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江木排

连州教案交涉延宕了两年多,交涉期间稍有波折便谣言四起,一夕数惊。特别是菜园坝村民,听谣言官府要铲村,纷纷远走他乡。搞得连州人对官府不满情绪,日甚一日。他们既恨官府不能拒绝番鬼佬落脚连州,又不能保护乡民不受番鬼佬欺负,只一味晓得对内强硬,对外软弱。(根据现有资料公道地说,以当时政府对外交涉力,我不觉得沈麟书与温宗尧在教案交涉中有什么失措之举,他们已经竭力做得很好)沈知州在给岑春煊密函中说:“俾州民情素称纯良,近则刁风日盛,视抗官为常,此次焚教堂杀洋人,不服弹压,其凶狠情形,竟同化外。”

在一个朝代快覆灭时候,跑去连州当官是很背时的。接下来连州又发生了钉门牌群体事件,真是屋漏偏遇连夜雨,船破又遇打头风。甲午之后,清政府推行了一些新政措施,期待用社会改革消除革命。这之中包括了办学堂、兴警察、修铁路、调查户口钉门牌等等。只是政府不会屙金尿银,推行新政经费羊毛自然来自于羊身上。可见官府平时坏事做多了,即使是有利于社会发展需要正常收费,照样会引起群众普遍怀疑和反抗,因为群众所看到是横征暴敛,他们根据经验绝不相信官府会做出对人民有利的事。

清末以来,各种新政在连州也大力推行,只是屡屡被官吏趁机揩油。所以官府新推行调查户口,钉门牌编号行为,很自然引来连州人无限延伸遐想,感觉门牌一钉,这又是借头借势按表造册,方便到时候抽税。更古怪的是,这些本来应该由政府出面办理之事,却外包给乡绅把持的公局操作(公局是清末广东官府特设的民间议事机构),而连州公局里面却是绅分五党,皆争权据利,各不相让。更倒霉的是,其中一党是革命党人龙家兄弟。

龙家四兄弟,各有峥嵘。他们应该说是连阳一时俊彦,除了老二龙裔享是圣人为(康有为)入室弟子成为保皇派。其余兄弟三人与侄子龙荣轩在广州读书时,接受了作反思想,借东渡日本留学之机加入同盟会,跟孙文捞革命。

一九三七年十月十九日,龙荣轩被任命为驻英大使馆海军武官。

龙荣轩获得五等云麾勋章令

附注:圣人为祖父曾任连州燕喜书院山长,与龙家世交。圣人为也曾跟随祖父在连州生活过几年,故收世交龙老二列于门墙。龙荣轩先后毕业于日本横须贺海军炮术学校、海军水雷学校。抗战期间年任驻英大使馆海军武官。龙荣轩能辗转粤军各派势力,是他跟其四叔龙裔禧在日本留学时,与廖仲恺夫妻有交情。陈炯明发动“六一六事变”,廖被扣押在石井兵工厂,龙将何香凝带到驻居白云山能仁寺陈炯明面前竭力说情,陈放了廖。

一九〇七年,龙家兄弟父亲龙学乾奉知州蒋庆姬命,到广州聘请教员回连州中学任教,此事连州劝学所长(相当于教育局长)莫子杰反对,人到了还拒绝教员上岸。龙父舟车劳顿,连气带急,一病身亡,两个在日本留学的儿子龙裔元与龙裔桢回国奔丧。龙裔元接任了父亲禁赌会长后,又被开赌场老板检举,说他与连州籍革命党大头目何克夫来往密切,于是被官府以“通匪”之罪下狱15年(彼时何克夫接连参加了惠州、钦廉、镇南关、河口起义,匪名冠绝两广)。

龙裔桢咬牙切齿,反心更坚。遂与土匪邵牯仔、欧金生、李观妹及阳山的匪徒李锦泉,绰号“大鸡簏”梁北水等人勾结在一起伺机起事。在钉门牌事件中,龙裔桢窥视到机会,旋即幕后趁机煽动群众,与腐败政府作坚决斗争。他捏造谣言说“公局乡绅叶其森、黄家益等人与官府勾结在一起掠水(弄钱)”。于是不明真相群众被煽动起来,汇集到州署抗议。知州谭国政不但不加解释,反认为刁民不识大体、阻挠编钉门牌纯属闹事。乡民们大怒,先拆掉了县公局,再砸连州中学,烧毁曾任学堂督办叶其森住宅(因参与调查者大多为有文化的学堂老师和学生,乡民遂把学堂当作打击的靶子)。

之后邵牯仔、欧金生聚集了上千壮丁盘踞附城,打单派粮,日夜赶造枪支子弹(粉铳)。同时要求官府废止一切税捐,扬言不答应革命群众要求,就抵抗到底。李观妹、何泽沛还攻破三江墟,烧掉几间绅士房子,把官办学堂及美国人办男女学校也焚掠一空。得胜后,众家兄弟大摆筵席,杀猪痛饮。扬言下一步就去拆掉鹅公山与连州各处的教堂,杀光鬼佬。

