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四月六日,羽柴秀吉派出外甥三好信吉为总大将,以池田恒兴、森长可为前锋,堀秀政、长谷川秀一为军监,共两万四千人朝着尾张国背后的三河国进军,想借此吸引德川家康出城野战。德川家原本将要面临灭顶之灾,这场地震来得非常及时,它保住了德川家康,德川家也非常特殊地在臣服之后没有被羽柴秀吉大规模地削藩。

作为一个地震大国,日本从诞生以来就频繁地受到地震的袭击,至今仍是如此,很多人刚来日本的时候,还有些不习惯地震,久而久之也就习以为常了。

因天灾改变的历史:日本战国时代与大地震

在日本历史上也发生过非常多次地震,尤其是在日本战国时代(1467~1615年)期间发生过的几次地震甚至改变了整个历史的走向。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谈谈发生在日本战国时代的三次大地震,以及它们是如何改变了日本历史的进程。

明应大地震

“八月二十五日辰时,大地开始震动,日本国中的寺社与住宅等纷纷倒塌,骏河国海边的人们被巨大的海浪卷走,溺死者的尸体被海水冲到了伊豆国的海湾。另外小河(早苗注:现静冈县烧津市)也遭受到了重大损失。同月二十八日,大雨、大风不止,申时,西海、长浜、大田河、大原等地发生了泥石流,许多人都遇难了。在足和田、小海等地,山上的岩石纷纷滚落,变成了光秃秃的山头。”——《胜山记》明应七年(1498年)

日本明应七年(1498年)八月,发生了以距离日本列岛不远的太平洋板块交界处的海底为震源地的“明应大地震”,这次地震袭击了居住在本州岛太平洋沿岸的人们,对他们造成了重大伤害,同时也改变了之后近百年的东日本局势。

让我们把时间稍微往前推推。

因天灾改变的历史:日本战国时代与大地震

伊势盛时

长享元年(1487年),室町幕府的小公务员伊势盛时来到了骏河国,帮助自己的外甥、今川家的嫡子龙王丸,消灭了想要夺取今川家家督之位的旁系亲戚小鹿范满。

伊势盛时因功受封善德寺城与骏河国下方庄,随后他就在骏河国定居来了下来。伊势盛时的父亲伊势盛定是前幕府将军足利义政的申次众,所以他虽然人在地方,与幕府的关系却保持得很好。

明应二年(1493年),幕府管领细川政元发动政变,罢黜了幕府将军足利义材,拥戴“堀越公方”家出身的足利义澄继任将军。堀越公方的领地十分偏远,位于骏河国的邻国伊豆国,因为足利义澄的父亲、前任堀越公方足利政知想立义澄的胞弟为继承人,所以足利义澄的庶兄茶茶丸在父亲死后就发动了政变,杀死了足利义澄的母亲与弟弟,夺取了公方之位。

足利义澄登上将军之位以后,第一件事就是下令讨伐和自己有着杀母、杀弟之仇的足利茶茶丸,因此,伊势盛时于当年奉命侵入了伊豆国。伊势盛时的背后有着室町幕府以及骏河、远江二国的大名今川家的支持,足利茶茶丸并不是他的对手,两年后仓惶出逃。

因天灾改变的历史:日本战国时代与大地震

伊豆侵攻

在伊豆国、骏河国的北面,有一个多山的内陆分国甲斐国,此地乃是武田家的地盘。在战国时代前中期,尽管四处战乱不止,然而甲斐国却在武田家的中兴之主武田信昌的统治下一片太平。

然而,在明应元年(1492年)时,武田家发生了内乱,甲斐国也不可避免地进入了战国时代。

甲斐国“守护”武田信昌早年隐居,将守护与家督之位传给了长子武田信绳,然而晚年他却越来越喜欢小儿子油川信惠,起了废长立幼之心,因而引起了武田信绳的不满,双方最终兵戎相见。因为敌对的双方分别是武田家的前家督与现家督,所以各有各的理,甲斐国一分为二,双方麾下的势力不断地展开战斗。

