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习作

【习作要求】

从下面的建议中选择一项,进行口语交际和习作。

请你把自己想象成大自然中的一员,你可以把自己当成一种植物或一种动物,也可以当成一种自然现象;想想它们在大自然中是怎样生活或变化的,想象它们眼中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并融入自己的感受写下来。然后和同学交流,可以说自己写的内容,也可以讲自己本次习作的体会。

音响世界真是太丰富、太迷人了。雷声、风声、动物的叫声,人的说话声、笑声、脚步声,物体的撞声、摩擦声……选取生活中的几种音响,或者仔细听一段音响的录音,展开想象,把想到的、感受到的讲给同学听,然后写下来。

暑期生活真是丰富多彩。你可能游览了风景名胜,可能参加了有意义的活动,也可能帮父母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你是不是有什么收获想和大家分享呢?先说一说,在写一写,注意写出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写作指导】

开头:可直接点题,点明你把自己想象成了什么事物。如我是一个小雨点,我是一片云等等。

中间:具体描述你所想象的物的严重的世界。以物的眼光看世界,把自己想象成某一物来描述生活体验。在具体描述的过程中,我们如果介绍一种自然景物,比如小水珠、白云、风、雾、露珠等等,可从它的形态、颜色、静态或动态、变化过程等方面来展开联想和想象,重点应该介绍它的变化过程,功能特点等等。在具体写作的时候,可用拟人化的手法,写出生动的故事情节,写出有趣的生活细节,可以写它们的对话、行动、活动等等,使所描述的物品或景物具有人的一切特征。如果在叙述故事的过程中,介绍一些自然景物的科学知识,使文章不仅具有趣味性,而且具有知识性,那就更好了。

结尾:应注意呼应开头,或抒发感情。

想象自己是一种植物或动物,想象它们怎样生活,它们眼中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适当运用拟人和比喻的手法,融入自己的真情实感来写。

首先用双耳去聆听;其次用不同的拟声词去描写听到的声音;另外,还可用比喻、拟人等手法来描写声音,发挥想象来勾画声音。

可写游览的风景名胜;可写参加的有意义的活动;可写经历过的有趣的事情……

【写作素材】

师生共同讨论出一些题目:

1我是一棵××树

2小树与鸟的对话

3雪的自述

4美妙的大自然之声

5蟋蟀在唱歌

6听雨

7树叶的故事

8游×××

9、暑假里的一件事

写作提示:

火海之中集体大逃亡的蚂蚁,

一只树虎被树胶粘住后,

其余树虎轮流喂食;

【优秀范文】

范文1:我是葵花,我天天随着太阳走,人们都说我向往光明,说我是光明使者,管我叫向日葵。

春天来临了,人们把种子埋在地下,经一阵春雨的滋润,我悄悄地探出头来,张望起大自然里的一切。啊!天空是那美丽,空气是那么清新,鸟儿是那么自由……看到我出生了,大地母亲格外关心我,给我创造优良的生存环境,为我清理身边的野草,为我疏松脚下的土壤,为我精心地施肥……使我每天都能茁壮成长。慢慢地,我的枝干上长出了嫩绿的桃形的叶子,一片又一片,阳光下一生生机勃勃的景象……

炎炎的夏日来了,我绽开了笑脸,我那高高的身躯站在大地上,我再也不怕风吹雨打了,花盘上那鹅黄色的花瓣和花蕊增添了我的几分生气。那些淘气而可爱的蜜蜂和蝴蝶天天陪着我做游戏,他们有时还很友好地亲吻我的脸蛋。现在我身体上长得那桃形的又绿又大的叶子,为了人类更加美好地生活,天天释放氧气,吸收二氧化碳,而且永远那么执著……

秋天来临了,我脸庞里的籽粒饱满了,可是我并不骄傲,而是谦虚地低下头,等待人们来收获。人们收获时,总免不了赞美我:葵花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我们,籽粒不仅能食用,也可以榨油;籽粒的皮可以为牲畜做饲料;枝杆可以为人们当柴火烧。

