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细翻史书文献之记载,或许你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古往今来,无论预言能力再高超厉害的预言家,其所预言,一旦涉及“宇宙之末、地球之末、世界之末、人类之末”这样的预言,基本上都会自动碎为泡沫,而不可能顺应其言。不少预言能力极为精准的预言家,在未预言这些事件之前,其所预言事件,仿如锁定箭耙中心的箭矢,每发必中;可一旦涉及这些预言,其一世英名,便会因此而大打折扣——因为基本上都不会应验。

无论诺查丹玛斯「Les Propheties」所预言的1999年,还是玛雅所预言的2012年,抑或「推背图」或「烧饼歌」里的末世之预言等,凡是阻止未来人类继续生存下去的预言,基本上最终都会化为泡影。

这是为什么呢?

随着量子科学的不断发展,量子物理学家对量子理论的不断深入研究,现在我们完全可以通过量子力学理论,来解释那些伟大的预言者为什么会将“一世英名”最终败毁于不慎的“世界之末”的预言之上。

根据量子力学理论,未来并不确定,更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完全可以选择的,即未来处于“不确定态”。我们人类世界的未来会是什么样子,完全取决于我们人类自己的抉择,由我们人类共同的思想意识决定。根据量子力学理论,未来所有可能的一切状态都存在,它们处于不确定的叠加态,等待着被“选择”(即量子力学所谓的“测量”)而激活。我们最终选择了未来的哪一种状态,哪一种未来状态就会被激活而呈现出物理实在态,即未来我们世界的模样。

预言家大部分预言之所以可以实现,是因为没有牵涉阻碍到整个人类的生存利益。在没有牵涉阻碍到人类生存的前提下,预言家的预言反而是一种意识的催化剂,会“催化”人们的整体意识朝向所预言的“目标”凝聚。所以,最终还是人类自己的“思想意识”对未来做了选择激活的“测量”,从而导致未来的波函数坍缩为确定的状态,才会使预言家的预言最终实现。

而当预言家,预言阻碍人类生存的预言时,因为每个人从一来到这个世界上,都本能地有着极大的生存欲,所以必然会从思想意识上不由自主地进行强烈抵触,从而人们整体的“思想意识”就不会再被“催化”而朝着预言家的预言目标凝聚。

这就是一旦预言家的预言牵涉到“阻碍人类未来生存”时,基本上都会不攻自破的原因。

曾有哲学家言:如果你足够影响力,你也可以成为伟大的预言家。(根据量子力学理论,诚为不谬。)

所以,未来是可以选择的,未来处于“一切可能”的“不确定叠加态”,未来会演化成什么样子,完全取决于我们人类自己的“思想意识”的抉择。

我们可以这样思考和理解:

根据量子力学理论,宇宙除了我们这个宇宙之外,还存在着无数个其它的平行宇宙,它们处于一种不确定的“叠加态”(同“量子叠加态”原理相同)。而所有的宇宙,包括了所有可能的演化状态。我们当前的宇宙状态,是我们本宇宙的整体“思想意识”选择的结果。

未来我们的宇宙将会怎样演化发展?或者说,未来的每一时刻,我们的世界将会怎样变化?答案并不确定。不确定的原因是,未来的每一刻,都存在着不确定的可能性,而将未来的不确定性变为确定的物理实在,由我们共同(整体)“思想意识”的最大矢量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选择决定。

相对而言,对于其它平行宇宙中的任何一个,同样如此。比如我们的宇宙为1,对于其它平行宇宙——比如宇宙2——而言,宇宙2未来每一刻的演化发展方向,同样取决于宇宙2的整体“思想意识”的最大矢量和,由宇宙2的整体“思想意识”的最大矢量和,选择激活宇宙2未来每一刻的宇宙状态——即从不确定的“叠加态”变为确定的物理实在。

同宇宙1、宇宙2理同,宇宙3,宇宙4,宇宙5……宇宙n,各自也在不停地进行着未来每一刻的选择激活。

因为所有的平行宇宙,包括了所有的可能状态,假如所有的可能状态加起来共有n种情况,那么对应的就有n个平行宇宙。对于n个平行宇宙而言,每一个宇宙都在不停地做着下一刻宇宙状态的选择激活。如此一来,必然会出现这样的概率可能性:在未来的某一相同时刻,可能会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平行宇宙的“整体思想意识”的矢量和,恰好都选择了同一宇宙状态,那么,这个待激活的未来宇宙状态最终应该归属于谁呢?

这就取决于哪一个宇宙的“整体思想意识”的矢量和的绝对值最大,被同时选择的那个未来宇宙状态,就会被“整体思想意识的矢量和的绝对值最大”的那个宇宙的整体思想意识激活,而变为该宇宙的下一刻的确定物理实在状态。

其实说白了,也就是说,在所有的平行宇宙之间,无时无刻不在彼此进行着“拔河比赛”,为宇宙未来的下一刻做着努力选择和激活,谁的“力气”(即“整体思想意识的矢量和的绝对值”)大,最终谁将夺取想要的未来宇宙状态。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感谢对水木的支持。

本篇文章「水木长龙」原创,转载标明出处,谢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