其实当时调查户口、钉门牌举措,是政府作为预备立宪一项基础工作。但宣传工作没做好,结果许多地方谣言流传,激起乡民慌恐不安,继而和官府对抗。乡民们群殴调查员、捣毁调查员住宅、撕毁调查册、拒钉门牌、毁坏自治局所和学堂。据当时资料记载,反对调查户口群体事件遍及全国十个省区。由此可见,宣传工作是何等重要?清之后各个政党吸取经验教训,十分重视宣传教育工作。只不过后来宣传作用被异化,变成钳制言论打手,专制统治帮凶。

此时,躲在南洋槟榔屿的远距革命家孙文,正为自己策划十次打击,九次扑街而沮丧,得知连州抗钉门牌激发民众聚众扛捐、并焚毁美国教堂和教会学校之后兴奋莫名,认为革命的大好时机又来了,在致邓泽如信中说:“近日内地因钉门牌、收梁税,各处人心不服,皆思反抗,机局大有可为,吾党不可不乘迸图大举。”

清末广东新军与传教士合影

可惜连州农运搞了一段时间后,南绍连兵备道左绍佐带了两营新军到连州查办此事,将为首者李观妹等三人逮捕处决,连州钉门牌事件逐渐平息下来。龙裔桢比较聪明,一看势头不对,就闪去广州躲风头。次年黄花岗一役,他赶上了机会却没参加。何克夫倒是充任华侨选锋队队长,差点死掉。黄花岗起义次日,张鸣岐下令无辫者格杀勿论,龙裔桢是剪了辫的,吓得连夜潜逃回连州,老家山高林密,比广州安全多了,实在不行上山做贼也是一条活路。

潜回到连州后,龙裔桢发觉抗捐的动乱虽然平静下来,但连州再也无法回到过去的宁静。短短半年,官府威信已不如老举,社会弥漫着一股躁动不安,紧张激动的情绪。一句话:民心厌清。他立即雄心顿起,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反佢老母。

龙是光杆司令,眼前只有龙荣达、龙荣桂等几个侄子可以充当打手。两个金牌打手级别的四弟龙裔禧与侄子龙荣轩此时尚在日本没回来,搬不到马情况下,他只能学大佬孙中山那样靠把嘴搵食,与邵新贵、邵古仔、欧金生还有洪门连阳坐馆袁开荣混在一起(我堂姐夫的祖父)。

邵古仔他们本来就是土匪,造反不造反没增加什么风险,反正被抓住都是咔嚓一刀。做一辈子土匪,下场不见得好;从良只会死得更难看的先决条件下,入伙革命作反便是最好的选择。奇怪的是,前段时间被他们烧掉房子的学堂督办叶其森也入了伙。莫非叶督办家财尽毁之后,穷困潦倒,实在是混不下去了,干脆投入到革命洪流中,看能不能咸鱼翻生?开了N次会后,革命同志们一致确定组织连阳复汉军,一致推举龙裔桢为都督,叶老师为总师爷(参谋长),各匪首任分队长。

武昌起义

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复汉军立即加紧准备枪支、弹药、旗帜、布告。11月十11日,广州正式光复,消息传到连州,他们立即决定次日凌晨抢城。

14日那天凌晨,作反者聚集在连州城外陈候祠(我也不知道具体是那里),束衣绑甲,手缠白布。早上四时,龙裔桢左手炸弹,右手拎枪,一马当先冲向县城东门。买通好的内应远远看见一彪人马打着火把急速走近,立即打开大门,放人进城。

连阳复汉军进城后,马上兵分四路,第一路:龙裔桢带人冲州署,卫兵没有抵抗,立即乖乖缴械;第二路:叶其森、龙容桂去恐吓城守魏树臣,不得出兵为满清殉葬;第三路:由袁开荣、龙荣达去摁住带班哨官,令其缴械投诚;第四路:事先发动好监犯越狱而出,出监参与造反,龙立即发俾枪械,叫他们执行最危险任务,去缴守东城士兵枪械,果然有几个士兵反抗,被监犯们乱枪轰毙于城下。枪声一响,全城皆降。

一番冲杀,复汉军会兵于城隍庙前。有人燃起大火,人人互相把辫子割去,投入火堆。众人呆呆地看着大火,谁都没想到这么容易就推翻了骑在汉人头上两百余年的满人,还我汉家山河,不由激动得热泪盈眶。不过大家很久都没洗头了,割下的辫子烧起来,臭得能薰死人,间中烧得噼啪乱响的蚤乸也有点煞风景。

