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白石《一竿长龙图》作品鉴赏

齐白石 一竿长龙图 北京汉秦2011 成交价1344万元

作品鉴赏

须知一竹长龙孙

—齐白石《一竿长龙图》赏析

王翔

中国文人自古爱竹。竹在古代文人心底的地位是十分高雅而神圣的。竹色青,清雅也,竹中空,虚怀也,竹有节,风骨也,竹不曲,正直也。竹子的这些特点正是古代文人所追求和标榜的道德情操。

西晋时有竹林七贤,唐时有竹溪六逸。 苏东坡曰:“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文同墨竹天下称奇。元时李仲宾、吴仲圭亦以墨竹名世。明代王绂当时誉为画竹“国朝第一手”,继之者有夏昶,其画当时有“夏卿一个竹,西凉十锭金”之谚。有清一代郑燮、李方膺画竹亦一代高手,影响颇巨。

齐白石在其58岁时的画竹题记中说到:“余喜种竹,不喜画竹,因其平直,画之与世之画家自相雷同……,画此粗枝大叶方第一回,似不与寻常画家之胸中同一穿插也……”齐白石也如古人一样是爱竹之人,故喜种竹,但不喜画竹。是其果真不喜画竹乎?非也。因为自古画竹发展到其时,想在笔墨和布局上有所突破,有所创新,难矣。是齐白石不想步前人画竹大家后辙,非不真愿画也,恐雷同也。但齐白石每一画竹必出新意。其初时墨竹学吴缶老金错刀法,多为风竹,又学金农得生拙之趣,最终逐渐“用吾家法”,自成一家。

齐白石之所以成大家,因为他深切领悟了学画必须求变、求新这个画学千古不变的真理,并且身体力行,而卓有成就。但这个新和变不是凭空而来,是建立在中国画深厚的传统之上的。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齐白石此幅《一竿长龙图》体现了中国传统书画之众美,画面中只画一竿新生凤尾竹。凤尾竹又名观音竹,原产中国南部,秆丛生,枝细而柔软,叶子密生,摇摇如凤尾,故名。

画中只有竹干六节,新叶数片。寥寥数笔何其简也,然笔意又何其丰也。墨竹线条纯用书法笔意为之,刚劲、豪壮、大气;起笔收笔处用楷书笔法,中间用篆籀中锋用笔,竹叶用金错刀法,锋利爽劲,穿插有致;上端竹叶与最下端竹节用以重墨,以求平衡,而不致头重脚轻或脚重头轻之弊;而两端的重墨处与中间竹节的飞白形成虚实和浓淡对比。 其真为竹耶?纯是书也。

盖此画是应日本友人之请,以其名“一竿”为题,只画新竹一竿。但画面之上仅孤零零一竿竹子,又纯用墨笔为之,岂不单调至极。而画家在画面空白之处用书法补之,在竹子的右侧自上而下题字: “一竿先生之雅意,欲如此画法,因如此报也。戊寅春三月,白石齐璜。”后钤“老白”白文印。竹子的左侧分三竖行再题自作诗一首:“ 春雷昨夜响楼角,惊笋萌芽渐有痕。不见半天摇凤尾,须知一竹长龙孙。一竿先生再正。寄萍堂上老人又题二十八字于燕京。”末钤朱文“齐大”印。

书法题字如同三根竹竿参差画面之中。其真为书耶?纯是画也。书与画合,画与书融,书中有画,画中有书;题写自作诗点题,又有诗境,墨色中配上两方红色的自刻印章,十分醒目。齐白石的艺术诗书画印号称四绝,莫不集于数尺纸之中。

“龙孙”者,竹笋之别称,也指小竹。宋陆游《癸亥正月十日夜梦三山竹林中笋出甚盛欣然有作》诗:“一夜四山雷雨起,满林无数长龙孙。”元代善住和尚有《盆竹》诗:“岂知幺凤尾,元是古龙孙。”齐白石的画受到大家的广泛喜爱,还有一点是其绘画题材喜闻乐见,并且有着美好吉祥的寓意。画家画一竿新竹,既应上款人要求点上款,又有百尺竿头、节节高升之意;诗文中又有龙凤等吉语。

齐白石的《一竿长龙图》本为日本友人一竿先生所作,流到日本后为原毎日新闻社长、众议员、贵族院议员、枢密顾问官小坂顺造先生收藏。

小坂顺造为日本原外相小坂善太郎之父。小坂家族是延续百余年的政治世袭家族。1890年,小坂顺造之父小坂善之助当选为帝国议会议员,后来其子小坂顺造连续六次当选国会议员,再后来是小坂顺造的儿子小坂善太郎继承了政治家家业。现在的小坂家族依旧是长野市选出的国会议员。

齐白石此幅《一竿长龙图》为日本装裱,配有日本原盒上篆书题字:一竿长龙齐白石笔。盒内题字:小坂顺造藏。

轴上著名收藏家刘文杰先生题签:“齐白石写竹第一精品,刘文杰识。”作品著录在《中国书画名品拔粹——美的传承》第23页(中国艺术株式会社出版)。曾在保利艺术博物馆2010年齐白石李可染双精品展中展出,并收录在《四绝——齐白石诗书画印精品展》画册。

齐白石《一竿长龙图》在北京2010年秋季拍卖会上将是一件著录明确、流传有续、名家递藏的难得精品力作。(本文作者为艺术市场独立评论人)

作品资料

作者 齐白石

尺寸 135.5×32.8cm

估价 RMB 3,000,000-5,500,000

成交价 RMB 13,440,000

专场 海外回流书画专场

拍卖时间 2011-01-08

拍卖公司 汉秦(北京)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拍卖会 首届书画艺术精品拍卖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