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中国东盟自贸区对海南农业与旅游业带来的挑战。中国东盟自贸区2015年将全面建成,但对海南经济来讲,挑战远大于机遇。这是由于海南的热带自然资源和旅游资源与东盟非常相似,经济同质化非常严重,海南虽是中国的唯一热带省份,但与东盟国家相比,它不再具有唯一性。而且东盟多数国家生产和生活成本更低,在贸易、投资、人员往来越来越便利的情况下,海南的竞争力受到极大挑战。当然,槟榔深加工企业在海外建立原料基地也非一日之功,需要10年以上,首先要进行新品种试种,要说服当地种植户进行品种改良,经过6年生长,产品并通过入境病虫害检验检疫,在目前我国高度警惕外来生物入境的情况下,国家风险也很大。

二是产业链不平衡阻碍槟榔产业发展。我国槟榔产业链目前处在极度畸形和矛盾状态,一方面湖南深加工业前10位企业可以主导整个深加工行业,另一方面,虽然海南省近几年推动的绿色改造大幅提高了干果加工的产业集中度,但是种植业和干果加工业仍然是千家万户。目前,一方面槟榔种植农户期望高于5元/公斤销售鲜果,深加工企业也真诚希望种植业健康发展,甚至更高的价格都是可以接受的,以避免鲜果价格过度波动而导致槟榔总产量忽高忽低,影响企业正常经营。但是,两者的愿望却无法达成,原因是深加工企业找不到谈判对手,又找不到可以协调彼此利益的协调者。

柒号槟榔关注行业发展与机遇,挑战槟榔行业五大挑战

三是槟榔初加工绿色改造成效显著,但对环境影响依然值得高度重视。经过海南推动槟榔初加工绿色改造已经显著改善了槟榔初加工对环境的污染问题。但是,根据海南省生态环境保护厅2015年2月8日发布的检测结果,土法烤槟榔依然是海南空气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槟榔黑果传统的作坊初加工方式产生的大量烟尘给当地居民生活和国际旅游岛形象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必须尽快解决。海南省人民政府《海南省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细则》提出,通过工艺改进和污染防治等途径通过3—5年解决海南省槟榔熏烤污染问题。

四是基础研究薄弱,导致槟榔安全性困扰产业发展。长期以来,由于产业发展较顺利,各界忽视了产业基础研究。2003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槟榔食用风险的警示,但世界卫生组织并未从中国大陆取样分析,而我国大陆槟榔食用方式是根据传承千年的槟榔中药炮制方法制作的,在食用部位(只食用槟榔壳)、加工方法(煮、干燥、调制等)等方面确实与目前其他地区(如印度食用槟榔核,并与烟草一起食用,毒性风险很高)大不相同,流行病学调查也没有发现毒性问题(详见《实用预防医学》:湖南地区食用槟榔流行病学研究)。槟榔安全性争论源于槟榔的基础性研究的薄弱。槟榔作为四大南药之首,但关于槟榔成分、槟榔加工中的物质变化等基础研究薄弱,安全性评估不充分,导致人们对槟榔食用安全的迷茫,并严重影响了槟榔产业发展。

五是槟榔产业新产品开发滞后,产品单一,保健药用市场潜力远没有发挥。目前槟榔的产品形式主要为干果加工的嚼食产品,比较单一,槟榔果实中含有丰富的生物碱、鞣质、红色素等成分,具有独特的保健、药用功能。最新研究显示槟榔及其活性成分具有一些独特的生理功能。因此,针对目前国内槟榔市场消费中以嚼食鲜果或干果为主的状况, 我国在成功研制开发出槟榔口腔保健系列产品的基础上,正积极对槟榔综合开发利用及其产业化技术进行系统化、配套化研究,充分挖掘槟榔有效成分的经济价值,开发高附加值的药品、美容品、保健品、日用品和替代抗生素兽药产品等技术含量较高的槟榔深加工产品,提高槟榔附加值,拓展槟榔产业链,这对于促进我国槟榔种植业与加工业的发展,以及增加农民收入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