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发改委:已形成自贸区新片区方案初稿,争取尽快报批
     澎湃新闻记者 邹娟 实习生 曾超颖 来源:澎湃新闻

目前,上海层面已形成自贸区新片区总体方案初稿。下一步,将在国家有关部委的指导下,进一步完善方案,争取尽快报批。

3月5日召开的2019年上海商务情况通报会上,上海市发改委副主任朱民透露了这一消息。

朱民表示,按照中央和市委的要求,前期,上海重点对标美国、欧盟等30个国家和地区,先后召开50多场专题座谈会和企业座谈会,并广泛借鉴粤港澳大湾区、雄安新区和海南自贸区等地的创新措施,从促进投资、贸易、金融、人员、运输、信息等要素流动出发,聚焦总部经济、人民币跨境结算、新型国际贸易和国际协同创新研发等重要产业领域,研究提出了100多项创新举措,目前上海层面已形成新片区总体方案初稿。下一步,将在国家有关部委的指导下,进一步完善方案,争取尽快报批。

会议透露,公开资料显示,上海自贸试验区在过去五年多的建设中,已经探索形成了一批制度创新成果,带动社会投资持续活跃,2018年新设企业约7200户,目前累计新设企业5.88万户,自贸试验区范围内累计共有企业8.85万户。

特别是在国际经贸形势相对低迷的大背景下,上海自贸试验区的外商投资稳步发展,全年新设外资企业近1300家,在自贸试验区新设企业数的占比由试验区成立前的5.2%上升至目前的18.2%。2018年,自贸试验区实到外资额67.7亿美元,占全市39.13%。

上海委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等第三方机构进行了评估,评估显示,上海自贸试验区的改革探索取得重大进展,各项改革探索成效显著,总体达到预期目标。

与此同时,从投资者的预期和国家对自贸试验区的要求来看,上海自贸试验区的制度创新还有进一步完善提升的空间。增设新片区,就是进一步深化推进自贸试验区转型升级的重要契机。因此,增设新片区不是简单的物理扩区,而是开放的深化、功能的强化、布局的优化、动力的转化,是全方位、深层次、根本性的制度创新变革。新片区建设,将在上海自贸试验区前期探索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改革创新,重点聚焦投资贸易自由化,实施具有较强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开放政策和制度。

(本文来自于澎湃新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