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以“凝心聚力 勇攀高峰”为主题的2019鸿翔科瑞迪年度盛典暨核心伙伴大会上,河南省种子管理站研究员、国家黄淮海玉米区试主持人邓士政博士,河南农业大学教授、河南玉米产业体系首席专家李玉玲教授,新乡市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所长、新单61育种人张学舜研究员,国内著名种业营销专家韩俊强,河南农业职业学院农业工学院副院长、河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玉米专业组委员刘松涛教授,河南省机收玉米区试对照品种桥玉八号育种人周庆伟,农业行业资深策划师、火牛传媒谷子老师等相关领导专家,济济一堂,畅谈黄淮海玉米种业发展大计,一致看好新单61的发展前景。验收组专家介绍,选育适宜高密度种植、抗病虫强、脱水速度快的品种是玉米育种的主攻方向,新单61在这些方面表现十分出色。

亩产达1029.4公斤!新单61或成郑单958后又一大单品

大市场呼唤大品种

以小麦茬夏播为主的黄淮海是我国第二大玉米产区。历年来,制约黄淮海玉米生产的最大因素是自然灾害频发,其主要气象灾害包括旱灾、水灾、阴雨寡照、风灾倒伏、高温热害,主要病害有青枯、穗粒腐和锈病等。

近年来,黄淮海地区现有的玉米品种的遗传单一化问题越来越严重,创新的道路越走越狭窄。截至目前,郑单958 仍然是黄淮海第一大品种,但种植面积除相对集中的区域外,大部分零星分布。黄淮海市场总体呈现碎片化,品种繁多,大品种愈来愈少。

历时19年的郑单958需要更新换代,整个河南乃至黄淮海呼唤新的大一统品种?

谁能突破重围?谁能一统江湖?

亩产达1029.4公斤!新单61或成郑单958后又一大单品

河南省种子管理站邓士政

亩产达1029.4公斤!新单61或成郑单958后又一大单品

河南农业大学教授李玉玲

亩产达1029.4公斤!新单61或成郑单958后又一大单品

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所长、新单61育种人张学舜

突破重围 ,“玉”汝于成

无论是育种界的共识,还是生产中的表现,能够从众多品种中脱颖而出的新品种,必须高度适应黄淮海的自然条件,对气象灾害有强大的抗性,比如耐高温、抗阴雨寡照等;抗病性强,对上述常见病害具有较强的抵抗力;另外,要适宜现代化生产手段,利于机械化收获特别是籽粒直收,品质优良。

在种植户翘首以盼、种业市场千呼万唤下,近十年先后出现过多个号称郑单958换代品种的玉米品种。但是,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这些品种要么是郑单958的直系或者旁系血亲,本质上没有“逆天改命”的基因,要么类似先玉335,突出了美系特质,缺了本土品种的命脉

玉米品种中的郑单958,就像小麦品种中的矮抗58,十几年中,总是被模仿,从未被超越。但是,历史不相信永恒,英雄落幕,美人迟暮,是迟早的事情。

时间来到2018年,突破重围,“玉”汝于成,Ta来了。

亩产达1029.4公斤!新单61或成郑单958后又一大单品

鸿翔科瑞迪新单61上市启动仪式现场

亩产达1029.4公斤!新单61或成郑单958后又一大单品

鸿翔科瑞迪种业总经理赵岩涛和与会专家领导合影

亩产达1029.4公斤!新单61或成郑单958后又一大单品

与公司核心经销商合影留念

“豫”见良种,遇见传承

Ta的名字叫新单61。Ta的诞生,标志着黄淮海玉米良种大换代成为大概率事件。

龙生龙,凤生凤。“豫”见良种,遇见传承,我们先扒一扒新单61的“八辈祖宗”。

新单 61 的父本叫新01A3。新01A3是以河南省生产试验种 A 套袋自交与8085 泰杂交,再与昌7-2杂交后连续自交选育而成。新01A3具有典型的黄改系特征,高抗大斑病、小斑病、茎腐病和瘤黑粉病,茎秆坚韧,抗倒性较强。

