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们都知道牙齿如果洁白光泽坚硬、表面晶莹细腻的话,说明这个人肾气足,这也是长寿的一种表现。假如说一个人不呼吸了,生命也就结束了。

内外俱有养,则恬愉自得而无耗损之患,故寿亦可以百数。——明·张景岳《摄生篇·类经》


透过表象看健康|彭鑫博士谈健康


我们到医院检查身体,发现各方面的指标没有问题,医生就会让你回家,认为你身体没事。但是你自己会感觉身体不舒服。这种情况在中医看来就不是健康态,是病态。

通过西医的标准,我们并不能判断出来到底是身体的哪里出了问题。但是通过中医的健康标准,我们就能知道是身体的哪里出现了病症。下面是从中医角度来定义的人体各个表面征象的健康标准,大家可对照进行健康自检。

皮肤——饱满、有光泽

皮肤、头发、身材,是现在美容界最关心的三个方面,也是能看到的身体最直观的外在表现。

皮肤的表现用中医的话来说就是望诊。望诊望的是气,我们通常说一个人的气色很好,说的就是皮肤的光泽度、透明度和色泽。身体好,皮肤就饱满,气血就充足,看着就有光泽。皮肤不好,脸色就会显得差一些。

大部分女性对皮肤都比较关注,有些人把皮肤打理得很干净,但是从远处看,皮肤却显得很脏,好像没洗一样。这是为什么呢?并不是她的皮肤没洗干净,而是内在的气血不充实。气血不充实,人的脸色就会显得晦暗,远远看来就好像没有洗干净一样。中医把这叫做面色无华,就是指皮肤气血不好。

头发——黑、柔顺


中医认为头发健康有两个标准:第一是柔顺。柔顺代表这个人的气血比较和顺。第二个是颜色要黑。头发乌黑代表这个人的气血比较充足,肝肾得养。符合了这两点,就表示这个人比较健康。


透过表象看健康|彭鑫博士谈健康


身材——符合遗传与体重标准

其实这并不是衡量一个人健康与否的标准。健康关键要看一个人的身材和身体的整体比例,还包括一些遗传因素。那么身体和体重的标准以什么来衡量最好呢?以个人的感受衡量最好。

有的人身体很胖,但是他的动作非常灵巧,这样的人健康就没有问题。有的人身体虽然瘦,但是他的动作非常笨拙,这样也是不健康的。所以说,只要自我感觉身轻体健,行动敏捷无碍,即是健康表现。

我们每个人都活在自己的感觉当中,特别是对身体的感觉。所以说中医对于人体的概念,大多数是通过自我感受来判定的,而不是单纯地通过指标。


牙齿——光泽、细腻

中医讲“齿为骨之余”,就是说人体的肾气通过牙齿表现出来。我们都知道牙齿如果洁白光泽坚硬、表面晶莹细腻的话,说明这个人肾气足,这也是长寿的一种表现。假如说一个人的牙齿枯黄,而且很早就出现问题的话,说明这个人肾气不足,代表这个人的能量、物质基础差。

在古代,人们看孩子能不能活下去,能不能长寿,有两个标准,第一个就是看头发;第二个就是看牙齿。这种判断标准在明、清代宫廷里比较常见。因为皇家在把江山传给后代的时候,首要的一个标准,就是继承人的身体一定要好。


透过表象看健康|彭鑫博士谈健康



眼神——灵活、有定力

眼神是一个人有无精神的外在表现。评判标准是看一个人的眼神是否有定力,是否专注、灵活。

肾气虚的人的眼神是外散的,游离不定的。

肝气虚的人的眼神容易发涩。

现在有很多白领,尤其是IT行业的,很多人都用眼过度。用到后来眼睛就不好了,目光呆滞无神,实际上是把神都散开了。肝开窍于目,用眼太多把肝气给损伤了。

只要是用眼过度,睡眠就不会太好,身体就容易累,这都是神气外散。


听力——细听针声

肾开窍于耳,听力的好坏是判断身体好坏的一个很重要的标准。我们都知道,人老了会有两种外在表现特别明显,就是眼花和耳聋。人如果健康的话,眼神是专注的,耳朵也可以听到很细小的声音。

听力不好是肾气不足的表现,通过补充肾气的方法,就可以增强我们的听力。通过练习,可以达到在一个大会议室中,有一根针掉到地上的微细声音都可以听到。当练到这个程度的时候,肾气就充足起来了,身体就好了。


呼吸——深长、丹田气

我们每天都在干一件事情,那就是呼吸。假如说一个人不呼吸了,生命也就结束了。所以说,呼吸在我们的生命过程中非常重要。我们晚上睡觉的时候,所有的器官都停止了活动,呼吸和心跳是不会停止的。

