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新闻网长治讯(通讯员 王峰龙)“咱穷了一辈子了,不能再让子孙后代们继续穷下去了,我要跟着牛何松开山修路……”9月25日,在山西省长治市壶关县桥上乡后脑村开山修路劳动现场,75岁的李新梅老人感叹不已。

图为:李新梅劳动间隙唱首老歌

后脑村地处偏远深山区,交通不便,闭塞落后,缺乏集体经济,没有集体产业,是远近有名的贫困村。为了改变家乡面貌,2017年3月,曾受到习近平总书记亲切接见的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牛何松自主择业后,远离繁华都市,放弃舒适生活,离开爱人孩子,返回家乡创业。特别是今年以来,牛何松发挥部队所长,大力宣传家乡美景,在中央、省、市级新闻媒体发表关于后脑村的新闻作品60多篇,却一直吸引不到投资商。“等靠要的思想坚决要不得,我就是卖了在榆次的房子也要带领父老乡亲开山修路。”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牛何松立下愚公移山志,决定开辟一条从山西壶关太行山大峡谷青龙峡景区青龙潭瀑布通往后脑自然村的旅游线路,吸引游客走进后脑自然村并留住下来,充分享受村里适宜的气候、美丽的景色、清爽的空气。

图为:李新梅人吃力地铲土

9月3日,牛何松通过后脑群呼吁父老乡亲跟着他一起开山修路,并通过朋友圈以道德模范的名义筹资修路帮助家乡脱贫致富奔小康。李新梅老人的老伴去世的早,六个女儿平时工作都比较忙,她每天就待在家里看看电视,和乡亲们聊聊天。当听说牛何松要带领乡亲开山修路的消息后,李新梅老人眼前一亮,“好事啊,只要有人带头,我就跟着干。咱们等了一辈子了,也没有人来开发,真是不能再等了。”

当时,李新梅老人的左脚脚指头上起了个水泡,走起路来疼痛难忍,但一想到有人要带头修路,她硬是咬着牙,背着铁锹就下山。站在山顶上,看到那么徒的坡,她毫不畏惧,慢慢地蹲下来,让屁股挨着地,一步一步从山顶挪到了山坡上,加入了劳动队伍。

图为:大家一起休息

“我干不动重活,搬不动石头,但我可以用铁锹一点一点地铲土,如果脚实在疼得不行了,我就站着休息一下,唱上几句我们六十年代唱过的老歌《焦裕禄我们的好书记》,也就忘了疼了。”李新梅老人一边参加劳动,一边道出了自己的心里话,“虽然牛何松答应以后会给我们发工资,但我知道他家也特别穷,这工资我不能要啊,我只想尽点义务,跟着他一起早日把这条路修成,为子孙后代们造点福。”

李新梅老人带病上山、义务修路的行动深深地感动了她的全家。她的女儿们、女婿们和外甥们踊跃捐款,50元、100元、200元,纷纷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心。截止目前,仅她全家就捐款3000多元。

“刚开始修路,我总认为你们在瞎折腾。这几天看到你们的付出我想了很多,做人不能忘本,也不能忘根,家才是最值得依靠的地方,后脑村有着我们美好的童年记忆。2000元,对于我来说只是少买了几件衣服,然而你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排除万难、勇挑重担,万众一心、众志成诚的精神感动了我,我打心眼里深深地敬佩你们。”李新梅老人的外甥闺女张艳茹通过微信表达了自己的所思所想。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