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克一个来自德国的交换生,在北京的大学念书。他有着亚洲人羡慕的身高,以及127斤的体重。结实的身板,好的令人想捶一顿。在他26岁的时候,他决定给自己一个礼物——徒步从北京回到德国。

  所谓徒步:就是指步行走出北京,进入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宁夏,再从宁夏进入甘肃,过河西走廊,再穿过新疆的茫茫沙海,过中亚地区,进入欧洲。

  在外人的角度看来,背着几十公斤的行李,走很远的路,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需要很大的勇气和决心,雷克却说:

  “我感觉走路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我喜欢走路是因为它让我觉得是走在属于自己的路上。无论在哪里,我记得的都不仅是路本身,更多的是那种我拥有走在路上的权利。”

  旅行见闻2007,雷克徒步中国旅行便开始了。

  问及哪一个中国城市让他印象最深,雷克毫不犹豫地说,“如果说一个地方特别有旅游价值,给我留下很深印象的就是敦煌。当然这一段也是我最辛苦的路途。风很大,走了四天一直见不到人。”

  从瓜州走到敦煌,100多公里的戈壁滩,要走上三天的无人洲,“沙漠里觉得自己很渺小,很无助。”

  雷克说:“但是,沙漠教会了我有坚持就有希望,三天后,无人洲给了我一个大惊喜:当绿洲的清风和树木散发的香气向我扑来的时候,我觉得整个世界都是绿的,所有的植物都想摸一下。”“敦煌就是一颗明珠。”雷克表达着他对敦煌的喜爱。

  除了被路途中的美景吸引,他也到过曾被“吓到”的地方。“太行山有许多煤矿,污染严重”。尽管去山西煤炭区之前,已经有人提醒过雷克最好改道,但他最终还是怀着好奇心前往。“到了太原就被吓到了。太行山的环境污染令我震惊。”

  在雷克眼中,一些地方环境极度污染,破坏了环境的美感,造成了不和谐,他在书中特别提到,我们应该尊重自然。

  雷克走在西行的路上,不知不觉中他也成了一道风景。沿途,他遇到数不清的围观、追逐、侧目和惊叹。

  当然,一路上雷克遇到了形形色色的人,其中有人为他提供帮助:一瓶水、一个瓜、一碗泡面、一次指路、一张床、一顿饱饭……

  滋润了他的心田,折射了国人最为质朴的美、最为纯真的善。他们让雷克这个老外真切地感受到了来自中国民间最最朴实的善良。

  一路上,很多人都问雷克同一个问题:“你不觉得孤独吗?”但雷克认为,徒步行走是件快乐的事情,其间会无聊、会孤独、会寂寞,不过相对于收获的快乐而言,这又算得了什么呢。

  其中,雷克的记录可不止这么简单。全书以整场徒步的尾声作为开头,而后从北京一个满是猥琐涂鸦的电梯走廊写起,中间穿插各种蒙太奇式片段—回忆早年去世的父母,思念远在德国慕尼黑的女朋友,思考中国的历史与现状……

  他花大量篇幅描述路上的风景和天气,叙述旅途中遇到的人与事以及“我的脚是多么疼”。“我就是想将这些故事告诉别人,让别人看看这些人和事是多么有意思。我不想教导别人,不想给德国人展示什么‘中国面貌’,也不是写中国旅游指南。”

  也浓缩了雷克在中国的人际关系:接受乡间陌生人的帮助,结交和尚、算命先生、小学生、退休老人、政府官员、性工作者等各界人士,同一位叫“小象”的中国女朋友分分合合—旅行到乌鲁木齐时,“小象”正式提出分手,原本计划一直徒步走回欧洲的旅程就此终结。

  雷克说,徒步过程中,对他影响最大的是有“天下第一疯”之称的谢建光,这是一个花了近三十年时间徒步走遍中国的“很有意思的人”。

  雷克认为,认识这么多朋友,并非是因为自己和他们身上具备什么共同点,而是因为“缘分”:“我,一个小老外,在山里跟一个年逾古稀的道长聊天,这就是缘分。”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