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4年,贾平凹先生来到周家酒坊,喝过周群梁酿制的包谷酒后,说喝出了当年老包谷酒的味道,即兴挥笔写下了“老包谷酒”四个大字,周群梁将其刻成了牌匾,挂在酒坊屋檐下。而陌生的游客,则会被酒香牵引着鼻子,来到贾平凹曾为其题名“老包谷酒”的周家酒坊。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 棣花古镇老包谷酒飘香 2019年5月27日 晴 地点:棣花古镇

来到清风街,老远就会闻到一股酒香。熟悉的人不用想,就知道这肯定是周家酒坊在烧酒。而陌生的游客,则会被酒香牵引着鼻子,来到贾平凹曾为其题名“老包谷酒”的周家酒坊。

老板周群梁,53岁,有着丹凤人的豪爽、热情和大气。他一边给前来参观、品尝、购买的游客斟酒,一边讲解酒文化和自己开发的果酒系列。

周群梁称,周家酒坊可以追溯到哪朝哪代,他也搞不清楚,反正从他记事起,爷爷就一直在酿酒。

2013年年初,棣花古镇开始打造文化旅游景区,周群梁觉得挖掘自家酒文化的机会来了,凭着祖传几代的做酒技艺,大胆进行创新,他先后去四川、山西等地酒厂考察学习,用青蒿作曲,纯天然酿制。

2014年,贾平凹先生来到周家酒坊,喝过周群梁酿制的包谷酒后,说喝出了当年老包谷酒的味道,即兴挥笔写下了“老包谷酒”四个大字,周群梁将其刻成了牌匾,挂在酒坊屋檐下。

周家酒坊虽然铺面不大,但后院曲径通幽,几进几出,连接一个酒窖。下到地下室,几十口大缸埋在泥土里,只露出包裹严实的缸口。每有人到这里参观,周群梁都会自豪地介绍这些埋于地下的宝贝。

“我的这些酒不愁卖,做良心酒,卖回头客,许多人想代理,我都没同意。”周群梁说。

周群梁称,酒坊做到现在的规模,虽然也经历了一些挫折,但他始终相信一句话:成功总是不约而同地配合时代的需要,要不是改革开放,谁敢做个体户。

除了酿造包谷酒外,周家酒坊还开发了4个系列的果酒,注册了商标,收入可观,带动了周边的群众脱贫致富。 华商报记者 程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