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路透报道,随着中国民航从10月1日起渐进打破延续近10年的“一条远程国际航线一家承运人”规则,允许更多中国航空公司提供服务。如此一来,经营到中国的20条热门远程航线的外国航空公司将面临新的竞争压力。此次调整将影响中国远程航线每日运力的20%左右。

美国联合航空公司和法航荷航等美欧航空公司将面临更大压力。因为相对而言,它们成本更高,各自国家的出境需求更低,而且对中国旅游者的文化吸引力更低。

“北美和欧洲的航空公司不是中国航空公司的对手,”新加坡交通运输顾问公司Crucial Perspective执行长Corrine Png称,指出大多数客流量都是中国乘客推动。

一些航空公司已经放弃中国航线。在取消了北京-芝加哥航线后,美国航空公司近日计划取消上海-芝加哥航线,称这些航线为“巨额亏损制造者”,每年亏损3,000万美元。

自2009年以来,一直实行“一条航线、一家航空公司”的政策。局方称,现在调整是为了适应航空市场的变化。

其中,上海-巴黎和上海-法兰克福航线已经各有两家中国航空公司执飞,但还可以再进入一家。

对政策变化无能为力

由于中国航空公司占据了上述20条航线约50%的座位,包括北京-洛杉矶和上海-伦敦航线,并且有占据更高份额的潜能。

这些航线由三家国有航空公司-中国东方航空、中国南方航空和中国国航参与。

与之相竞争的外国航空公司包括法航荷航、汉莎航空、加拿大航空、英国航空、维珍航空、新西兰航空、美国联合航空公司、达美航空和美国航空集团。

法航荷航的一位发言人表示,该公司正在密切关注监管变化,但表示对“这一政策如何演变几乎无能为力”。

“欧洲与中国间的航线本已竞争激烈,压力还在持续上升,”该名发言人称。“我们持续强化现有的合作关系,以具有竞争力的价格向我们的所有客户提供最具吸引力的产品和服务。”

达美航空表示,中国一直是其重要的市场之一,而该公司在此市场的地位因为和中国东方航空合作的关系而显得稳固。新西兰航空指出,该公司知悉这项规定的变化,正持续评估开发新航线的机会。

结盟

这项政策同时也可能损及中国国际航空等现有的中资航空公司。国航在旧规定之下把持着北京至洛杉矶航线,而许多中国航空公司的国际航线已面临回报下滑。

分析师指出,竞争对手如海南航空等一直在二线城市拓展国际业务,他们也可能开辟新航线。在20条开放竞争的航线中,作为中国第四大航空公司,海南航空仅经营北京至多伦多航线。

2019年底北京新机场投入运营后,总部分别位于上海和广州的中国东方航空和中国南方航空也料将推出从北京出发的新航线,北京新机场将成为这两家航空公司的二级基地。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