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迄今为止,兴隆大家庭已淡出零售业主流视野一年之久,它的新动作意味着这家辽宁省民营零售巨头地最终走向即将尘埃落定,两家子公司的重整方案,不排除会在其他子公司进行推广,关于消费者、员工、厂商、银行等方面的欠款也陆续进入“偿还”程序。据官方信息透露,沈阳兴隆大家庭购物中心有限公司和沈阳大东兴隆百货有限公司已于6月22日进入司法重整程序。

兴隆大家庭子公司进行司法重整,或有资本接手,再启对外招商

来源:第三只眼看零售 作者:张思遥

7月8日,辽宁兴隆大家庭发布消息称,沈阳中街兴隆大家庭开始全面招商,涉及服饰运动、钟表、化妆品、珠宝黄金、家电百货、超市食品、功能餐饮等多个品类。此前因资金链紧张、供应商断供等因素,兴隆大家庭多家卖场处于缺货或关店状态,此次重启招商,预示着兴隆大家庭未来走向逐渐明朗。

据官方信息透露,沈阳兴隆大家庭购物中心有限公司和沈阳大东兴隆百货有限公司已于6月22日进入司法重整程序。上述两家公司为兴隆大家庭商业集团有限公司旗下子公司,注册资本分别为5.42亿元和1.09亿元。

司法重整是指在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主持和利害关系人的参与下,对企业进行业务重组和债务调整。如果重整方案被通过,企业将继续经营。沈阳大东兴隆百货有限公司进入司法重整后,相关方面即已中止对旗下物业兴隆大东城的司法拍卖。

6月24日,兴隆大家庭在《关于相关问题的答复》中显示,“如果司法重整没有成功,司法重整程序将转为破产清算程序。”此次沈阳中街兴隆大家庭开始招商,或许预示着它将进入正常经营。

“我们正恢复企业正常经营秩序,同时积极寻求与其他企业的合作,引进战略投资者,彻底解决企业问题,保障各方债权人的权益。”兴隆大家庭官方表示。

“兴隆大家庭被大资金收购了,所以重新起航了”。一位辽宁零售企业高管向《第三只眼看零售》透露。而关于“大资金”的具体来源,有消息指向位于大连的一家上市公司。业界对此说法不一,有人说是大商集团,也有一种说法是万达集团。

据公开资料显示,兴隆集团在辽宁、黑龙江两省22个城市拥有商场38家、生活超市6家、酒店5家,其他产业公司3家;同时,还有在建的大型购物中心、百货商场40余家。但自2018年5月以来,兴隆大家庭即陷入资金紧张,一度徘徊在破产清算边缘。

其主要欠款方包括四个方面,首先是被兴隆大家庭占用资金的供应商;其次是兴隆大家庭员工,因其内部发行的互助金而投入资金,据悉每名员工的投资金额从数万元到上百万元不等;随后是银行等金融机构。据接近兴隆大家庭的辽宁零售业者透露,2018年以后,银行对大额贷款的审核更加严格,导致兴隆大家庭无法从银行获得大量贷款,状况愈加雪上加霜;最后是消费者,自2017年5月20日起,兴隆大家庭针对消费者推出大院卡、兴隆卡等储值卡,推广期间推出“买一万送一万”等活动,但需在一年或两年解封后方可使用,如今则导致消费者无法使用,形成债务。

兴隆大家庭董事长李维龙曾在2018年7月发布公开信表示,“今天的兴隆确实遇到了巨大的困难和挑战。同时他也表示,愿意将盘锦兴隆大厦、兴隆二百、兴隆三百、兴隆四百等四家企业80%的股份,用优惠的价格或债转股的方式转让给经营团队、厂商、员工、顾客等。”

迄今为止,兴隆大家庭已淡出零售业主流视野一年之久,它的新动作意味着这家辽宁省民营零售巨头地最终走向即将尘埃落定,两家子公司的重整方案,不排除会在其他子公司进行推广,关于消费者、员工、厂商、银行等方面的欠款也陆续进入“偿还”程序。

针对沈阳兴隆大家庭购物中心有限公司(包括沈阳兴隆大家庭购物中心有限公司大奥莱分公司)、沈阳大东兴隆百货有限公司的债权人进行债权申报,随后在重整方案中向债权人提供清偿方案,其关联方主要包括厂商、供应商及其他利益关联方。据其官方表述,司法重整的清偿率通常要高于破产清算,即上述两家公司将在债权申报结束后逐步偿还欠款。

而沈阳中街兴隆大家庭展开全面招商,则是兴隆大家庭自资金链紧张以来,为数不多的高调举动。其官方甚至表示称,“经历了至暗时刻的中街兴隆即将涅槃重生。”【完】

兴隆大家庭子公司进行司法重整,或有资本接手,再启对外招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