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我国尿毒症人数以每年新增10~20万人的速度在增长。其中慢性肾病是引起尿毒症的首要原因,但并不是所有肾病患者都会发展到尿毒症。相对来说,能够及时发现、积极治疗的患者发生尿毒症的几率更低。

但是不少患者对慢性肾病的防治意识较差,生活中存在一些无意的伤肾行为,自己却没认识到,没有及时改正,加速了肾衰竭的发展。这些错误你犯过吗?

案例一:治病急于求成找“偏方”,险酿成大祸

相比肾病1、2期的患者,处在肾病3期及以后的患者心理状态往往更差,无时无刻不在担心着尿毒症。但心态不稳就容易犯错。河南25岁小伙小李是位膜性肾病3期患者,年纪轻轻的他本来刚毕业前途一片光明,却突然被查出肾病,蛋白高达8.9g,血肌酐590。赶紧入院治疗,经过2个月积极治疗,病情稳定后出院,但由于小李发生感冒,不到半个月蛋白尿就再次复发,担心病情会恶化。小李打听到有偏方能“根治肾病”,结果服用一段时间,不仅病情没好转,甚至出现血尿、大量蛋白尿,肾功能急速下降,血肌酐高达698,差点尿毒症。

经检查小李喝的“偏方”中存在肾毒性药物,造成肾功能急性恶化进展。医生说在晚点就尿毒症,千万不要滥用药物。

案例二:不重视保养,让肾脏不堪重负

慢性肾病讲究“三分治七分养”。如果只重视治疗,不重视养护,通常肾功能也不会太好,一些恶习甚至还会加重病情:

35岁的张海洋从事销售工作,作为部门销售经理他每天应酬、熬夜加班,忙的成了陀螺。今年过年体检时,健康亮了红灯,尿常规检查异常。到医院一检查被确诊肾病2期,由于病情并不是很严重,住院一周后,拿着要就出院了。出院后,他又开始了原来的生活,每天应酬喝酒、熬夜到12点以后更是常态。药物也没有按时吃,饮食上更是没有控制。前段时间他突然出现恶心、呕吐的情况,连续好几天吃不下饭,赶紧来医院,确诊为慢性肾衰竭。

肾功能出现损害后,要减轻肾脏负担,应该避免过度劳累、饮食上应以清淡饮食为主,戒酒戒烟,给肾功能恢复空间。如果肾脏生病了,你依然让他“加班”,病情只会越来越糟。

从这两个案例中,可以看出,肾病治疗不能马虎。肾病虽然难治愈,但积极治疗重视保养,肾功能可以长期维持稳定,避免尿毒症的发生。肾友治肾应做到“3保持”:保持平稳的心态,不盲目治疗;保持对肾功能的保护,减轻肾脏负担;保持与医生持续沟通,及时调整治疗方案,获得最佳治疗。

如果你有肾病方面的问题,包括蛋白尿、血肌酐、高血压等,点“了解更多”,帮你解答!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