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网络上频繁看到民藏市场的春天来了,事实到底如何随小编来了解一下。

根据国内外经验,艺术品市场一般也有周期性,大约一个周期为5-10年。据此分析,2009-2011年为中国艺术市场的第三个机遇期,2012年中国艺术品市场到今天经历了5年的低迷期。所以,2018年艺术品市场有机会迎来中国艺术品市场的第四个机遇。

国家政策支持鼓励发展艺术品市场

2017年2月,国家文物局正式发布实施《国家文物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要切实加大文物保护力度、多措并举让文物活起来,其中,“鼓励民间合法收藏文物,提升社会文物管理服务水平”一项内容引人关注。2017年全国“两会”,文化艺术行业被引起极大关注,中国国家画院院长杨晓阳认为,国家文化发展战略已经引起重视,当前最迫切的是要由主要归口部门来进行操作,形成一个真正的伟大工程。这一系列“红利”政策,无一不预示着 我国艺术品收藏市场的“东风”已经到了。

正是因为市场好转民藏市场的春天才来临,对于古玩艺术流通问题,一直是收藏爱好者最关心的问题之一,流通变现,也是绝大部分收藏者当时选择收藏的投资目的,可流通难,有价无市在当代却困扰着藏友长达几十年之久。在古代,艺术品古玩其实是硬通货,全国各地都有当铺,只要想流通,通过当铺即可典当,破棉烂袄尚且还能当上几个铜钱,那么在当代,艺术品又有怎样的流通变现渠道呢?

2018年3月1号,艺术品资产化研讨会暨太平洋保险指定承保授牌仪式在深圳召开新闻发布会,艺术品正式进入资产化,金融化时代,艺术品的流通方式和渠道的增加有了历史上的突破。那么究竟什么是艺术品资产化?这里可能很多藏友对此观念不太了解,艺术品资产化,顾名思义就是让艺术品变成固定资产,由太平洋保险对其价值进行承保,那他就变成了您实际的资产,就是这个意思,保险把他变成资产后,再由上市企业将其收购打包组建成资产包上市发行让其直接买卖流通,艺术品古玩通过保险承保价值后,那他就是一个被承认和被保证有价值的一个物件,等同于不动产,如房产,地皮,就可以通过金融银行进行质押贷款,通过艺术品资产化把所有民间艺术品古玩盘活成资产,继而推动国家经济发展,刺激GDP上涨再攀高峰。那么除了拍卖会还有什么出手渠道呢?

上市企业洽购:意思就是直接卖给上市公司,通过官方权威鉴定单位进行鉴定,并通过太平洋保险价值承保的艺术品,上市企业将对其收购,在此值得一提的是,上市企业洽购,艺术品在品种少没有要求,价值高低上没有门槛,他们认的不是藏品是什么,而是太平洋保险保单上的承保金额,因为上市企业洽购回去并不是用来收藏的,也不是用来开博物馆的,洽购艺术品组建资产包,打包入市,发行股票。

金融银行质押贷款:只要是在保险认可签约的官方鉴定单位鉴定到代的艺术品,即可为艺术品买保险承保其价值,只要通过保险承保的艺术品就肯定保证了其价值,作为资产的艺术品,即可通过金融银行进行质押贷款。

私下对接:私下对接包括任何可以对接的场所,只要有买方愿意洽购此件艺术品,即可对接交易,此渠道门槛较低,到交易时间存在不确定性。

这就是现在藏友们可以把艺术品古玩变现的方式,你们都看懂了吗? 如有什么不明白的,或者需要深入探讨的,可以联系我,再次温馨提醒,认准官方单位!让我们传递接力,为推动艺术品市场的发展和净化贡献一份力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