明应二年(1492年),伊势盛时来袭,武田信绳随即表示支持足利茶茶丸,随后武田信昌、油川信惠则与今川家、伊势盛时结成了同盟,一国内讧演变成了涉及数国的战争。

这场战争持续了数年之久,直到明应七年发生的这场大地震为止。

当时,伊势盛时虽然侵入了伊豆国,但是他的控制力不过只有伊豆半岛的北部而已,在南部还有许多国人势力仍旧站在足利茶茶丸的一方顽强地抵抗这个外来户。然而,明应大地震以及地震引起的海啸袭击了伊豆半岛南部的诸势力,备受打击的国人们不得不选择议和,臣服于伊势盛时。

因天灾改变的历史:日本战国时代与大地震

明应大地震

甲斐国虽然是个内陆国,不用担心海啸,但是地震也给甲斐国造成了非常大的损害,当时甲斐国的人们都认为这是上天在惩罚“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武田家,再加上两军交战多年,甲斐国已经民生凋敝,地震之后双方连军粮与兵员都无法补充,最终只得停战议和。

武田家的和睦使得甲斐国避免了因为内讧走向灭亡,在内战期间,今川家与伊势家多次以支援武田信昌为名侵入甲斐国,若是内战继续下去的话,武田家最终的结局便可能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那样的话,我们便再也无法看到几十年后纵横东国的那面写着孙子“风林火山”的军旗了。

另外,武田家议和的条件之一,是武田信绳不再庇护足利茶茶丸,失去外援的足利茶茶丸最终自尽而死,堀越公方灭亡。伊势盛时作为一个外来户,却成为了伊豆国的国主,并以此地继续向东扩张,奠定了日后称霸关东的基业。

因天灾改变的历史:日本战国时代与大地震

北条五代扩张图

伊势盛时死后,他的儿子伊势氏纲将苗字改为了“北条”,而大家通常也习惯以他的号“早云庵宗瑞”称呼他为伊势宗瑞,或者是北条早云。

天正大地震

日本天正十二年(1584年)二月,一队武士匆忙地走在三河国前往尾张国的路上,这些人是德川家的家臣,为首的是酒井重忠。

此时,距离“麒麟儿”织田信长命丧本能寺已经过去两年。织田信长死后,织田家一度陷入了内讧,最终信长的次子织田信雄与织田家家臣羽柴秀吉联手,在“贱岳合战”期间攻灭了政敌织田信孝、柴田胜家等人。

因天灾改变的历史:日本战国时代与大地震

然而,羽柴秀吉在织田家内的权势越来越大,甚至已经凌驾于主家之上,与织田信雄的关系自然也越来越差。织田信雄最终决定讨伐羽柴秀吉,而他自知不是能征善战的羽柴秀吉的对手,便向父亲昔日的盟友、有着“东海道第一武士”之称的德川家康请求帮助,酒井重忠此次正是奉命前往尾张国与织田信雄洽谈起兵的事宜。

一个月后,织田信雄杀死了家内三个亲近秀吉的家臣,正式对羽柴秀吉宣战,“小牧·长久手合战”爆发。

小牧·长久手合战看似是一场争夺织田家大权的战争,实际上是当时经过安土时代洗礼的残余大名组织起的针对羽柴秀吉的一次包围网。在这场合战中,羽柴秀吉的对手不光光有织田信雄、德川家康,还有北陆的佐佐成政、纪伊国的杂贺一揆、四国的长宗我部元亲等强大的势力。

三月十三日,羽柴军麾下的池田恒兴、森长可率军攻陷了毫无防备的犬山城,但是森长可在初战得胜后却轻敌冒进,在一个名叫“羽黑”的地方被织田·德川联军攻击,战败后撤。此时的羽柴秀吉还在纪伊国对付一揆众,直到月末方才赶到了尾张国的战场。

因天灾改变的历史:日本战国时代与大地震

小牧·长久手合战

根据《当代记》的记载,在尾张国小牧山城布阵的织田·德川联军人数仅仅只有一万六、七千人,而在乐田布阵的羽柴军则足足有十万人。

因为羽柴秀吉的敌人不止有织田信雄、德川家康二人,所以他并不想强攻小牧山城,这样只会徒增伤亡。四月六日,羽柴秀吉派出外甥三好信吉为总大将,以池田恒兴、森长可为前锋,堀秀政、长谷川秀一为军监,共两万四千人朝着尾张国背后的三河国进军,想借此吸引德川家康出城野战。