我们葵花全身都是宝,我们是光明的象征,阳光的使者,我们具有无私的精神,我们不索取什么只知道给予、给予……

范文2:鹅卵石的自诉

我是一颗鹅卵石,来自一座高山。山上满是绿色,茵茵绿草软绵绵的,像绿毯盖在我身上。山上还有花,五颜六色,各式各样,一阵风吹过,我的身上就沾满了花香。

有一天,突然狂风大作,雷雨交加,天黑得伸手不见五指。旁边的草弟弟、花妹妹都紧紧地贴在我身上,以求暂时的安慰。我听到一阵“噼里啪啦”的声音,顿时感到一阵眩晕……

当我醒来时,我感到仿佛有一只温柔的手在抚摸着我,我睁开双眼,看到了一个陌生的世界:周围不再有草,头上的天空也变得模糊不清。我还以为自己在做梦,便迷迷糊糊地自言自语:“这是什么地方?”“这里是山脚下的一条小河。”一只游过来的小鱼听到了,对我说:“刚才那一阵暴风雨声势浩大,许多东西都被大风‘搬了家’。喏,你就是他们中的一个。欢迎你来到我们这儿,以后我们就是朋友了!祝你生活愉快!”我听了小鱼的这一番话才明白,我被风爷爷从山上带到了小河里,我要开始我的新的生活。

在小河里,每天有小鱼小虾陪伴我,与我嬉戏,陪我玩耍;每当下雨时,雨滴都在为我们演奏着一曲曲优美动听的音乐,演奏完后,雨过天晴,在太阳的照射下,天边的彩虹若隐若现,她用小河当她的镜子,梳妆打扮;每当夜幕降临,我要休息的时候,软软的水草给我当被子盖在身上,让我美美地睡到天亮。

如今,我已由山上的一块有棱有角的粗糙的石头变成了一块光滑、晶莹剔透的鹅卵石,是大自然改变了我。我是大自然中的一员,我深爱着大自然,即使我是一块不起眼的鹅卵石......

范文3:树叶的故事

秋天到了,阳光温暖恬静,秋风和煦轻柔。天空被擦拭得非常明亮,像一块覆盖大地的蓝宝石。

我,树叶,感到浑身有说不出的舒畅,轻轻摇曳着身子,偶尔和同伴碰触一下。秋风想给大地织一条棉被。于是,我跳着优美的舞蹈,飘落到地上。

忽然,一只小蚂蚁爬过来对我说:“树叶姐姐,我想到湖里漂流,你能带我去吗?”我欣然同意了。

于是,我载着小蚂蚁,借着秋风的吹拂,飘到了湖里。伴着秋风,我们在水面上随着微波漂荡,小蚂蚁多日来渴望水上漂流的愿望终于实现了!看着小蚂蚁微闭着眼睛惬意的样子,我心里很快乐,我不忍打扰小蚂蚁,只是默默的载着小蚂蚁在湖面上漂流,一直漂到了岸边!”

湖岸很低,一个小男孩拉着妈妈的手在岸边逗留。“妈妈,这树叶真好看。

呀,树叶上还趴着一只小蚂蚁呢!”小男孩伸出小手把我们捞起,轻轻的放在地上,仰起溢满快乐的小脸,自豪的对妈妈说:“妈妈,我把树叶和小蚂蚁捞上岸了!”