新单 61 的母本叫新美 09。自交系新美 09 选自河南农业大学的美系群体,在新乡和海南经连续多代自交选育而成。该系具有较高的一般配合力,抗倒性强,作母本制种产量较高。

父本具有黄改系典型特征,具有耐密、抗恶劣环境、不秃尖、高产稳产特点;母本来自美系群体,继承了脱水快、产量高、品质好、利于机械化收获等特点。相当于集当世两大高手武功于一身,新单 61,想不优秀都很难。

亩产达1029.4公斤!新单61或成郑单958后又一大单品

张学舜(右一)与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李少昆在一起

亩产达1029.4公斤!新单61或成郑单958后又一大单品

新单61测产验收现场

华山论剑,初显神通

7月8日,高朋满座,大伽云集。在以“凝心聚力 勇攀高峰”为主题的2019鸿翔科瑞迪年度盛典暨核心伙伴大会上,河南省种子管理站研究员、国家黄淮海玉米区试主持人邓士政博士,河南农业大学教授、河南玉米产业体系首席专家李玉玲教授,新乡市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所长、新单61育种人张学舜研究员,国内著名种业营销专家韩俊强,河南农业职业学院农业工学院副院长、河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玉米专业组委员刘松涛教授,河南省机收玉米区试对照品种桥玉八号育种人周庆伟,农业行业资深策划师、火牛传媒谷子老师等相关领导专家,济济一堂,畅谈黄淮海玉米种业发展大计,一致看好新单61的发展前景。

据专家介绍,2017年9月24日,玉米新品种新单61通过国家测产验收。验收组专家介绍,选育适宜高密度种植、抗病虫强、脱水速度快的品种是玉米育种的主攻方向,新单61在这些方面表现十分出色。测产验收结果表明,新单61亩产达1029.4公斤。专家们一致建议尽快示范推广该品种,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作出贡献。

在2014年和2015年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黄淮海联合鉴定试验中,新单61在6000株组均居第一位;在2015年和2016年河南省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中相比郑单958分别增产24.3%和10.3%,增产幅度比对照郑单958均达极显著水平。新单61三大卖点;机收、优质、高产。

新单 61 于 2018 年分别通过了河南省审定和黄淮海区国审。该品种经营权由鸿翔农业集团买断,鸿翔科瑞迪种业独家操作。鸿翔科瑞迪种业专注玉米品种的研发、繁育和推广工作,公司始终秉承“稳健、务实、高效、跨越“的发展宗旨,为农民服务,为丰收努力。

山雨欲来风满楼,未来市场Ta风流?!

亩产达1029.4公斤!新单61或成郑单958后又一大单品

鸿翔科瑞迪种业总经理赵岩涛

亩产达1029.4公斤!新单61或成郑单958后又一大单品

鸿翔科瑞迪种业总经理助理刘东方

系出名门,再现峥嵘

没有无缘无故的成功。对于新单 61来说,也是如此。新单 61由新乡市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育成,是缘于该所几十年来的传承与创新。

70年来,该所先后育成玉米杂交种51个,其中新双1号和新单1号带领全国玉米品种两次更新,累计推广面积 3.21 亿亩。新单系列玉米杂交种,在全国累计推广种植5.21亿亩,创经济效益246亿元。

张学舜所长重视种质创新,选育出了多个国审、省审大面积应用的玉米杂交种。这些自交系的育成,进一步拓宽了我国玉米种质基础,优化了杂优模式。新单 61是他育出品种中的巅峰之作。

一个时代的来临,并不会预先告知。只有若干年后回首今天这一幕,我们才知道其真正的意义。

亩产达1029.4公斤!新单61或成郑单958后又一大单品

范伟倾情代言新单61

亩产达1029.4公斤!新单61或成郑单958后又一大单品

合影留念

亩产达1029.4公斤!新单61或成郑单958后又一大单品亩产达1029.4公斤!新单61或成郑单958后又一大单品

来源丨鸿翔种业

编辑丨农财君

联系农财君丨18565265490

新时代 新种业

南方农村报丨农财宝典

亩产达1029.4公斤!新单61或成郑单958后又一大单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