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小编朋友圈被一篇《离职能影响中国登月的人才,只配待在国企的基层》内容给刷屏了,大概就是下面这个样子。

「个人离职影响国家登月计划」和你有什么关系?

这篇内容的核心是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一名核心技术人员辞职了导致重大研究项目遭遇困难,原单位发文要求该人员重回项目。原文件如下。

「个人离职影响国家登月计划」和你有什么关系?

在经过一轮刷屏后,内容被作者删除了。

「个人离职影响国家登月计划」和你有什么关系?

虽然原公众号删了文章,不过有其他号以截屏的方式转载了,内容就是下面这个。

「个人离职影响国家登月计划」和你有什么关系?

出于作为公众号小编的习惯,我搜了一下这个公众号,发现是这是一个做矩阵的小营销号。

「个人离职影响国家登月计划」和你有什么关系?

后来小编又上网搜了一下相关信息,发现文中有几处错误信息。

第一处错误是单位,介绍原文写的是“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601所)”。

但实际上601所是在沈阳。在西安的是隶属于航天六院(中国河西化工机械公司)的11所。在微博上同一内容下的留言也是很搞笑。

「个人离职影响国家登月计划」和你有什么关系?

第二处错误是职称认知上的错误“小小研究员,区区一个副主任设计师,所里70%都是副主任设计师,研究所里到处都是”。

实际上呢?研究员是正高级,分4个等级,一级研究员就是科学院或者工程院的院士了。

第三处是关于收入原文写的是“张小平的待遇是年薪12万,跳槽后年薪直达百万”。

跳槽后的年薪我们不得而知,但是根据新京报的采访,之前的待遇应该是税前25万,税后20万的样子。

原本这篇内容的矛头是直指国企弊病,嘲讽技能全开。

今天小编不是来给这个公众号找茬或给国企洗地的。

换个角度看这次事件,

其实也很有启发意义。

别人跳槽后年薪百万,

原单位发红头文件要人。

那我们反思一下自己,

在工作中是核心角色吗?

工作能带来多少产出?

可替代性强吗?是非我不可还是换谁都行?

如果跳槽有信心获得更好的薪资福利吗?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