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天,市场上传出“国投泰康信托、光大信托暂停房地产信托业务”的消息。今天早盘开盘那会,券商是全线上涨的,中信建投却逆市大跳水,除了它股价高高在上,上述消息的拖累,应当是主要原因。

今天冲高回落,咱们昨晚所担心的情况,还是发生了。

上周五晚,美国6月非农数据超出预期,降息预期降温,是导致本周一大跌的原因之一,至少是表面,多数人认为的下跌原因之一;

昨晚,美联储继续释放鸽派信号,外围市场齐涨,但A股仍然冲高回落,大量的做多资金再度被埋,只能说明:本周A股的下跌,跟美国没关系,就是A股自身存在问题。

表现是看,是量能不足,资金都出去观望,准备转战科创板。

更深层的原因是:流动性边际收紧的预期,与4月份的下跌原因类似。

更准确的说应该:重启去杠杆的预期正在从猜测转向现实!

1、今天,央行未开展逆回购操作,已连停14个工作日。通过这种方式回收流动性,只能算是一小部分。

2、近期关于房地产信托暂停的新闻,也是持续炒作。

今天,市场上传出“国投泰康信托、光大信托暂停房地产信托业务”的消息。对此,国投泰康信托对记者表示,目前正在对房地产业务进行余额管控,但业务仍在正常开展。

第一财经记者随后致电光大信托,但多次拨打电话都处于无法接通状态。一家地处北京的信托公司人士表示,最近一些信托公司在监管的要求下,自觉控制地产信托业务规模,我们公司严格按照监管要求开展业务,控制增量。但没有听说要暂停所有房地产信托业务。

晚上,财新又发消息称,部分信托公司开始暂停不合规的房地产信托业务。

7月11日下午1点左右,光大信托发布通知,将撤回当天中午12点以后新发行募集的房地产信托项目,超过12点的全部进行退款。除此之外,中信信托新近募集的一款房地产集合类项目也被撤销,该产品通过招商银行20多家分行代销,目前也在退款中。

关于房地产信托的事儿,上周一出来,就跟大家分析过,这可能是一个先导信号,管理层收紧货币政策的一个先导信号!

3、承兴国际事件持续发酵。中信建投今天早盘一度跌停,也与此事有关。

近两日,多家自媒体发布文章起底承兴国际创始人罗静,从1996年创办承兴国际,初期毫无起色,至2015年收购奕达国际后,走上“发达”之路。而中信建投证券在罗静2015年发起的收购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向其提供7亿港元融资。

10日晚间,中信建投紧急发布澄清公告称,2015年,中信建投国际为ChinaBaseGroupLimited担任收购方财务顾问,收购香港上市公司Fittec(奕达国际集团有限公司),该笔交易于2016年完成。

今天早盘开盘那会,券商是全线上涨的,中信建投却逆市大跳水,除了它股价高高在上,上述消息的拖累,应当是主要原因。

4、盘后的最新消息,中原证券官网显示了一份名为《关于“联盟17号集合资产管理计划”、“中京1号集合资产管理计划”到期无法正常兑付的公告》。至此,中原证券“踩雷”的事实得到实锤!

数据显示,联盟17号成立规模0.5984亿元,已于今年4月24日到期;中京1号成立规模1.8165亿元,于今年5月7日到期。两踩雷产品规模合计2.4亿元。

随后,中原证券回应资管踩雷:公安机关已立案侦查!

金融市场是一个整体,爆雷,一爆就是连锁反应,一个接一个的爆……

这主要有两方面的考虑:

一、政策层面,金融领域作为影响国计民生的重要领域,是监管的重点,所以在出现一系列的“爆雷”事件之后,管理层仍然不管不问,只能说明一个问题:这事儿是管理层预期之内的事儿!

就像之前P2P连续爆雷,就是管理层有意引爆的。

在当前的背景下来看,特别是这两天中美谈判不断的放出利好消息,国内政策调整的空间就大了。

所以咱们判断,当前应当是新一轮的去杠杆已经启动,国家有意引爆新一轮的地雷,才会接连出现这样的现象。

二是市场层面,会发生连锁反应。

还是以P2P为例,最开始只有少数一家、几家出问题,那带头的结果至少是两方面的:

投资方,会迅速的申请赎回自己的资金,而且是各个P2P全面的赎回,当很多人都这么干的时候,P2P公司会面临类似银行的“挤兑”压力,而一旦传出“提现缓慢”的消息,就会刺激更多的人来申请赎回;

对于融资方(从P2P借钱的一方),此时的选择就是尽量拖延,就是不还钱,逼着P2P公司被挤爆、跑路、倒闭,那他们从P2P公司借的钱,就可以不还了!

这种链锁反应,最终把整个P2P行业全给搞跨了……

最近的地雷,也面临类似的问题,一旦开通,就会形成连锁反应!

结合上面提到的各方面消息来看,现在至少已经是流动性边际收紧,甚至不排除新一轮去杠杆已经悄然开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