不知道大家注意了没有,小孩、中年人和老年人的呼吸有很大的区别,我们观察婴儿的呼吸,是用丹田,也就是小腹在呼吸的,好像他从鼻子里吸进气之后可以直接进入丹田一样。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过了12岁之后,按照道家的说法,阳气就开始破了。破一分阳气,呼吸线就短一分。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呼吸线会越来越短。人到中年之后,大多数的呼吸只能到胸,在胸口这块儿就沉不下去了。尤其是女性,过了40岁,大多数呼吸只能沉到胸口,这就说明气血不流畅了,不足了。这是在提示你,身体出问题了。

到老年的时候,呼吸会越来越差,表现有两点,一是呼吸的声音比较粗重;二是呼吸的深度不够。如果有这两点,就说明身体已经开始走向衰败了。在以后的章节里我会告诉大家,如何通过锻炼把呼吸线变长。呼吸线变长,人的寿命也会变长。

而濒临死亡的人的呼吸,则是非常短促的。我以前在医院工作的时候,送走过一些濒危的患者。这些患者到最后关头基本都是用喉头在呼吸,呼吸非常短促。这样的呼吸表明他身体的元气已经不足了,用老百姓的话讲就是“吊着一口气”,随时都有可能停止呼吸,非常危险。


声音——五音俱全、洪亮、宽阔

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听到一句话,叫做“五音不全”,用来形容一个人唱歌容易走调,掌握不好谱子。

实际上,在古代对于声音有一个恒定标准。“五音”所对应的就是“五脏”,“五脏”对应的是“五行”。“五音”是“宫、商、角、徵、羽”,对应的是“肝、心、 脾、肺、肾”。好的医生听一个人说话的声音,大概就能知道他的五音里哪一个音色不够,也就知道了对应的哪一个脏腑的气不足。

有人在熬夜之后,第二天声音就沙哑、干瘪了,这是因为熬夜伤肾。人在生气的时候,声音就会变细。这时候“宫”音就不足,中焦的气就不足。

还有很多人,尤其是知识分子,说话没有底气,感觉就是在胸口说,脏腑的气上不来。这说明什么呢?也是说明中焦的元气不足。

所以,一听声音,我们就能把一个人的身体状况听出来。


筋骨、下肢、足底——柔软、温暖、气沉涌泉

我们都知道“人老腿先老”,筋骨、足底和下肢这三者是连在一起的。“人老腿先老”中,“腿老”的一个重要标志是什么呢?就是腿发硬、发冷。人在小的时候,筋骨都是特别柔软的,非常有韧性、弹性,摔到地上也不容易骨折。

人老了之后,骨头就开始变硬了。这并不是说他骨头的硬度增加了,而是说他的筋骨不柔软了,所以很容易骨折,而且骨折之后不容易痊愈。还有一个表现就是腿特别僵硬,下肢、脚底板开始变凉,这都是通过筋骨表现出来的身体不好的症状。

通过锻炼身体,可以把腿上的筋变得柔软,脚永远保持温暖的状态,这就达到了气沉涌泉。我们看生活中的老年人,凡是从五六十岁足底开始发凉的人,大多数寿命都不长。凡是经常走路,腿脚很好、足底温暖的老年人,通常寿命都很长。


透过表象看健康|彭鑫博士谈健康


心态——无杂念、开朗、常笑我是一个标题

小孩在3岁以前,欲望没有特别重的时候,心态是开朗的。据美国医学家统计,3岁之前的儿童,1天平均笑170次,他活在一个比较欢畅的气氛当中。

而成年人呢,1天平均只笑7次,这是国际上的标准。中国人可能笑得要更少一些。因为中国人习惯板着面孔,外国人对中国人的印象就是比较严肃、庄重。

既然知道了如此,我们就应该经常微笑,让气血降下来。人在笑的时候,太阳膀胱经就放松,一放松,气就往下沉。人只要绷着脸,气就往上走。所以,脸部肌肉僵硬的人,老年之后得脑卒中的概率比普通人要高40%。而开朗常笑的人,就比较容易长寿了。

所以说,养生首先一点就是心态要端正,一切回归自然、平和,身体才能好。就像孟夫子曾说的“吾善养吾浩然之气”,浩然之气是充达的。

温馨提示:上文中所提及药方和中药,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应用,切勿擅用。


来源:文章摘选自《彭鑫谈内壮健康法》,作者彭鑫,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转载及引用请注明出处。排版编辑/朱丽莉。

搜索“中医家"关注微信公众号获取更多中医资料。

推荐下载:全新中医家APP,五十万中医人专属软件,只专注中医领域。【社区】以医会友,广交天下同道。【工作室】助力中医打造个人品牌,提升医患互动,创建自己的工作室。【会议服务】全国中医会议培训随时报名,轻松加入中医名师互动圈。下载地址:http://www.zhongyijia.com.cn/down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