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小瞧,中央出手,这几件大事关系到每个人的钱包(下)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2月份我们迎来了春节。春节期间,全球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暖风频吹,国内假期消费稳步增长令人瞩目。春节之后,一系列新政策新措施密集发布,从加强金融服务民营企业,到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再到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纲要,信息量十足。如何看待这些热点和焦点事件?我们对此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解读。

别小瞧,中央出手,这几件大事关系到每个人的钱包(下)

全球央行货币政策释放出宽松信息

近期,受美联储持续释放鸽派信号影响,全球多家央行货币政策转向宽松。美联储公布的最新议息会议纪要显示,与会者就年内停止缩表达成了初步共识。2月18日、19日,欧洲央行首席经济学家彼得·普拉特、日本央行行长黑田东彦相继表示,如果经济进一步放缓,将采取相应利率措施,日本央行甚至准备扩大刺激政策。

与此同时,我国国内货币政策环境也出现微妙变化。2月21日,央行发布《2018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再次确认了经济下行压力,在针对下阶段货币政策的表述中,报告删除了“中性”,同时强调“逆周期调节”,在货币政策操作部分明确提出“引导货币市场利率中枢下行”,释放了较为明显的宽松信号。

总的来说,在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的趋势下,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开年呈现出边际宽松的迹象,整体流动性环境的改善将抑制市场利率走高,缓和投资者对全球金融环境过快收紧的担忧,有利于全球风险资产的估值和金融市场的稳定。此外,主要经济体央行对货币政策的调整,也为我国借助货币政策熨平经济的周期波动,提供了更大的操作空间。当然,潜在的金融风险仍然是我国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抑制宏观杠杆率水平不能放松。李克强总理在2月20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重申坚决不搞“大水漫灌”,央行在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也明确表示没有必要实行量化宽松(QE)政策。可见国内货币政策延续宽松的同时,以往大规模的刺激出现的概率极低。

别小瞧,中央出手,这几件大事关系到每个人的钱包(下)

大湾区模式推动中国对外开放

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布《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纲要》提出分两个阶段,近到2022年、远到2035年,共建粤港澳合作发展大平台,建成“中国模式”的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

《纲要》是国家发展蓝图中的重大战略部署,旨在推进珠三角九市的深度合作,促进金融、高端制造、科技创新等不同领域的融合发展。根据《纲要》,香港将专注于国际金融,航运和贸易,在香港打造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投融资平台。支持澳门建设成为葡语国家人民币清算中心,研究在澳门建立以人民币计价结算的证券市场,澳门还将成为一个国际旅游城市,也是与巴西等葡语国家进行贸易的平台。广州将扮演行政枢纽的角色,还将在广州建设区域性私募股权交易市场,建设产权、大宗商品区域交易中心,研究设立以碳排放为首个品种的创新型期货交易所。深圳则将扩大作为经济特区和科技中心的地位,支持港澳银行和保险公司在深圳、广州等一些城市设立经营机构。大湾区内的企业可按规定跨境发行人民币债券。与此同时,逐步扩大大湾区内人民币跨境使用规模和范围,扩大香港与内地居民和机构进行跨境投资的空间,稳步扩大两地居民投资对方金融产品的渠道。

随着大湾区规划的实施和发展,它将在进一步改善我国营商环境、促进落实“十三五”规划、以及作为连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重要枢纽等方面扮演重要的角色,助推我国进一步扩大和深化对外开放。

别小瞧,中央出手,这几件大事关系到每个人的钱包(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