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十二时辰》独家评论:用科技点亮长安

时光网讯 一日看尽长安花,蓦然回首,科技点亮长安

人类历史上一切伟大城市都是复调的,生机勃勃又鱼龙混杂,恢弘壮丽又藏污纳垢,比如文艺复兴时期的佛罗伦萨,工业革命时期的伦敦,法国大革命前的巴黎,以及中国古代巅峰时期的唐都——长安。

时下热播的改编自马伯庸同名小说的《长安十二时辰》也如同中了长安的蛊,在审美上呈现出分裂的层次和生态。

《长安十二时辰》独家评论:用科技点亮长安

一方面脑洞大开将西方戏剧的三一律架构在古老的东方日晷上,用24小时精确截取一个王朝的剖面,渲染紧张刺激的反恐主线;一方面为展现大唐衣食住行及城市空间美学,在一些枝蔓情节上跳来跳去,拖沓了主线节奏,造成认知困难。

对每一个文本细节稍加凝眸,都会引发核裂变规模的考据,而每一次草蛇灰线后,戏剧冲突都一定程度上被叙事节奏带弱,左右互博,相互内耗。

这也使本剧在受众上也呈现出一种分裂,在深受直男、技术宅、考据癖喜爱的同时,对于非粉丝向的普通女性观众的友好指数并不高。

*******以下是正经女性吐槽分界线******

《长安十二时辰》独家评论:用科技点亮长安

《长安十二时辰》的气质是硬,硬核科技,硬核打斗,硬汉人物,连摄影都大量使用直射光,突出了硬的气质,难怪这部从发簪到襦裙、从作揖手势到口红色号都相当考究,对长安城下水道走向都颇有见地的大剧却难以俘获普通女性的心。

一句话,不懂女性心理。

《长安十二时辰》独家评论:用科技点亮长安

举个例子,第一集一开篇,一官员立于城楼上高声宣读 “上元节西市开市,商队无论来自何方何国,只需一次勘验入市,此后十二时辰内,皆可于坊间自由来往”。城门外各路商贾云集,不同肤色不同服饰的商人牵着满载货物的骆驼早已迫不及待,只等城门一开便进城开卖。

西市要开市了哎,二十四小时不闭店,双十一前夜懂不啦?

全城的购物车都蓄势待发,所有复杂的满减机制都箭在弦上,然后让我们跟一大老爷们加一个短毛细犬全城上蹿下跳抓纵火犯,就是不给看一眼西市自贸区那些欧洲中东阿拉伯直邮的海外旗舰店???

差评!

好歹让我们看看西市的伊朗玫瑰精油啊亲,毕竟我大唐疆域最广阔时,去波斯都不用落地签。

对普通女性观众来说,反恐的最佳代入感,是双十一前夜天猫遭黑客入侵服务器瘫痪。

**********以下是正经评论(也可能跑偏)分界线***********

《长安十二时辰》独家评论:用科技点亮长安

尽管可能有上述缺憾,但瑕不掩瑜,本剧仍是本年度制作精良颇具看点的古装大剧。如果说《妖猫传》用大场景拍了个小格局,《长安十二时辰》则是从一个小切口搅动整个盛世的底层沉淀物,解锁了一个时代的由盛转衰。

盛唐的外壳,美剧的架构,现代的精神内核,谐音化名的人物各个有出处,发生的事件却桩桩出自脑洞,像是虚构了一个平行历史时空,随着镜头的推拉摇移,大唐的风光旖旎与波诡云谲渐次展开。

相比第五代导演用春晚之花萼相辉楼分会场来表达对盛唐的窥探和敬仰,技术宅马亲王更倾向于用硬核科技致敬盛世,打造唐朝智慧城市,用科技点亮长安。

《长安十二时辰》独家评论:用科技点亮长安

彼时的长安是世界第一个人口过百万的国际化大都市,外国人口占比5%,比今日北京的国际人口比例还高出4个百分点,八方来仪,万国来朝,商贾络绎,气象万千。

那么一千多年前,该如何有效管理一个人口过百万、周长约等于北京二环的东方大都会&真·宇宙中心?马亲王亲手为唐代赋(杜)能(撰)了三项“黑科技”。

一、唐代的无线通讯——望楼

《长安十二时辰》独家评论:用科技点亮长安

长安这么大,如何实现不同支线短时间内的信息互通?望楼!移动基站!

