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战期间,有那么一群女人,她们手无寸铁,她们生不如死,她们任人宰割,这群女人,是我们不愿触碰的回忆,这群女人,是我们心疼的人,这群女人,她们的名字叫做慰安妇。这些慰安妇大多来自中国、朝鲜和日本,只不过日本本国的慰安妇被“美誉”成女子挺身队,这人些人完全被洗脑了,心甘情愿地加入了慰安妇阵营,她们觉得出征的战士都是光荣的,而自己的付出是值得的。那么她们一天要接待的人数是多少呢?真想说出来怕是难以置信了。

其实最开始的时候,日本是没有“慰安所”这个部门的。但是为了让士兵更好地战斗,所以才专门设置了这个部门,以便士兵们更有激情地投入战斗。从之后的资料中我们可以知道,被征为慰安妇的女人,必须服从命令,每天有定额需要完成的数量,并且不同军衔的士兵享受的待遇是不一样的。将官可以有自己专门的慰安妇陪在身边,而少佐两个人共享一名慰安妇,普通士兵则100人共用一个慰安妇,每个慰安妇一个月最少要工作24天。

从这些等级分化可以看出,慰安妇不仅仅激励着士兵们斗志,更激励着士兵们积极地往上升级。而对于这些慰安妇来讲,她们每天要做的工作真的是生不如死,她们是一群完全没有尊严的人。当然很多人想过自杀,但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自杀成功,只要你还有一口气在,他们就会想办法把你救活,然后受到更加变态的惩罚。所以这里没有人轻易地去冒险自杀,你如果觉得她们仅仅是日本士兵发泄的工具就错了,她们还要为日本士兵洗衣做饭打扫卫生,同时还会饿着她们,不让她们吃饱。

在那样的地方,她们只能麻木地活着,从来都不期待明天的到来,她们总是会希望今天是最后一天,可是事实总是相反,她们还是不得不面对第二天的到来,把之前的痛苦再次咀嚼一下。战争,带给了她们无尽的屈辱、无尽的黑暗以及麻木和无助,我们知道,有一些人幸运的存活了下来,有很多的纪录片记录了她们目前的生活。她们眼中的迷茫和对镜头的恐惧感,让作为观众的我不禁心颤了许久,这些老人对于那些回忆怎么都不愿提及。

回想当年日本侵略者的暴行,真的好想上前去抱抱这些满是伤痕的身躯,她们前半生在屈辱里生活,后半生不能提及自己过去黑暗中苟且度日。日本的残暴真的让人咬牙切齿,我们怎么可以忘记?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