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能提点待遇吗?养家糊口难啊…”

“爱干干,不干走人!”

“好,那我走了。”

(几个月后)

“真走了?快给我回来!”

一名研究火箭的技术骨干辞职引发争议。近日,西安航天601所前副主任设计师张小平遭公文“追杀”一事甚嚣尘上。国企基层技术人员因不堪忍受低待遇离职的话题再度引发热议。

▲公开资料1

▲公开资料1

2018年9月,一份盖有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以下简称601所)公章的文件在网上流传。主要系为前段时间该所离职员工张小平的专业能力背书,同时表明一载人登月项目探测技术项目面临瘫痪风险,文件转达了希望张小平回归单位的意愿。

【年薪12万到百万,离职张小平何人?】

文件公开后,引不少网友吐槽,称其为“史上最搞笑公文”。

简而言之就是,航天601所的480吨液氧煤气发动机研发项目出现技术问题,而唯一能解决问题的前员工张小平已跳槽去了民企,如今“前东家”发文喊话要其回去,因为张小平的离开已经让发动机领域的项目完全停摆。

航天601所是我国液体火箭动力事业的发源地,是一家不折不扣的高技术国企。涉及的480吨液氧煤油发动机项目关乎未来载人登月,重要性可想而知。

作为这一项目的核心负责人,张小平职称为副主任设计师,601所官网显示,该所共有研发设计人员1000余名。

以张小平的职称,其系基层技术员工。爆料者称,实际上张小平在601所的待遇是12万一年,略高于西安2017年全市职工平均工资77774元。

然而年薪12万元的张小平却身负10吨液氧甲烷发动机、百吨级液氧甲烷发动机等多个国家核心项目的研发。

今年第二季度,张小平离职,入职一家名为北京蓝箭的公司。公开文件中未披露张小平离职理由。工商信息显示,北京蓝箭空间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研制火箭液体发动机的民营企业,注册资本700余万元。

【张小平离职违反保密协议吗?】

张小平入职前后的两家公司从业务范围看系同行竞争关系,作为国家核心技术的参与人员,张小平离职后进入对手公司,是否违反了相关保密协议呢?

对此网友说法不一。有人根据张小平所在的职级推算后称,601所系统关键岗原本规定的脱密期是8年,但张小平的实际职称却很低,脱密期可能仅1年,甚至连涉密级别都不到,因此不存在违反保密协议的问题。

还有网友称,脱密期一般对外资单位工作的情况设限,期限为2-3年,除了出境需要原单位审批,其他并无什么不同。

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官网显示,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是我国液体火箭发动机的研究、设计单位,50多年来,该所成功研制出60余种液体火箭发动机,应用于导弹、火箭、卫星及飞船各个领域。

▲图片来自601所官网

【国企人才流失不可逆】

曾几何时,说到国企,可是国人挤破脑袋都要往里钻的香饽饽,但是好像随着经济改革开放以来,国企似乎不再那么吃香了?

从总体而言,这个说法并不准确,很多毕业生依然觉得垄断国企是自己未来就业的圣地,工作稳定、收入不菲、考核没那么严厉、工作也没那么忙!

但不可否认,国企影响力在近些年国人心中的地位逐渐下降了,要说其中最核心的原因,国企非市场化的因素太多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

企业的态度

由于体制的原因,导致不少在国企的工作人员办事态度大多属于“事不关己高高挂起”,除非是领导亲自安排,不然就不会主动去帮忙处理事情,大大降低了办事效率和速度。

资源的配置

在国有企业,资源配置也是一个大问题。好的资源都属于高层,底层人员想要获得更好的资源非常困难。

因为国企的业务相对稳定,因此熟人心腹就成了唯一的安全选择,同样的事情,领导往往需要一个信得过的人去做,所以从某种角度来说,埋头苦干不说话的人可能还停留在原地!

人际的关系

虽然说哪里都有人际关系矛盾,但是国企更为突出,在国企能有立足之地的人,大家都明白或多或少是有一些裙带关系,你犯了错,很有可能被周围的人举报。如果你是一名中层管理人员,手下存在不少关系户的话,也许根本就不听你指挥,到时开展工作就相当费劲。

一线员工的薪酬

国企一线员工工资少的可怜,但是干的却是最辛苦最累的,呆了3、5年还是不涨工资,然而坐办公室的轻松并且工资又高,有经验的师傅肯定跳槽。虽然劳务派遣外招,慢慢打破这层窗户纸,但因为机制的不同,导致外聘来的人才并不能在企业中得到一个应有的待遇,同工不同酬。

在这些原因的限制下,中国的高尖技术新型人才想要呆在国企发展,真的是难上加难。

国企在当下的发展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要想有所突破,就得创新。创新的意义就是吸收新的东西,融入到当下的环境中去,以期让企业得到更好的发展。

而很多的国企,都喜欢按部就班,并不喜欢创新的工作,这就造成有新思想和新点子的人才无用武之地,当员工的价值观和企业文化不相符合时,辞职是必然的选择。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