望楼,即瞭望塔,每300米设一楼,星罗棋布遍及整个长安。望楼上配有目力最佳的弩兵部属,功能集天眼系统、人形高空摄像头、无线基站于一身,一旦发现异常,便用独特的鼓声、符号、烟雾弹等传递消息,信息可瞬间传遍长安,无需联网也能实时更新全城动态。

传递的信息均基于《唐韵》解码,相当于唐代的莫斯密码。依靠这一系统,靖安司可以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统一调度全市的公安部署和信息安全。

注:此种无线基站能够运行全仰仗于当时没有雾霾。

二、唐代的大数据——大案牍术

《长安十二时辰》独家评论:用科技点亮长安

(图片来自于网络)

搞定了基建的通信协议,如何提升信息使用效率?大案牍术!大数据加ETL数据抽取清洗与转换!

靖安司没有BAT背景,但不妨碍他们发明了大案牍术,即人形数据库。为了能有效查阅长安各部门钱粮货物流水等历史数据,他们找来天赋异禀记忆力拔群,如百科全书一样的人才记忆各种资料。然后这些人如同大脑被内置芯片,可迅速检索出任何湮没于历史尘埃中的信息点,用最短时间最短路径提供上级所需的线索。

三、唐代的无人机——长安城沙盘

《长安十二时辰》独家评论:用科技点亮长安

搞定了数据挖掘,如何有效部署城防安全?长安城沙盘!无人机!

靖安司还有一项城防利器——长安城沙盘。尽管如今它最广泛的应用场景是在售楼处,但在一千多年前,普通百姓连城市地图都不能合法拥有,这个真实复刻长安城内大小楼宇(皇宫除外)的沙盘有着极其重要的军事价值。结合望楼体系,靖安司如同拥有了一个可以鸟瞰全城的无人机,可随时了解被追踪目标的坐标,及时进行指挥调度。

四、唐代的人工智能Siri——平康坊

《长安十二时辰》独家评论:用科技点亮长安

马亲王一定太爱唐朝,强势安插了一波就差5G在内的各种黑科技,但以直男脑回路,万万想不到唐代最顶配的黑科技,不用杜撰,早已花落平康坊。

马亲王曾做客《晓说》带高晓松游历长安,第一站安排孙思邈故居,被高老师义正言辞的拒绝,对男的没兴趣,要去平康坊,这才是我们喜欢的矮大紧。

回到本剧,如果恐怖分子是天边的惊雷,长安城是惊雷下被搅动的池水,靖安司一干人等是水中的惊鱼,而平康坊的女子则是池中莲花,尽显大唐风韵。

受制于直男审美,剧中对雷、池、鱼的展现都下了血本,唯独对池中莲花相当吝啬(截止到目前剧情),平康坊已沦为昆仑奴的背景色。说好的一日看尽长安花,结果百花深处尽是伤。

在古代,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下的婚姻要么是一场IPO,要么是一种被官方承认的友谊。你无法指望家中那个侍奉完公婆摆平完小妾调整完内分泌的中年妇女像职业选手那样妖娆华丽地铺垫前戏,用真爱击败34D。

而在平康坊,红唇一咬潋滟春水卷潮来,便是最美长安。

《长安十二时辰》独家评论:用科技点亮长安

没有平康坊,唐诗的产量和质量都得下降一半。平康坊的女子个个都是产品经理,对酒当歌,随行伴游,所有交互界面都经过反复设计,就像人工Siri一样按摩你的情绪,完善你的用户体验。

琴棋书画、胡璇歌舞,舒筋通脉、活血化瘀,待到所有商演都落幕,如果你终于产生出一种古代婚姻制度下无法分泌的高级人类情感——爱情,那么恭喜这位产品经理,在历经开发、销售到跟单、试用后,又收获一枚订阅用户。下一个目标,提高用户黏性,促成终身付费。

哪里有稀缺性,哪里就会产生交易入口,爱情总是稀缺的,平康坊的产品经理,或许才是长安城里最职业的“人工智能”。

这世界就是一拨人昼夜不停地高速运转,另一拨人起床后发现,世界变了。

《长安十二时辰》独家评论:用科技点亮长安

第一季“危起”版先导预告

这说的可以是西二旗不眠夜,也可以是一千多年前的长安保卫战。

这世界就是不停地向你增改需求,并明天就要上线,这城市就是每条街都驻扎过你的光荣与梦想,每个转角都窝藏过你的英雄气短。

但,只能一个转角,转过身后,你就要给这世界一张或平静、或昂扬、或混不吝的脸,就算前路再不堪,也要笑对镜头,来盘水盆羊肉,上传朋友圈。

毕竟那么多炫酷的黑科技已成现实,那些看塔的小沙弥、东市的阿罗约、教坊的小舞姬一生也未曾抵达的精彩,就在我们眼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