烧完辫子后,回到州署,刚才遍寻不获的州官李保麟,一家大小躲在演武亭后现时被搜了出来。在他身上抄出铜制州官印一枚,用匕首刮去左边满文,暂且留用。复汉军念李保麟为官还算清廉,平时又没什么反对革命的血债,事后不久就放他回湖南。连州光复后,龙裔桢出任连州都督。

连山与连南的光复更简单。

那时的连山不叫县,叫连山厅。厅是清朝对新开发地区或具有特殊地位的地区所设置的行政机构,与州、县一样,同为地方基层。长官叫同知或通判。有直隶厅(省直辖)与散厅(府辖)之别。连山厅归连州管,自然是散厅,连厅长都是李保麟兼任的,他本人懒得去那个鸟不生蛋的小地方,只吩咐师爷去代管。

连山厅驻地吉田镇地方很小,人也很少。当时商家、居民、士兵、妓女、和尚、尼姑、道士,加起来也不到两百人。本人添为居民楼楼长,本楼座管辖的丁口大约也是这个数。但连山与广西接壤,几百年的时间里,很多广西壮族翻山越岭地窜过来,散落在山间田垌里定居。

民国三江圩

光复连山与连南的人叫莫辉熊,他便是壮族,家住连南三江圩。三江圩得名于连山水、涡水、沿陂水三条小河交汇。因为境内大小龙山的八排瑶屡扑屡反,明清之际这里一直是征瑶的前线基地,所以人口城区比连山大多了,以前还有一座小但是漂亮结实的古城,1954年被拆除。

莫辉熊他爹莫胜章是莫家拳的高手,据说武功高强。老莫年轻时曾打过秀全哥的天兵天将,积功以二品武官退休,晚年闲居连南三江墟开馆授徒,徒弟居然大都是三江绿营的官兵。所以莫辉熊加入同盟会造反,动员官兵里师兄弟们入伙革命,一点都不费劲,打个招呼就成了。简单得就像朋友之间邀约——今晚去宵夜,跟着他屁股后面还有连山基督教牧师李干山,牧师也很疯狂。

莫辉熊光复连南的三江墟没打仗,叫个十五岁小屁孩杨芝泉写了封恐吓信给城守官吕焕章,老吕就投降了,乖乖地交出了军械军资。

莫辉熊

接收完连南之后,还没到中午,莫辉熊想趁着大家兴致高,干脆今天把连山也光复算了,于是带着师兄弟们走路去连山驻地吉田镇(反正也就十多二十公里),入城时候放了两枪,大喊一声“革命军到了”,就光复了吉田镇。

杨芝泉觉得不过瘾,硬是往地上砸了两个沙炮,弄了两声响,才感觉有点那么个意思。什么叫做沙炮呢?就是高锰酸钾+硫磺+河沙,混合后拿宣纸包着,往地上一砸一个响,有点像放鞭炮,只能吓人不能伤人。当天晚上大家在吉田杀猪宰牛,大吃大喝,席上莫辉熊做了连山都督。

民国元年(1912年)初,莫辉熊奉令栽撤都督府,改任连阳三县民团总长,旋又改任绥瑶军统领,并兼任连县游击管带。民国十年出任连县县长,随后历任钦州县县长、海疆军团长、粤军统领、广东警卫军第一独立旅旅长。

一九三三年,莫辉熊去连州赴宴,被县党部埋伏击杀。这事很蹊跷,我一直查不到原因,当时主政粤西北区是李汉魂,按道理李不点头没谁能杀他,看来要看啊聋日记原版才能明白。个人猜测有二。一是他在当地影响力太大,啊聋某些施政措施在他反对之下难以推行,啊聋这些左派军人最反感就是土豪,急眼起来不管你是不是辛亥先驱,一不做二不休,杀了再说……连山县长是香翰屏前秘书也被他杀了。二莫辉熊私下与中央方面有联系,加入了复兴社密谋推翻陈济棠。我记得同年,陈济棠捕杀七十四名复兴社在广东成员,前独立第三师参谋长吴沧桑、第十六师师长练炳章照杀不误……

黄炳坤

梁北水。此两獠罪恶满贯,一九三二年被啊聋捕杀。

光复阳山是黄炳坤,他原来是街边剃头佬,救过土匪大鸡簏(古粤语称鸡笼为鸡簏,簏字的解释为竹篾编小篓)梁北水,可见梁北水其人有几咸湿。之后黄炳坤感觉剃头没前途,干脆就投奔大鸡簏做山贼。黄炳坤趁大鸡簏在连州参与连阳复汉军起事,带着留下众匪把阳山光复了,自行宣布自己是阳山都督。反正阳山那时也就是个村寨,放几枪就OK。

最后东陂、星子也跟着易帜光复。东陂的起事人叫陈松年,是个地主。很奇怪我从小没听过这个人的名字,东陂姓陈的村落只有两个,莫非他是我的族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