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然由原子组成的分子,空间结构上也会影响物质宏观的性质,比如金刚石是由碳原子组成,它的结构是正四面体。这也是华人科学家首次获此殊荣,该奖项评选委员会评价王中林在纳米发电机和自供能系统领域做出了开创性的重大贡献,认为这一领域将对人类和我们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巨大的利益,有望在不久的将来改变世界。

6月14日,2019年度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世界科学奖揭晓,王中林外籍院士获奖。这也是华人科学家首次获此殊荣,该奖项评选委员会评价王中林在纳米发电机和自供能系统领域做出了开创性的重大贡献,认为这一领域将对人类和我们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巨大的利益,有望在不久的将来改变世界。

从此告别充电宝

纳米这个词儿大家都不陌生,好像无论是什么沾了纳米俩字儿就身价倍增。那么纳米到底有没有这么神奇,榕哥儿给你分析分析啊。

首先,纳米仅仅是一个长度概念,是10^-9米,也就是米的十亿分之一。我们常说的微米,就是pm2.5里面的这个pm,是米的百万分之一。从这里可以看出,纳米是个很小的单位。或者说是一个衡量微观尺度的单位。

也确实是这样的,我们说宏观尺度,基本以微米为划分界限。而在纳米尺度,物质往往有更奇妙的,与宏观不同甚至匪夷所思的性质和现象。

从此告别充电宝

学过初中化学的朋友应该还多少记得,原子的尺度是10^-10米,也就是0.1纳米。而参与化学反应的最小单位就是原子。确切地说是原子最外侧的电子。它是更容易被人勾搭跑比如钾,还是更容易忽悠来别人家的电子比如氧;还是极为高冷,根本不搭理别的电子比如氦。

决定了这个原子或者说这种物质的基本化学性质。当然由原子组成的分子,空间结构上也会影响物质宏观的性质,比如金刚石是由碳原子组成,它的结构是正四面体。也就是四个三角形构成的空间结构,这玩意儿想想就结实。所以金刚石是最硬的材料嘛。

从此告别充电宝

纳米技术研究的范围是从0.1纳米到100纳米的世界。想象一下,一团纳米大小的物质,是那种有稳定结构的喔。由大概1000个原子构成,简单理解为10*10*10的立方体就好了。与外界接触的那部分才会与别人产生联系,无论是吸引还是排斥。

也就是说大约有60%的原子都能有机会跟外界交流,六个面嘛。而在宏观尺度呢,也就是微米量级。那至少是边长一万个原子的立方体,同样是只有六个面能与外界反应。那就是不到千分之一。与外界反应很微弱。而纳米世界的神奇性质也正来源于此。这简直就是5G和烽火台的差别啊。

从此告别充电宝

世面上吹嘘的纳米材质衣服。那是水泼不进,污渍挂不上。根本原因在于它的纤维结构足够细,足够致密。小到比污渍这些有机大分子还小,自然就不会脏了。小到甚至水分子还要小,自然水也泼不进来了。那还等什么,赶紧上市卖啊。呃……想想这东西就没那么好加工,成本也得考虑啊。当然这也必然是纳米科学家们研究的主要方向之一。

从此告别充电宝

至于前面说的王中林院士就更牛了,他研究的是纳米尺度的发电机。利用氧化锌的半导体性能和压电性能,把弯曲和压缩的机械能转变为电能的微型发电机。

从此告别充电宝

假如榕哥穿了件纳米发电机材质的衣服,呼吸走路,点点滴滴的能量都能被收集起来,那还要啥充电宝啊。从长远看,这绝对能改变我们世界。能源可以被充分利用,同时还扩展了在微观上的使用。纳米机器人的动力就搞定啦,什么癌细胞艾滋病毒。我派人过来精准杀灭,你还往哪儿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