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关注“浪潮工作室”,回复“护肤品”查看文章。关注“浪潮工作室”,回复“公务员”查看文章。

2009年,日本花王公司调查了部分中国城市家庭的洗衣情况,发现超过90%的家庭选择单独手洗袜子和内衣。2015年,万维家电网的一次调查也显示近一半人选择手洗内衣。

袜子内衣和普通衣服分开洗的观念,在中国相当有市场。很多人分开洗的原因是嫌弃袜子,哪怕没有脚臭和脚气,还是对它敬而远之。

而我们对脚气的认知也很早,早在隋唐的文献中,人们就提到了足癣,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脚气”。在没有杀菌条件的情况下,袜子内衣和其他衣服分开洗,反倒更安全。

那为什么欧美没有这种顾虑?在现代化之前,他们的生活条件也和我们差不多,甚至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还不如我们。按理说他们应该比我们更嫌弃袜子啊?

大家认为不能混洗是因为袜子很脏,但是你可能想不到,内裤其实比袜子更脏。我们穿过的内裤上平均会残留0.1g粪便,里面的细菌数量在一百亿左右。

就算把脚上的微生物全部转移到袜子上,也不会有这么多。

所以你敢相信混洗其实很干净?甚至你有脚气,做到消毒、热水和烘干,混洗也不会造成你想象的交叉感染。

那么为什么只有中国依然这么执着于分开洗?听说外国人总是一起洗,难道他们体质特殊?

这篇爆款文章来自我们经常打开的公众号

“浪潮工作室”(ID:WelleStudio163)

浪潮工作室是我们的好朋友,也是为数不多我们坚持打开的公众号。

在自媒体信息量爆棚的今天,真正在认真生产原创内容的,不超过1000人,而其中称得上精品的其实更少,浪潮工作室是其中之一。

我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每天会刷很多信息,但是最后发现,刷完过后,什么都没有。

大多数信息,我根本记不住他们说了什么,也不觉得有什么意思。

浪潮的内容也许不是最深刻的,但一定是少有的几个一直以冷静的态度输出干货的。

首先,他们的文章很长、信息密度很大,内容还那么有趣。

比如他们写过这些:

关注“浪潮工作室”,回复“减肥”查看文章

关注“浪潮工作室”,回复“面膜”查看文章

关注“浪潮工作室”,回复“保健品”查看文章

然后,我发现有时候,他们的话题还有点“不识好歹”。

《我不是药神》火的时候,他们写电影完全拍错了,让无数人用不上进口药的并不是药商;当各种人格分析测试刷爆朋友圈的时候,他们写这些人格测试在心理学界早就被淘汰证伪了;当“穷人思维”火的时候,他们写穷人思维其实都是错的;当其他号在收割面膜、美容仪这种智商税的时候,他们告诉你:“面膜真的没什么用”、“除了保湿,其它护肤品都是浪费钱”、“又给大家拔草美容仪了!”

你以为是广告吗?我翻到文章最后面也没发现广告,就是纯干货。这么头铁的公众号,我还是第一次见。

我还记得有读者在他们评论区留言:

“其实没有必要费这么大劲儿辟谣,对有些人来说,该交的智商税还是得交”“你这是在逼我退出家长群啊!”

每次你都能看到浪潮的编辑在下面认真地回复:

“希望大家慢慢走出谣言迷信的阴影,这样我们未来才有希望,能做一点是一点。

我知道,宣泄情绪,是最简单的赚流量的方法,但浪潮和我们一样,想在这个嘈杂的世界,给你提供一点有信息增量的东西,不鸡汤、不盲从、反常识,只想给你一个新的看世界的角度。

你或许不关心这个世界,但这个世界,总会在某些时刻,来“关心”你。

浪潮工作室是我们的好朋友,也是为数不多我们坚持打开的公众号。

他们善于从另一种角度解读你习以为常的世界,喜欢在日常中找到被你忽略的细节与真相,以下是他们最近的精彩文章:

关于方便面的传言,到底哪些是真的?

关注“浪潮工作室”,回复“方便面”查看文章

平胸是如何在当今时尚行业大行其道的呢?

关注“浪潮工作室”,回复“维密”查看文章

公务员到底有多惨?

关注“浪潮工作室”,回复“公务员”查看文章

吃素真的能更健康长寿吗?

关注“浪潮工作室”,回复“吃素”查看文章

人参为什么会成为神药?

关注“浪潮工作室”,回复“人参”查看文章

护肤品真的是越贵越好吗?

关注“浪潮工作室”,回复“护肤品”查看文章

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张皮。到底要如何护肤呢?

关注“浪潮工作室”,回复“保湿”查看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