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很多企业都在学习华为,而华为的人力资源又有了新动态。近日,任正非对人力资源部“动刀”:成立总干部部,与人力资源部权责分离。这一举动引起了众多企业的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正所谓见贤思齐,择其善者而从之,对于任正非对人力资源部“动刀”,你怎么看?又该如何解读。

任正非对人力资源部“动刀”,你怎么看…………?

华为,作为行业的标杆和商界领头狼,其一举一动都引发了社会的广大关注。任正非,其个人的领导魅力,以及华为的军事化管理、狼性的文化,都成了商业届很多企业模仿和学习的对象。这一次,任总对人力资源部的“动刀”,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在激烈竞争的当下。面对新的技术、新的商业模式,大型企业焦虑转型的时机,任总这样的调整,到底有什么用?这样的案例,对其他企业人力资源的管理,会带来哪些启发?下面,我们通过这次任总对华为人力资源部门“动刀”的一些实际情况,深挖本质,获得经验,希望对我们自身的管理,起到借鉴和学习的作用。

01

走中国特色的人力资源管理道路

其实,华为对干部管理的职能一直存在,原来归属在人力资源部的管辖范围内。人力资源部需要拟定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政策,又要实施人力资源管理措施,同时还要对核心人才(干部)的任免、调动进行管理,这些组织职能,让其产生了相当的权力--人事权。这次的变化就是将人力资源部的人事权提出来,由公司资深专业团队进行决策。

这个行为,对华为来说是一次管理的新调整,但并不是一个新的管理现象。其实我们可以这样去理解:华为,在走有中国特色的人力资源管理道路。

那么,在中国有哪些地方有看到这样的现象呢?其实就是中国政府的管理。中国实行党管政府的这种方式,整个政府的公务员体系由人事局来拟定规则,实施选拔、任用、考核和调整,以及日常的管理。但是,对政府部门的优秀人才,是由党来进行管理的。组织部是对优秀人才的选拔、任用、调配进行管理的重要部门。

在中国独有的政治特色里面,我们可以看到,在决策层上,政府的核心决策团队和党的核心决策团队,几乎是同一个团队。这个团队,不管在哪个层级,国家的还是地方的,他们都有对应的层级的干部任免权,也就是我们常常看到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华为的这次调整,和国家的管理非常像。整个华为的人员的招聘、培训、日常的管理等等,都由人力资源部来拟定政策,负责监督和实施,甚至辅助各业务板块进行操作。但是,在核心人才(干部)管理这一块,单列出来,由干部部来进行管理。他们对干部进行培训、任用和调整。其实这个现象,也很像一些公司采用的TD岗位,单独对人才进行管理。

02

人力资源部应成为

企业的好伙伴、好顾问、好帮手

华为这次对人力资源部的调整,在人力资源界的管理来说,并不是太新的一个理念,而是华为自身发展到这个阶段必须要做的事情。

首先我们来看看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运营中的,地位到底是什么?

人力资源管理,是从二三十年前欧美发达国家引进的一个概念。从本质上看,人力资源管理的很多核心内容,和我们中国历史上的很多人文精髓内容是一致的,比如孔子的思想,佛家的经典,道家的精髓等,里面很多内容都不谋而合,毕竟人的本性是通的。

人力资源管理的定位,至始就是企业决策层的顾问、伙伴。从来没有提过人力资源是一个权力性的部门,而应该是一个技术性的部门、服务性的部门。同时,兼负责对制度的拟定、实施和监管的职能。当然,人力资源案例在实操管理当中,也囊括了我们传统的人事的职能部分。所以,部分员工的任免、调动,都会经过人力资源部来发放通知,但并不等于人不在这方面有决策的权力。

03

对于招聘专员究竟是专业出身好还

是业务出身好的问题

这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两者各有利弊,关键不在于要二选一,而是要将HR工作内容分离,HR三支柱就是这种思路,不同的工作内容需要不同背景的人去胜任,比如SSC就需要HR专业背景,业务出身的人则更适合HRBP。

前面提到华为的几次管理变革,都是基于这三点思考与当时业务需求的结合。华为能够获得成功,离不开优秀的人才团队,而其中最重要的是管理人员。一直以来,华为各级都是HR部、干部部并列,但两者在职责、权限上存在交叉,让很多人觉得干部部只是走个过场,干部部似乎也没有清晰的发展方向。

按照任正非的说法,总干部部有三个作用:

1、董事会与干部相关的决策参谋2、为各级干部部提供专家级指导3、强化干部部条线,将干部管理彻底从HR部分离

其实任正非还说了:“主管就是要干部”。干部部原本就与业务部门更紧密,现在将干部管理职责完全划归干部部,其实就是为了进一步归还给业务负责人,这才是任正非的真正目标,这是一次曲线救国。

总之,企业真正的人才是,在企业这块土壤上长出来的,企业自己培养出来的。所以千万不要在,人才建设和培养上面去节省成本。在人口红利,不断下降的时代。自己培养一个人的成本,并不比在外面找人的成本高。

人才竞争是企业竞争的关键。大企业有他们的丰富资源,来充分的在这方面开展研究和提升。对于更广大的中小企业、创业型企业来说,希望企业的负责人更加重视人才建设,重视人力资源管理这一板块的业务。不管你现在的业务有多么的紧张繁忙,压力有多大,也要为企业的未来发展,打开一扇窗,构筑一扇门,重视公司的人才管理,才回看到人力资源投资的真正回报。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