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的亲历者可以用故事记住岁月。一座城市又该如何记录时光变迁?

  从深圳地王大厦,到上海金茂大厦,再到北京鸟巢;从筒子楼,到第一栋商品房,再到遍地开花的住宅小区……1978年至今,沧海桑田的变化,凝固在人们栖居的空间里。40年来,城市建筑的变化,演变为对改革开放的投射。

  “三天一层楼”的深圳速度

  1980年,深圳正式被设立为经济特区,此时,全市最高的建筑仅仅是5层小楼。第二年,蛇口招商局打出“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口号,深圳经济快速腾飞。随后,深圳市政府开始筹建国贸大厦,正是这栋高楼,让“三天一层楼”的深圳速度响彻全国。

  1984年4月30日,高达53层的深圳国贸大厦主楼封顶,工程师罗君东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国贸大厦的建设速度不断加快,从7天建一层,变成5天、4天一层,最后变成3天一层。而在一关之隔的香港,当时建楼速度也要5天一层。振奋人心的“深圳速度”,掀起了全国上下的高楼热潮。

  这股热情,一直延续至十一年后,演变为“80年代看国贸,90年代看地王”的新风潮。

  1995年,地王大厦拔地而起。这栋高69层、384米的大楼拥有无数头衔:曾经的亚洲第一高楼、曾经的深圳第一高楼、全国第一个钢结构高层建筑……不仅如此,它还创造了“两天半一层楼”的新深圳速度,让人不禁感慨,一座城市高速增长近20年后,仍然葆有奋进的动力,这在全球范围内也不失为一个经济奇迹。

  万丈高楼平地起

  如果说,深圳地王大厦是改革开放后现代化都市的起步,那么,上海陆家嘴的天际线,让世界看到了中国都市的快速蜕变,见证了一个国际化大都市的冉冉升起。

  1990年,中央正式宣布开发开放浦东。“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套房”的固有偏见,在浦东的迅速崛起中渐渐消弭。

  伴随着机器轰鸣,一栋栋高楼在浦东拔地而起。

  1995年,上海东方明珠亮相。这座电视塔正如其名,重现上海作为“远东明珠”的魅力。1999年,金茂大厦竣工,这栋高达420米、88层的大楼,落成时是当时中国最高、世界第三高楼,至今仍是上海的地标建筑之一。2008年,上海环球金融中心以492米再次刷新上海天际线。2016年,上海中心大厦成为新的“上海之巅”,632米的惊人高度,让世界看到了中国雄厚的经济及建筑实力。

  万丈高楼平地起。今天,陆家嘴已经建成250幢8层以上的高档写字楼,建筑体量高达1500万平方米。这里容纳了50万白领,其中直接从事金融相关产业的就有23万名,与香港基本持平。

  大江南北,以高楼为首的现代化建筑不断亮相。其中一些建筑,开始探索高度之外的意义。

  2008年,改革开放走过了整整30年。对许多中国人来说,这是一个难忘的年份。雪灾、地震、民族伤痛、金融危机接踵而来,中国人展示出空前的凝聚力。8月8日,当北京奥运会的开幕焰火在国家体育场的上空升起,无数人流下了热泪。“鸟巢”中的盛事,让世界看到了众志成城的力量。

  直到今天,以“鸟巢”、“水立方”、央视新大楼、奥体公园为代表的配套设施,仍是首都新地标。在这座古老的城市里,它们与胡同四合院融合共生,为改革开放中的中国城市留下了有趣的记忆,见证了中国经济伟大而艰难的跨越。

  从筒子楼走向精致住宅

  40年来,相比于高楼大厦,居民区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改革开放前,小平房、筒子楼是大多数中国人的住所。1978年,广东成为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居住方式自此演变。1979年初,广州市政府决定和香港地产商合作建设新式小区——东湖新村。它创造了中国房地产史上的多项纪录:中国房地产引进的第一笔外资、香港发展商在内地第一个地产项目、全国第一个纯商品住宅项目。

  东湖新村小区里有25栋楼梯楼和2栋16层高的电梯楼。在一片平房中,东湖新村可谓鹤立鸡群。可以说,它让广东居民头一次领会到现代化住宅小区的魅力。以至于“住在东湖新村”,一度成为财力和地位的象征。

  随后,大批住宅小区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南粤大地上,通过居住改革推动了城镇化的脚步。90年代中后期,以碧桂园为首开发商开启了“大盘时代”,令北方来的同行惊叹——小区还能这么做?

  这些大盘占地面积普遍超过万亩,居民数量高达万人。巨大的社区里,有密集穿梭的楼巴、星级酒店、统一培训的服务、餐饮、商业、学校、医院等各种内部配套。在此之前,人们很难想象一个楼盘可以与一个小镇媲美,更难以想象开发商能凭一己之力支撑起几十万人的生活需求。

  从大盘时代至今,碧桂园已经成为国内房企三大巨头之一,演绎了“大象起舞”的企业神话。从顺德碧桂园发轫,到如今遍布全国的近2000个住宅项目,碧桂园并未停止对“造房子”的探索。它提出的SSGF建造体系,能有效解决渗漏、空鼓、开裂等传统建造方式的弊端,并大幅度减少木材、砂石的使用,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和土地占用。

  碧桂园集团总裁莫斌表示,碧桂园推行SSGF是响应国家住宅产业化的号召,也是对工匠精神要求的具体表现。目前,SSGF技术已申请441项专利,并在全国超过400个项目中推广使用,有效缩短工期的同时,显著提高建筑质量。未来,碧桂园希望将SSGF推广至海外,让世界看见中国建筑业的不断革新。

  从一片滩涂到高楼林立,从矮砖低瓦到舒适小区,城市建筑,充当了记忆的地标。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在这些建筑中工作、居住、生活,潜移默化地经历时代巨变。

  窗外,一栋栋新的高楼仍在崛起,新的时代开始了。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