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宣武灵皇后胡氏有很高的文学才华,《中国文艺词典》把她列为中国女词人,其代表作品是《杨白花》。

北魏名将杨大眼有个儿子,长得十分帅气,胡太后便“逼幸”了他。杨白花知道此事非同小可,一旦事发,将有杀身之祸,便投奔了梁朝,改名为杨华。胡氏思念不已,便做了一首《杨白花》:

阳春二三月,杨柳齐作花。春风一夜入闺闼,杨花飘荡落南家。含情出户脚无力,拾得杨花泪沾臆。秋去春还双燕子,愿衔杨花入窠里。胡太后忆想心上人,句句写杨花,句句诉相思。

胡氏是北魏司徒胡国珍的女儿,胡氏有个姑姑是尼姑,很能讲解佛理。北魏宣武帝元恪经常叫胡氏的姑姑入宫讲授佛理,几年之后,她经常对左右侍从说侄女胡氏的容貌德行俱佳,宣武帝听说后,就召胡氏入宫。

当时的北魏政权,为防母后干政,奉行“子贵母死”制度 ,儿子立为太子,母亲就要处死。所以在宫廷之中,妃嫔们都希望生诸王、公主,不希望生太子。《北史列传第一后妃上》中记载:而椒庭之中,以国旧制,相与祈祝,皆愿生诸王、公主,不愿生太子。

唯有胡氏经常说:“夫人等言,何缘畏一身之死而令皇家不育冢嫡也?”意思就是说“天子怎么可以没有儿子,为什么畏惧自己的死而使皇家不养育嫡长子呢?”

永平三年(公元510年)三月,胡氏在宣光殿生下皇子元诩。二年之后,元诩被立为皇太子,胡氏在朝中大臣刘腾、于忠、崔光等人的帮助下,不但没有遵照旧制被赐死,反而晋封为贵嫔。这也标志着子贵母死制度开始终结。

熙平元年(515年),宣武帝去世,年仅6岁的元诩继位。皇帝年幼,胡氏就以皇太后身份垂帘听政,实际掌握了北魏一切权力。

就像很多皇帝一样,在掌政之初,都是励精图治。胡太后也在垂帘听政之初,勤于政事颇有一番作为。也正像很多皇帝一样,地位稳定,有了一点政绩,就开始逐渐怠慢朝政,沉湎酒色,荒淫无度。

胡太后深信佛法能减轻罪孽,大肆崇佛,耗巨资广建寺院。全国庙院激增至3万余所,僧尼多达200余万人。又派宋云等人西行取经,直至印度,求得大乘经典一百七十部。这让北魏的财政开始不堪重负。

胡太后还荒淫无度,清河王元怿容貌俊美,胡太后便召其入宫,不但与其私通,还将朝政大权委托于他。正光元年(520年)七月,领军元叉、宦官刘腾等人奉迎孝明帝到显阳殿,把胡太后软禁在北宫,在宫中杀死元怿。此后,朝廷大权皆落入刘腾、元叉之手。三后,刘腾去世,元叉对胡太后防范松懈。胡太后伺机发动反击,将元叉杀掉,重掌大权。

《魏书·卷十三·列传第一》:时太后得志,逼幸清河王怿,淫乱肆情,为天下所恶。领军元叉、长秋卿刘腾等奉肃宗于显阳殿,幽太后于北宫,于禁中杀怿。其后太后从子都统僧敬与备身左右张车渠等数十人,谋杀叉,复奉太后临朝。

胡太后再度临朝的时候,北魏已经到了风雨飘摇之中,卖官鬻爵,皆有定价,大郡2000匹,次郡1000匹,下郡500匹。胡氏不顾当时连年自然灾害,强迫预征六年赋税。致使,北方六镇和全国各地不断爆发农民起义,北魏王朝前往镇压的军队多次遭到惨败。

逐渐长大的孝明帝元诩,深感胡太后的所作所为势必让北魏走上灭亡之路,因此决定自己执掌国政。孝明帝不断培养自己的势力,但是宫廷之中都是胡氏的耳目,孝明帝的行为没有能瞒过胡氏,孝明帝的近臣常常被胡氏随意找个理由诛杀。

公元528年,孝明帝的妃子生了一个女儿,胡太后却对外宣称生了—个皇子。这种“指鹿为马”的行为,让孝明帝忍无可忍,于是发密诏让大将尔朱荣,率兵胁迫胡太后交权。不料消息泄漏,胡太后竟与亲信将自己的儿子孝明帝毒死,并向天下宣布由之前诞下的“皇子”继位。经过几天,胡太后见人心已定,才说“皇帝”本是女儿身,又向天下宣布由年仅三岁的临洮王之子元钊继位。消息传出,天下震惊,朝野愤慨。

《魏书·卷十三·列传第一》记载:肃宗之崩,事出仓卒,时论咸言郑俨、徐纥之计。于是朝野愤叹。太后乃奉潘嫔女言太子即位。经数日,见人心已安,始言潘嫔本实生女,今宜更择嗣君。遂立临洮王子钊为主,年始三岁,天下愕然。

同年四月,尔朱荣帅兵进入洛阳,将胡太后和幼主皇帝一起沉入黄河溺死,又将文武大臣2000余人尽数杀死。不久,北魏王朝便分裂为东魏和西魏。

胡太后年轻的时候容貌德行俱佳,不惧旧制,也要生育太子之事令人佩服,她对杨白花的爱情让人感动。但是后期的她大肆崇佛、私生活荒淫无节制为她和北魏都带来了毁灭的结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