成啦。”

后来,袁绍果然处死了田丰。而本文的鲍勋之死与当初的田丰之死,是何其的相似!由此可见,曹丕实际上与袁绍类似,也是一个胸襟狭隘之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