十二年前,一个名叫武田信玄的家伙率军绕过了德川家康防守的浜松城,直接朝着德川家的腹地三河国进军。德川家康不得不率军出城迎战,结果落入了武田信玄的圈套之中,在远江国的三方原被武田军击败。

因天灾改变的历史:日本战国时代与大地震

德川家康

三河国还是那个三河国,德川家康却不是十二年前的德川家康了。

羽柴军进军三河国时,德川家康就已经探得了动向,不过他一直佯装不知。四月八日夜里,德川家康留下酒井忠次、本多忠胜等家臣守备小牧山城,自己则趁着夜色率领一部分军势出城。

四月九日上午,德川军的前锋榊原康政、大须贺康高突然出现在三好信吉率领的羽柴军殿军面前,长久手合战爆发。正在食用早餐的羽柴军士兵仓促应战,很快就被德川军击溃,堀秀政、长谷川秀一得知殿军遇袭,连忙调头迎战,同时通知森长可、池田恒兴率领的前锋部队前来增援。激战过后,森长可、池田恒兴战死,这支准备侵入三河国的羽柴军则是全军崩溃。

羽柴秀吉得知德川家康已经出城,连忙率军来援,可是当他赶到战场以后,德川家康却早已返回了小牧山城。

不过,虽然德川家康在羽黑合战、长久手合战取得大胜,局部的胜利却无法逆转整个战局。要知道,当时羽柴秀吉是多线作战,根本没有用尽全力,即便在尾张战场,羽柴军依旧保持着绝对的优势。

因天灾改变的历史:日本战国时代与大地震

长久手合战后,羽柴军一路高歌猛进,织田信雄的领地接二连三地落入了羽柴秀吉的手中。十一月十一日,势力大大衰退的织田信雄没心情上天猫购物,私底下与羽柴秀吉达成和解,选择臣服。

天正十三年(1585年),羽柴军如风卷残云一般席卷了纪伊、四国、北陆等地。七月十一日,羽柴秀吉叙任从一位关白,取得了大义名分。

此时的局势对德川家越来越不利,六月,德川家背后的信浓国的国人小笠原氏、真田氏背叛了德川家康,投入羽柴家麾下;十一月,德川家重臣、冈崎城城代石川数正携带一家老小逃出冈崎城,前往羽柴家臣服。十一月十九日,羽柴秀吉下令次年正月将会对德川家发起最后的总攻。

羽柴秀吉做出宣言的十天之后,也就是十一月二十九日,日本再一次陷入了地动山摇的灾难之中。在这场被称为“天正大地震”的地震中,德川讨伐军的前锋山内一丰的居城长浜城损毁,山内一丰的女儿也被倒塌的房梁砸死,而羽柴军储备军粮的大垣城则彻底被地震摧毁。

因天灾改变的历史:日本战国时代与大地震

天正大地震

与羽柴秀吉相比,德川家领地遭到的损失则要少了许多,因为短时间内无法再组织起对德川家的侵攻,羽柴秀吉最终只能改变方略与德川家和谈。德川家原本将要面临灭顶之灾,这场地震来得非常及时,它保住了德川家康,德川家也非常特殊地在臣服之后没有被羽柴秀吉大规模地削藩。

也许这次地震是一个死在三年前的人因为家臣僭越而在冥冥之中的震怒也说不定呢。

庆长伏见地震

庆长元年(1596年)闰七月十三日子时,在上杉家于伏见城的宅邸之内,许多人正在熟睡,突然,平静的夜色被打破,整个伏见城开始摇晃,梦中的人们也被地震惊醒。

女眷们居住的屋子在地震中发出巨大的声响,仿佛立刻就要倒塌一般,女眷们惊恐地看着摇摇欲坠的房梁,吓得哇哇大叫。

因天灾改变的历史:日本战国时代与大地震

菊姬

就在此时,武田信玄的女儿、也就是上杉景胜的正室夫人菊姬突然抱住了屋子出口的一根正在摇晃的柱子,同时大声地对屋内的女眷们下令到:“快出去!”

