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表面上看,曹家的败落的直接原因是曹頫被革职,导致曹家失去依仗,从而走向没落,曹家三代人,四个人做过江宁织造官,曹頫是末任织造,他被抄家之后,曹家便走向了下坡路,逐渐没落。但是这钱又不能明面报销,只能自掏腰包,这亏空大了去,皇帝也知道这个事,于是让曹家做了油水比较大的两淮盐御史,任职一年就补上了亏空还有盈余,可这曹家是个大户人家,经常有贵客造访,也有人通过各种名头敲诈勒索,再加上曹家生活奢靡,不久,又有了亏空,并且亏空越来越大,康熙对此很不满,几次在奏折上严厉批评曹家。

千古兴亡事,几页故书中,红楼梦中贾家的兴衰是贯穿小说的一条主线,而这个历程也映射着作者曹雪芹自身家族的兴衰,清朝历史上的曹家和书中的贾家一样都曾大富大贵,但是后来遭遇了打击而家道中落。那么曹家是怎么衰落的呢?

从表面上看,曹家的败落的直接原因是曹頫被革职,导致曹家失去依仗,从而走向没落,曹家三代人,四个人做过江宁织造官,曹頫是末任织造,他被抄家之后,曹家便走向了下坡路,逐渐没落。

曹雪芹的身世,原来都写进了《红楼梦》!深度解读,一起围观

雍正五年,曹頫负责押运龙衣,不仅是江宁织造一处的织品,还有苏州织造,杭州织造的织品,三处的织品都由曹頫押运,曹頫十分紧张,不仅是因为三处并送,责任重大,更是因为当年曹頫因上贡给皇上的衣服掉色,皇上怪罪下来,被罚了一年俸禄,此刻的他战战兢兢,不敢出一丝差头。

为了更好地运送织品,有人给曹頫出了一个主意,衣服之所以掉色,是因为受了潮,之前进贡走的路是水路,湿气重,必然掉色,要是想避免再受责罚,就要走旱路。曹頫觉得很有道理,就听取了这个建议,但没想到的是,正是因为走了水路,才导致了曹家接下来的灾祸。

曹雪芹的身世,原来都写进了《红楼梦》!深度解读,一起围观

曹頫一行途径山东长青时,为了赶路,要求驿站多给他们一些粮草马匹,但是山东巡抚并没有答应曹頫的请求,并上奏给了皇帝,参了曹頫一本,皇帝见此奏章,十分生气。

其实当时几乎所有给皇帝办事的人都会多要些粮草马匹,这已经形成一种惯例,但对于这一惯例,皇帝心中不满,一心想要整改,三令五申不准地方官员吃拿卡要,曹頫可谓撞到了枪口上,皇帝看到奏折后立即下令抓人抄家,曹頫蹲进了大牢。

在外人看来,曹家被抄家是因为多拿了公家的东西而触怒龙颜,但这里面还有更深层的原因,有些人认为这可能是因为某些政治斗争,牵连到曹家。

曹雪芹的身世,原来都写进了《红楼梦》!深度解读,一起围观

但依照雍正的手段,曹家要是政治敌人,曹家肯定一个不剩,曹家虽说是被抄家,但抄的并不彻底,留下了老人和孩子,并且还赐了他们十七间半的房屋来养活他们,况且那时候朝中也仍有曹家的亲戚在做官。

回到经济上来思考,有一点事实我们不该忽略,曹家在江宁织造任上期间落下了巨额亏空,工资太低挪用公款是一方面。与皇帝相关的花费更是掏空了曹家。

康熙年间,康熙六次南巡,四次落住曹家,每住一次,花费巨大,红楼梦第十六回里,王熙凤,贾琏聊起元春回家省亲这个事,贾琏的乳母赵嬷嬷说“你们是没赶上那种事啊,当年圣祖南巡,说江南甄家,独他家接驾四次,银子花的像淌海水一样”足以说明曹家因为招待皇帝而穷尽家底。

曹雪芹的身世,原来都写进了《红楼梦》!深度解读,一起围观

但是这钱又不能明面报销,只能自掏腰包,这亏空大了去,皇帝也知道这个事,于是让曹家做了油水比较大的两淮盐御史,任职一年就补上了亏空还有盈余,可这曹家是个大户人家,经常有贵客造访,也有人通过各种名头敲诈勒索,再加上曹家生活奢靡,不久,又有了亏空,并且亏空越来越大,康熙对此很不满,几次在奏折上严厉批评曹家。

(此处已添加圈子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当雍正上任后,开始整饬吏治,追讨亏空,连皇子们都跑不了,甚至连十王都要变卖财产来填补亏空。曹家被抄家,也在情理之中。亏空太多,又赶上雍正想肃清吏治的大环境,所以就遭了秧。

读者们,关于“曹雪芹的身世”,大家有何见解?如果喜欢本文章,请转发收藏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