我对小男孩微笑着,虽然,小男孩看不到我的笑颜。

小蚂蚁为了感谢我,请我一起到地底下玩。

在地底,我有结识了许多新朋友,有凤仙花的种子,有蒲公英的小花伞……天渐渐凉了,我尽自己所能给予朋友们的温暖和帮助。直到有一天,我的身体化成了无形的养分,滋润着土地……

秋风温柔地吹着,有一片树叶跳着温柔的舞蹈,飘飘悠悠落下,他是我曾经的伙伴。于是,又一个动人的故事开始了……

范文4:我是一只小蝌蚪

大大的脑袋,圆圆的身子,披着一身黑色的长袍,一条又细又长的尾巴。这就是我,一只小蝌蚪,一只渴望自由的小蝌蚪。

我原来住在一条清澈的小河里,和伙伴们成群结伴地在河里游来游去,欢乐无比。啊,春天到了,和煦的阳光照在河面上,波光粼粼。我们可高兴啦!甩着长尾巴来到美丽的浅滩上,生命的乐章在向我们奏响,我们躺在浅滩上,柔软的河水,柔软的河水,仿佛就像母亲暖暖的胸怀,滋润着我们的心田。我们在浅滩上尽情地嬉戏、玩耍、是多么自由,多么地欢畅呀。

不知什么时候,河边来了一群淘气的孩子。这时,我有着不祥的预感,厄运将要降临在我们身边。无知而又自私的孩子们一个劲儿地扔着塑料袋,易拉罐……突然,一块沉重而巨大的石块扔在我们中间,顿时水花四溅,不知道有多少同伴命丧黄泉。天啊,人类真是太残忍了,从这以后,经常有孩子拿起塑料袋或口袋来捕捉我们,我们的伙伴经常有被他们捉走的。我们的心都碎了。

一天,我被一个小孩子捉住了,关在那冰冷闷气的玻璃瓶里,没有鲜美的水藻,没有要好的伙伴,也没有小河那样的宽阔美丽。我只能随着玻璃瓶边缘慢慢地游动,在小河里生活习惯了的我,怎么能适应这窄小阴暗的小瓶子呢?我就像一只被囚禁于笼子里的小鸟,没有了自由,失去了希望。后来,我只能每天躺在冰冷的瓶子里,回忆着过去的自由,思念着伙伴的情谊。渴望生活的我,伴着泪入睡,是多么地悲哀。我已知道,我再也无法拥有以往的幸福,以往的欢乐,以往的自由了。

我已支持不了几天了,在我奄奄一息的时候,我想:人类啊,你们会后悔的,你们将受到应有的惩罚。我绝望了,我多么希望生命的乐章再次向我奏响,我多么希望回到那美丽的小河中。和伙伴们尽情地玩耍。但对于现在的我来说,这将成为过去,这只能是一个美好的梦想。?

这时,我仿佛闻到了清清的草香,看到了绿绿的草地,岸边的柳树倒映在河里,清清的河水如同一条蓝绸带,飘向遥远的天边,迎接着新一轮阳光,我和伙伴们生活在自由的乐土里。

范文5:暑假里的一件事

今年暑假,爸爸妈妈带我去天津——姥姥家玩。我刚一下车,表哥就向我跑了过来,我听了,甭提有多高兴了。

吃过晚饭,我就冲后院的猪圈跑了过去。我趴在圈门上数着小猪,哇!老母猪生了12个猪宝宝,4只小黑猪,7只小白猪,还有一只小花猪。我推开圈门,抱起小花猪,抚摸着它,真舒服。糟糕!我的举动把老母猪吵醒了,他瞪着他那圆圆的大眼睛,好想再说:“快把我的孩子放下,否则可别怪我对你不客气。”我见了,却得意的说:“看什么看,就你这样还能把我怎样?你不让我抱,我偏抱,看你能把我怎么样。”我越说越得意,竟把小花猪抱出了猪圈。老母猪见了,更火了。用尽全身的力气拱着圈门。我见了,却得意的说:“拱也没用,老实在里面待着吧。”话音未落,只听见“啪”的一声,门竟然被拱开了。我见了,抱着小花猪跑,只见它穷追不舍,我摘下一个树枝,朝老母猪打去。但它还是紧追不舍,我只好放下小花猪,狼狈的逃了。

虽然我出了丑,但是我并没有生老母猪的气。因为我感觉到了老母猪对小花猪的爱,就像我们的父母爱我们一样。多么伟大的爱啊!

声明:本公众号尊重原创,素材来源于网络,好的内容值得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