女眷们随后纷纷经过抱着柱子的夫人身边逃出了屋子,在确认完所有人都安全出屋以后,菊姬方才松开了抱着柱子的手,也逃出了屋子。菊姬逃出后,柱子立马就被压垮,整座屋子都变成了废墟。

在这次地震中,许多大名的屋敷中都有大量的伤亡,尤其是穿着不便于行动的女眷们,然而仅仅只有上杉家的女眷是全员安全脱出,无一伤亡。

“真不愧是武田信玄的女儿啊。”事后,人们纷纷感慨说到。

伏见地震发生之后,羽柴秀吉愤怒地带着弓矢,向自己为京都方广寺雕铸的佛像射了一箭。佛像在地震中也遭到损毁,羽柴秀吉射箭的理由便是自己安置佛像是为了国泰民安,而现在佛像现在却连自身都难保,没有半点用。

因天灾改变的历史:日本战国时代与大地震

羽柴秀吉

与历史上非常迷信的织田信长不同,羽柴秀吉才是那个不畏神佛的家伙。庆长二年(1597年)时,传闻羽柴秀吉的养女豪姬被狐妖附体,羽柴秀吉就曾写信给伏见稻荷神社。在传说中,稻荷大明神的使者正是居住在山里的狐狸,秀吉在信中提到:“若是(狐狸)敢胡来的话,就每年都在日本举办猎杀狐狸的狩猎活动,直到狐狸灭绝为止。”

话说回来,地震发生后,第一个赶到秀吉屋敷的是大名细川忠兴。细川忠兴是一个非常残酷无情的人,在前往秀吉屋敷的途中,不断地都能听到沿途的废墟里有人呼救,然而他却对这些受伤的人不管不顾,一心只想着做舔狗。

因天灾改变的历史:日本战国时代与大地震

伏见城

而这次庆长伏见地震,让作为秀吉的居城伏见城损毁大半。在众志成城抗震救灾以后,羽柴秀吉又下令让天下大名掏钱修复这座城池,当然各种装修自然也要极尽奢华。然而,此时日本的诸大名们正因为秀吉执意侵略朝鲜的缘故,在文禄之役时于朝鲜半岛与明、朝联军苦战,长时期的海外作战让大名们的财政与身心都不堪重负。除了修复伏见城以外,羽柴秀吉还下令次年要放弃与明朝的和谈,再次出兵日本。

另外,地震前一年羽柴秀吉为了给亲儿子铺路,处置了外甥羽柴秀次一家老小,许多大名都有亲人在这次清算中被秀吉残忍杀害。例如出羽国的大名最上义光,他的女儿当时才十五岁,也被秀吉处以斩首,女儿死后,最上义光的夫人也因为过于悲伤相继去世,因此失去妻女的他对秀吉可以说是有着深仇大恨。最关键的是,厌恶秀吉的人还不止他一个。

因天灾改变的历史:日本战国时代与大地震

文禄·庆长之役(万历朝鲜战争)

江户时代的记载德川家创业的史料《创业记考异》一书中提到:“武士与领民们本就因为朝鲜征伐疲敝不堪,再加上重建伏见城变得愈加穷困,没有人不希望丰臣家不灭亡,人心纷纷都归于神君(德川家康)。”

《创业记考异》一书将羽柴家的灭亡归咎于这次庆长伏见地震,虽然有些危言耸听,但是这次地震的确对羽柴家灭亡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庆长三年(1598年)八月,羽柴秀吉去世,一年多以后,关原合战爆发,许多大名都站到了德川家康的麾下作战。在取得关原合战的胜利后,德川家康一步一步地为窃取天下铺路,最终出任征夷大将军,开幕建府,并在庆长二十年(1615年)率领幕府军攻陷了大坂城,彻底灭亡了羽柴家。

因天灾改变的历史:日本战国时代与大地震

大坂之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