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花新聞

隔着玻璃曬太陽?這樣做又曬黑還不能補鈣!

這兩天重慶終於又見太陽了!

出去曬哈太陽好巴適~

曬太陽對健康很有必要,

日曬不足可能導致維生素D缺乏,

維生素D可通過食物補充一部分,

但約80%還是要以陽光爲原料自身合成。

但很多妹子卻對太陽敬而遠之~

理由是:

會變黑!會曬傷皮膚......

於是有人想出了個“聰明”的方法,

在室內隔着玻璃曬太陽!

認爲有了玻璃這層“保護膜”,

自己就能放心地曬太陽了!

可事實上這樣真的有效嗎?

隔着玻璃曬太陽有健康作用嗎?

很遺憾,這並沒什麼用!

雖然隔着玻璃確實能受到紫外線照射,但是並非所有的紫外線都可以促進皮膚產生維生素D3

紫外線被劃分爲:

UVA、UVB和UVC

UVC

幾乎都被臭氧層所吸收,對我們影響不大。

UVA

不容易受到玻璃阻擋,能夠透過玻璃照射身體,雖然不會造成曬傷,但是會加速皮膚老化。同時對促進皮膚中維生素D產生並沒有作用。

UVB

可以促進皮膚產生維生素D,但是會受到玻璃的阻擋。所以隔着玻璃曬太陽,並不能起到補鈣作用。同時室外UVB,如果長期接受照射,會導致皮膚出現紅腫,甚至具有致癌性。不過,UVB的穿透性要視玻璃材質而定,也可以少量的穿透玻璃。

所以事實上,

隔着玻璃你曬到的

幾乎都是沒有“補鈣作用的紫外線,

要想有效曬太陽,

還是得走出去!

但是上面也提到,

就算是有益的UVB,

長期接受也還是會有危害,

那太陽究竟該不該曬呢?

掌握好方法就行!

正確的姿勢趕緊拿好!

如何正確曬太陽

注意時間

10時~16時不宜到戶外

美國皮膚病學會和疾病預防與控制中心明確建議避免在上午10時-下午4時這個時間段內曬太陽,以此預防曬傷。臨牀一般推薦每天上午9時-10時和下午4時-5時這兩個時間段內曬太陽。不過,不同地區、不同季節的日出日落時間均有不同,所以,應用影子原則來選擇曬太陽的時間段更爲簡單、有效:

影子原則

即當影子的長度短於身高時不宜出來曬太陽,因爲這個時候的日頭比較毒。

注意防護

做好防護避免副反應

如果非要給曬太陽選個最佳姿勢,那就是暴露。原因就是紫外線必須和皮膚親密接觸才能起到應有的作用。爲了避免日曬傷,還是要講究一下暴露的部位:

軀幹部皮膚對日曬紅斑的敏感性高於四肢

上肢皮膚的敏感性高於下肢

肢體屈側皮膚的敏感性高於伸側

頭、面、頸部及手、足部對紫外線最不敏感

因此,我們可以選擇敏感性差的部位充分暴露,而敏感性高的部位適當塗抹防曬產品,以降低曬太陽帶來的副反應。戴墨鏡可以避免陽光直射導致眼睛損傷。

注意時長

曬太陽不要超過30分鐘

曬太陽所需時長隨海拔、地區、季節、個體、部位的不同而不同。絕大多數人每天在陽光下呆10分鐘-20分鐘,即可獲得機體所需的維生素D,兒童短些,老人長些,但一般都建議控制在30分鐘以內

在高海拔及長期低度缺氧環境下生活的人羣,由於缺氧本身會加劇骨量丟失,需延長日曬時間至每天30分鐘-60分鐘。冬季日光中紫外線量可以降爲夏季的1/6,也要適當延長日曬時長。

曬後補充

多喝水,多喫水果和蔬菜

曬太陽後一定要多喝水,多喫水果和蔬菜,以補充充足的維生素C,這樣做可抑制黑色素的生成,防止曬斑。

曬曬太陽還是有必要的,

只不過要掌握正確的方法哦!

看看你是比較缺陽光還是缺姿勢,

趕緊補上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